一种立式混凝土搅拌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6933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16 11: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立式混凝土搅拌机,包括支撑架,设置在支撑架上端的搅拌桶,设置在搅拌桶内部中心的通孔凸台,活动设置在通孔凸台上端的旋转固定台,依次设置在旋转固定台外周上的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和第四连接杆,设置在第一连接杆、第三连接杆和第四连接杆端部的松紧块,设置在第一连接杆端部松紧块内的内圈刮板,设置在第三连接杆端部松紧块内的中圈刮板,设置在第四连接杆端部松紧块内的外圈刮板,通过紧固螺栓设置在第二连接杆端部的第一驱动电机,旋转设置在第一驱动电机下方的旋转搅拌叶片。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立式混凝土搅拌机,不仅能够对搅拌桶内边角处的混凝土进行搅拌,而且还能使混凝土的搅拌效果更加均匀。效果更加均匀。效果更加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式混凝土搅拌机


[0001]本技术属于混凝土搅拌机
,特别涉及一种立式混凝土搅拌机。

技术介绍

[0002]在混凝土的生产过程中,需要用搅拌机对加入适量水后的混凝土干粉进行搅拌。现有的混凝土搅拌机,虽然能够对混凝土进行搅拌,但由于搅拌的过程中,会有部分混凝土在搅拌桶边缘处未与搅拌叶进行接触而无法搅拌,且通常不会对未搅拌到的混凝土进行回收处理,而是直接进行清洗废弃,是以存在着容易对混凝土造成浪费的缺陷。
[0003]例如,公告号为CN 211054079 U的技术公开了一种小型立式混凝土搅拌机,包括搅拌机主体、搅拌电机、转轴,所述转轴上固定连接有搅拌桨;所述搅拌机主体内设置有上方开口的辊筒;所述转轴远离搅拌电机一端延伸至辊筒内;混凝土于所述辊筒内进行搅拌;所述辊筒外壁与搅拌机主体内壁之间留有供辊筒转动的间隙;所述辊筒底部于轴心线处固定连接有向下延伸的传动轴,所述搅拌机主体内于辊筒下方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能够驱动传动轴转动并带动辊筒实现正转、停止、反转。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中,由于叶片无法对辊筒内边缘处的混凝土进行搅拌,是以只能任由混凝土搅拌不均匀,从而造成混凝土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立式混凝土搅拌机,不仅能够对搅拌桶内边角处的混凝土进行搅拌,而且还能使混凝土的搅拌效果更加均匀。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立式混凝土搅拌机,包括支撑架,设置在支撑架上端的搅拌桶,设置在搅拌桶内部中心的通孔凸台,活动设置在通孔凸台上端的旋转固定台,从短到长依次设置在旋转固定台外周上的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和第四连接杆,设置在第一连接杆、第三连接杆和第四连接杆端部的松紧块,活动设置在第一连接杆端部松紧块内的内圈刮板,活动设置在第三连接杆端部松紧块内的中圈刮板,活动设置在第四连接杆端部松紧块内的外圈刮板,通过紧固螺栓设置在第二连接杆端部的第一驱动电机,旋转设置在第一驱动电机下方的旋转搅拌叶片。
[0006]支撑架的前端还设置有与搅拌桶底部相联通的出料口,搅拌桶底部还活动设置有与出料口相配合的活动板门,通过在支撑架的前端设置与搅拌桶底部相联通的出料口,可以更加方便的将混凝土排出,通过在搅拌桶的底部设置与出料口相配合的活动板门,可以方便的控制混凝土的排出量。
[0007]搅拌桶的前端还设置有铰接座,铰接座上还活动设置有与活动板门相连接的控制把手,通过铰接座和控制把手的配和,可以更加方便的对活动板门的开合进行控制。
[0008]支撑架的内部还设置有支撑横梁,通过在支撑架的内部设置支撑横梁,可以提升支撑架的连接强度,同时还能对部分机构起到支撑作用。
[0009]支撑横梁的上方中部还设置有直角传动装置,支撑横梁的上方左侧的第二驱动电
机,通过直角传动装置和第二驱动电机的配合,可以更加方便的为混凝土搅拌机提供动力。
[0010]直角传动装置上端还设置有与旋转固定台相连接的传动轴,通过在直角传动装置的上端设置与旋转固定台相连接的传动轴,可以更加方便的将动力从直角传动装置传递至旋转固定台。
[0011]第二驱动电机的后端还设置有第一带轮,直角传动装置的后端还设置有第二带轮,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上还设置有传动带,通过第一带轮、第二带轮和传动带的配合,可以更加方便的将动力从第二驱动电机传递给直角传动装置。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通过支撑架、搅拌桶、通孔凸台、旋转固定台、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第四连接杆、松紧块、内圈刮板、中圈刮板、外圈刮板、第一驱动电机、旋转搅拌叶片、出料口、活动板门、铰接座、控制把手、支撑横梁、直角传动装置、第二驱动电机、传动轴、第一带轮、第二带轮和传动带的配合,不仅能够对搅拌桶内边角处的混凝土进行搅拌,而且还能使混凝土的搅拌效果更加均匀。
附图说明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三维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后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01、支撑架;102、搅拌桶;103、通孔凸台;104、旋转固定台;105、第一连接杆;106、第二连接杆;107、第三连接杆;108、第四连接杆;109、松紧块;110、内圈刮板;111、中圈刮板;112、外圈刮板;113、第一驱动电机;114、旋转搅拌叶片;115、出料口;116、活动板门;117、铰接座;118、控制把手;119、支撑横梁;120、直角传动装置;201、第二驱动电机;202、传动轴;203、第一带轮;204、第二带轮;205、传动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清楚阐述本技术的内容,但本技术的保护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技术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技术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
[0020]如图2、3所示,一种立式混凝土搅拌机,包括支撑架101,设置在支撑架101上端的搅拌桶102,设置在搅拌桶102内部中心的通孔凸台103,活动设置在通孔凸台103上端的旋转固定台104,从短到长依次设置在旋转固定台104外周上的第一连接杆105、第二连接杆106、第三连接杆107和第四连接杆108,设置在第一连接杆105、第三连接杆107和第四连接杆108端部的松紧块109,活动设置在第一连接杆105端部松紧块109内的内圈刮板110,活动设置在第三连接杆107端部松紧块109内的中圈刮板111,活动设置在第四连接杆108端部松紧块109内的外圈刮板112,通过紧固螺栓设置在第二连接杆106端部的第一驱动电机113,旋转设置在第一驱动电机113下方的旋转搅拌叶片114,设置在支撑架101前端且与搅拌桶102底部相联通的出料口115,活动设置在搅拌桶102底部且与出料口115相配合的活动板门
116,设置在搅拌桶102前端的铰接座117,活动设置在铰接座117上且与活动板门116相连接的控制把手118,设置在支撑架101内部的支撑横梁119,设置在支撑横梁119上方中部的直角传动装置120,设置在直角传动装置120上端且与旋转固定台104相连接的传动轴202,设置在支撑横梁119上方左侧的第二驱动电机201,设置在第二驱动电机201后端的第一带轮203,设置在直角传动装置120后端的第二带轮204,设置在第一带轮203和第二带轮204上的传动带205。
[0021]需要进行工作时,首先打开设备整体电源,检查活动板门116是否关紧,启动第一驱动电机113以及第二驱动电机201的电源,第一驱动电机113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式混凝土搅拌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01),设置在支撑架(101)上端的搅拌桶(102),设置在搅拌桶(102)内部中心的通孔凸台(103),活动设置在通孔凸台(103)上端的旋转固定台(104),设置在旋转固定台(104)外周上的第一连接杆(105)、第二连接杆(106)、第三连接杆(107)和第四连接杆(108),设置在第一连接杆(105)、第三连接杆(107)和第四连接杆(108)端部的松紧块(109),活动设置在第一连接杆(105)端部松紧块(109)内的内圈刮板(110),活动设置在第三连接杆(107)端部松紧块(109)内的中圈刮板(111),活动设置在第四连接杆(108)端部松紧块(109)内的外圈刮板(112),通过紧固螺栓设置在第二连接杆(106)端部的第一驱动电机(113),旋转设置在第一驱动电机(113)下方的旋转搅拌叶片(11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混凝土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01)的前端还设置有与搅拌桶(102)底部相联通的出料口(115),所述搅拌桶(102)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磊华信发
申请(专利权)人:淮滨县宏基混凝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