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穿戴式压迫外敷肩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6608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16 1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穿戴式压迫外敷肩带,属于医疗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抹胸和两根肩带,所述抹胸与所述两根肩带相连接,所述两根肩带的一端分别与所述抹胸正面两侧相连接,所述两根肩带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抹胸背面两侧相连接;所述肩带为两层或两层以上弹力面料制成,所述肩带夹层内设置有敷药仓。肩带内和颈托内设置有敷药仓,敷药仓内可以塞入多种辅助治疗药包,通过肩带与人体接触后渗透入人体进行辅助治疗。肩带内设置有气囊仓,气囊仓里的气囊充入空气后产生气压,可以对肩膀等患处进行压迫,提高药敷效果。提高药敷效果。提高药敷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穿戴式压迫外敷肩带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穿戴式压迫外敷肩带。

技术介绍

[0002]在甲状腺癌手术患者中,根据胸导管的解剖特性其管壁薄,任性差,在颈根部可伴有较多分支或静脉汇入点变异,颈部手术尤其是颈淋巴结清扫术后约有1%

3%的发生率出现乳糜漏。虽然颈部乳糜漏发生率很低,但胸导管回收人体约75%的淋巴液,包含大量脂肪、蛋白质、糖、电解质、淋巴细胞等,一旦发生大量乳糜液丢失,将引起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水电解质紊乱、血容量减少等并发症。治疗策略上处理乳糜漏应从减少乳糜产生、封闭胸导管漏口、及时清除形成的乳糜液、促进颈部皮瓣粘连愈合等各个环节入手。
[0003]经文献查询及临床实践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专业人士会采用弹力绷带进行压迫。但由于颈部包扎、固定困难,且颈、肩部经常处于活动状态,难以保证持续有效的压迫,治疗效果常不甚理想。
[0004]以上现有技术还有一些其他缺点:
[0005]1.通常肩带无法进行药敷、热敷、冷敷等辅助治疗,药敷还是主要使用粘贴类膏药,对皮肤刺激较大,容易产生过敏。
[0006]2.敷药位置固定不可调节,不可针对患处进行针对性治疗。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穿戴式压迫外敷肩带,可以有效解决以上问题,为此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8]一种穿戴式压迫外敷肩带,包括抹胸和两根肩带,所述抹胸与所述两根肩带相连接,连接方式可以是缝纫连接。
[0009]所述两根肩带的一端分别与所述抹胸正面两侧相连接,所述两根肩带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抹胸背面两侧相连接;
[0010]为了保证所述肩带固定的可靠性,所述两根肩带可以交叉设置;如第一根肩带的一端与所述抹胸正面左侧连接,另一端与抹胸背面右侧连接,而第二根肩带的一端与所述抹胸正面右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抹胸背面左侧连接,这样所述两根肩带在连接后就会相互交叉叠放,形成更为稳固的固定方式。
[0011]所述肩带为两层弹力面料制成,分别为肩带内侧表层和肩带外侧表层;所述肩带内侧表层和肩带外侧表层之间设置有敷药仓;所述敷药仓设置有开口,可供使用者从开口中将药袋或热敷袋塞入所述敷药仓中;所述开口可以是叠加的布料,也可以是拉链,子母扣等。所述敷药仓内可以塞入药袋、热敷袋、冷敷袋等等,药袋可透过肩带内侧表层将药力渗透到使用者身上,而热敷袋和冷敷袋也可对使用者进行热敷或是冷敷治疗,根据不同的病症选择相应的辅材。
[0012]优选地,所述肩带内还设置有肩带里层,所述肩带里层设置在所述肩带内侧表层
和所述肩带外侧表层之间;所述敷药仓设置在肩带内侧表层与肩带里层之间。
[0013]优选地,气囊仓设置在肩带里层与肩带外侧表层之间;
[0014]所述气囊仓内设置有定位杆、气囊和若干个定位孔,所述定位杆与所述气囊固定连接,所述定位孔设置在所述气囊仓内,所述定位杆与所述定位孔卡接。使用者可以根据病灶位置调整所述气囊的位置,实现定位压迫的效果。
[0015]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气囊上还连接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沿着肩带延伸至所述抹胸处,与第一输气管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输气管的另一端与气压球相连接。这样设置的所述气囊可以通过所述气压球进行充气,从而实现调节所述气囊压力的效果,所述第一输气管中设置有止逆阀,使所述气囊中的空气不容易快速流失,而需要降低所述气囊中的气压时也可调节所述止逆阀进行放气,可以根据不同使用者的需要调节不同的气压压力。所述第一输气管和所述导气管都可以隐藏到所述肩带或所述抹胸夹层中,提高美观度。
[0016]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气囊上还连接有所述导气管,所述导气管沿着所述肩带延伸至所述抹胸处,与第二输气管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输气管的另一端与气泵相连接,所述气泵设置在所述抹胸上。这样设置的所述气囊可以通过所述气泵进行充气。
[0017]优选地,所述肩带上设置有颈托,所述颈托左侧与一根所述肩带连接,所述颈托右侧与另一根所述肩带连接。对于颈部活动不方便的使用者,颈托能起到固定颈部的效果。
[0018]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颈托内设置有第二敷药仓,在所述颈托固定颈部的同时,还可对颈部进行药敷,热敷,冷敷等辅助治疗。
[0019]本技术提供的穿戴式压迫外敷肩带,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0]1.肩带内和颈托内设置有敷药仓,敷药仓内可以塞入多种辅助治疗药包,通过肩带与人体接触后渗透入人体进行辅助治疗。
[0021]2.肩带内设置有气囊仓,气囊仓里的气囊充入空气后产生气压,可以对肩膀等患处进行压迫,也可以提高药敷效果。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23]图1为实施例一的正面视图;
[0024]图2为实施例一的背面视图;
[0025]图3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5为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6为气囊仓和敷药仓与肩带夹层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1、抹胸;2、肩带;3、气囊仓;301、定位杆;302、定位孔;303、导气管;304、气囊;4、第一输气管;5、气压球;6、气泵;601、第二输气管;7、颈托;8、敷药仓;901、肩带内侧表层;902、肩带里层;903、肩带外侧表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使本技术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中的附
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31]实施例一:
[0032]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穿戴式压迫外敷肩带,包括抹胸1和两根肩带2。
[0033]抹胸1和肩带2是由亲肤防过敏的弹力面料制成,可以是无接缝的一体式抹胸1也可以是背面有连接件的抹胸1;本实施例是背面有连接件的抹胸1,连接件可以是魔术扣、拉链或是子母扣的任意一种。
[0034]抹胸1与两根肩带2相连接,连接方式可以是缝纫连接。
[0035]两根肩带2的一端分别与抹胸1正面两侧相连接,两根肩带2的另一端分别与抹胸1背面两侧相连接;具体是第一肩带2的一端与抹胸1正面左侧连接,另一端与抹胸1背面右侧连接,而第二肩带2的一端与抹胸1正面右侧连接,另一端与抹胸1背面左侧连接,这样两根肩带2在连接后就会在使用者颈部下方相互交叉,形成更为稳固的固定方式,连接后就如图1和图2所示。
[0036]肩带2为两层弹力面料制成,夹层内设置有敷药仓8;敷药仓8设置有开口,可供使用者从开口中将药袋或热敷袋塞入敷药仓8中;开口可以是面料叠加的开口,也可以是拉链,子母扣等。肩带2带有弹力,可以紧密贴合人体颈部的病灶,使内部的敷药更好的将药力渗入人体内。
[0037]使用者可以在病灶位置往敷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穿戴式压迫外敷肩带,包括抹胸(1)和两根肩带(2),其特征在于:所述抹胸(1)与所述两根肩带(2)相连接,所述两根肩带(2)的一端分别与所述抹胸(1)正面两侧相连接,所述两根肩带(2)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抹胸(1)背面两侧相连接,所述两根肩带(2)之间交叉设置;所述肩带(2)为两层弹力面料制成,分别为肩带内侧表层(901)和肩带外侧表层(903),所述肩带内侧表层(901)和肩带外侧表层(903)之间设置有敷药仓(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式压迫外敷肩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肩带(2)内还设置有肩带里层(902),所述肩带里层(902)设置在所述肩带内侧表层(901)和所述肩带外侧表层(903)之间;所述敷药仓(8)设置在肩带内侧表层(901)与肩带里层(902)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穿戴式压迫外敷肩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囊仓(3),所述气囊仓(3)设置在肩带里层(902)与肩带外侧表层(903)之间;所述气囊仓(3)内设置有定位杆(301)、气囊(304)和若干个定位孔(302),所述定位杆(301)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妹狄忠民李勤裕陈曦匡洁郑蕾张世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