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内窥镜钳道结构及内窥镜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新型内窥镜钳道结构及内窥镜。
技术介绍
[0002]内窥镜是集中了传统光学、人体工程学、精密机械、现代电子、数学、软件等于一体的检测仪器。一个具有图像传感器、光学镜头、光源照明、机械装置等,它可以经口腔进入胃内或经其他天然孔道进入体内。利用内窥镜可以看到X射线不能显示的病变,因此它对医疗检测非常之便捷。
[0003]为起到密封及防尘效果,现使用内镜上设有用于操作器械穿入的钳道口,钳道口上配有可拆式的钳道帽盖,但钳道帽盖往往在使用过程中,需反复拆装。增加了一道使用流程,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新型内窥镜钳道结构及内窥镜。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新型内窥镜钳道结构,该钳道结构包括固设于内窥镜主体上的接口、盖设于该接口上的钳道帽、交叉层叠设置于该钳道帽内的至少两个密封片,该至少两个密封片中每相邻的两个密封片边缘重叠,且该至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内窥镜钳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钳道结构包括固设于内窥镜主体(10)上的接口(11)、盖设于所述接口(11)上的钳道帽(12)、交叉层叠设置于所述钳道帽(12)内的至少两个密封片,所述至少两个密封片中每相邻的两个密封片边缘重叠,且所述至少两个密封片中所有密封片沿所述钳道帽(12)中心轴线方向的投影可完全盖住所述钳道帽(12)的内腔,所述至少两个密封片中有少一片为柔性密封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内窥镜钳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密封片包括第一密封片(13)、第二密封片(14)和第三密封片(15),所述第一密封片(13)、第二密封片(14)和第三密封片(15)均为扇形密封片,且所述第一密封片(13)、第二密封片(14)和第三密封片(15)的圆心角位置处重叠。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内窥镜钳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片(13)的圆心角度数为X,所述第二密封片(14)的圆心角度数为Y,所述第三密封片(15)的圆心角度数为Z,其中X+Y+Z大于360
°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内窥镜钳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片(13)的弧形部与所述钳道帽(12)内侧壁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所述第一密封片(13)的圆心角指向所述钳道帽(12)内腔的中心位置处;所述第二密封片(14)的弧形部与所述钳道帽(12)内侧壁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所述第二密封片(14)的圆心角指向所述钳道帽(12)内腔的中心位置处;所述第三密封片(15)的弧形部与所述钳道帽(12)内侧壁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所述第三密封片(15)的圆心角指向所述钳道帽(12)内腔的中心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海燕,徐杨,马翠云,张雪亭,李爱彤,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