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观匀质的胶合竹弯圆棒的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16232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13 09: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外观匀质的胶合竹弯圆棒的制作方法,涉及竹制品加工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先将竹子加工成竹条,在将竹条分别热压成截面为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竹杆,之后将两种竹杆加工成薄片,干燥后,再将两种薄片胶合、弯曲成截面为正方形的竹杆,之后进行打磨、砂光和上漆即可得到外观匀质的胶合竹弯圆棒。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制作的胶合竹弯圆棒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适合于制造各种载荷要求较高的竹制品,本方法制作工艺简单,操作灵活,可以有效地控制圆棒的弯曲度,防止竹弯圆棒的弯折、断裂,提高竹制品的使用寿命。高竹制品的使用寿命。高竹制品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观匀质的胶合竹弯圆棒的制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竹制品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外观匀质的胶合竹弯圆棒的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胶合竹圆棒具有天然环保、强度高的特点,竹材经过高温熏蒸,脱糖脱脂,杀虫灭菌,内外压合密实,胶合强度高。竹圆棒直径有多种规格可选,对应多种不同的竹方条。在产品的长度、宽度、厚度等规格都可以进行定制。并且能广泛运用于建筑装饰和作为工具的把柄。其自生具有健康环保、性价比高、性能稳定、可以定制化的特点,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0003]但是现有的胶合竹圆棒,大多都是直通型的产品,市场上缺乏相应的弧形圆棒,导致该类产品无法满足多样的客制化需求,例如复杂的弧形构件制造需求,在不同的使用场景中面临挑战。由于现有胶合竹产品大多是由细竹条组坯胶合而成,因此在方竹棒被加工成圆竹棒的过程中会产生竹条与竹条之间缝隙间距不均匀和纹理不均匀的情况,对竹产品的表面外观造成影响。此外,现有的针对胶合木以及胶合竹的压弯大多采用定制的夹具。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这一类胶合木以及胶合竹的压弯构件通常拥有较大的体量,不适合某些特定的使用场景。
[0004]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外观匀质的胶合竹弯圆棒的制作方法,可以有利于制造复杂的弧形构件、减少表面缝隙间隔不均匀的现象,并且使用三点弯曲的小型压弯模具,特别适合于小型弯曲的胶合竹工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直通型竹圆棒不适应与弧形构件、传统胶合竹车圆过后存在表面缝隙不均匀以及目前大体量压弯夹具不适合小型弯曲胶合竹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外观匀质的胶合竹弯圆棒的制作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07]步骤1、先将竹子切割成长度为1000mm,截面为长方形的竹条;
[0008]步骤2、将所述竹条截面排列为正方形,之后热压胶合,热压完成后得到第一竹杆;
[0009]步骤3、将所述竹条截面排列为长方形,之后热压胶合,热压完成后得到第二竹杆;
[0010]步骤4、将所述第一竹杆沿所述竹条的截面长度方向平行裁切成一定厚度的第一薄片,之后人工干燥;
[0011]步骤5、将所述第二竹杆沿所述竹条的截面宽度方向平行裁切成一定厚度的第二薄片,之后人工干燥;
[0012]步骤6、将所述步骤4中干燥好的所述第一薄片沿厚度方向平行排布于中间,将步骤5中干燥好的所述第二薄片2片分别置于两侧,所述第一薄片和所述第二薄片组成的截面
为正方形,使用冷压胶合和弯曲得到第三竹杆;
[0013]步骤7、将步骤6中弯曲好的所述第三竹杆使用修边机将每个角打磨成半径与所需圆形截面形同的弧角,进行砂光操作,之后上漆。
[0014]进一步地,步骤1中的所述长方形的竹条的截面尺寸为长度20mm,宽度6mm。
[0015]进一步地,步骤2中的所述第一竹杆的截面尺寸为60
×
60mm。
[0016]进一步地,步骤3中所述第二竹杆的截面尺寸为20
×
60mm,所述竹条的层数为单层。
[0017]进一步地,步骤4中所述第一薄片的厚度为5

8mm。
[0018]进一步地,步骤5中所述第二薄片的厚度为3

4mm。
[0019]进一步地,步骤4和所述步骤5中的人工干燥后的含水率为8

10%。
[0020]进一步地,步骤4中的所述第一薄片和步骤5中的所述第二薄片干燥后使用高精度的刨床进行加工,以形成精确、光滑的胶合表面。
[0021]进一步地,步骤6中所述第三竹杆的截面尺寸为60
×
60mm。
[0022]进一步地,步骤6中所述弯曲是通过胶合竹夹具采用三点定位的方法确定压弯的弧度,即确定压弯的弦高和弦长。
[0023]在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中,选用6
×
20mm规格的竹条可以确保挑选确定数量的竹条正好可以组成正方形截面的胶合木,无需额外的加工工序来保证其截面一定为正方形。第二竹杆的竹条层数为单层的原因是该步骤制作的单层胶合竹板在接下来的步骤中被用作竹构件沿截面方向两侧的贴板用于矫正竹构件的纹理,确保竹构件四个可视面纹理间隙的一致。
[0024]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人工干燥竹材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0025]1.将竹杆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
[0026]2.将竹杆堆放成一个小型的堆,并确保每根竹杆之间有足够的空隙,以便空气流通。
[0027]3.在干燥过程中,定期检查竹杆的水分含量。如果竹杆表面有水滴,则需要将竹杆移到更阴凉的地方。如果竹杆表面干燥,则需要将竹杆移到更晴朗的地方,以加快干燥速度。当竹杆的水分含量降到合适的水平时,可以将竹杆放入储藏室或棚子中进一步干燥。
[0028]4.在干燥过程中,要注意防止竹杆被雨淋或潮湿,以免造成腐烂。
[0029]需要注意的是,竹杆的干燥时间取决于竹杆的厚度、湿度和周围环境温度。通常,竹杆需要至少1

2周的时间才能完全干燥。
[0030]胶合竹夹具是一种用于固定和连接胶合竹构件的工具。它通常由多个木块和螺栓组成,可以将胶合竹构件固定在一起,形成一个稳定的结构。
[0031]胶合竹夹具的通常由以下几个组件组成:
[0032]1.主夹板:其长度、宽度和厚度通常根据需要而定,夹板两侧通过多个金属夹钳固定。
[0033]2.脚:其长度、宽度和厚度通常根据需要而定,脚的一侧与主夹板连接,另一侧通过多个金属夹钳固定。
[0034]3.拉杆:通常采用钢筋或金属制成,通过螺栓与主夹板和脚连接。
[0035]4.螺栓等紧固件:用于连接拉杆和夹板,通常采用高强度的螺纹钢材制成。
[0036]与大型夹具相比较而言,胶合竹夹具的优点为:
[0037]1.轻便易于操作:由于使用竹材制作,新型胶合竹夹具相比于传统的钢铁夹具更轻便,操作更加方便。
[0038]2.稳定性能好:新型胶合竹夹具的结构设计简单,同时采用优质的胶合竹材料,其抗压性能和稳定性能均较好。
[0039]3.制造成本低:新型胶合竹夹具的制造成本较低,易于制造和维修。
[0040]三点定位的方法可以确定压弯的弧度,即确定压弯的弦高和弦长。这种方法的基本步骤如下:
[0041]1.在压弯的中心位置,用工具触摸板材的表面,并记录下触摸点的位置。这个点就是压弯的圆心。
[0042]2.在压弯的两端位置,再次触摸板材的表面,并记录下触摸点的位置。这两个点就是压弯的端点。
[0043]3.用三角计算法,根据圆心、端点和板材厚度之间的距离关系,计算出压弯的弦高和弦长。
[0044]在使用三点定位方法确定压弯的弧度时,要保证测量的精度和准确性,以避免误差导致计算结果不准确。
[0045]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观匀质的胶合竹弯圆棒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先将竹子切割成长度为1000mm,截面为长方形的竹条;步骤2、将所述竹条截面排列为正方形,之后热压胶合,热压完成后得到第一竹杆;步骤3、将所述竹条截面排列为长方形,之后热压胶合,热压完成后得到第二竹杆;步骤4、将所述第一竹杆沿所述竹条的截面长度方向平行裁切成一定厚度的第一薄片,之后人工干燥;步骤5、将所述第二竹杆沿所述竹条的截面宽度方向平行裁切成一定厚度的第二薄片,之后人工干燥;步骤6、将所述步骤4中干燥好的所述第一薄片沿厚度方向平行排布于中间,将步骤5中干燥好的所述第二薄片2片分别置于两侧,所述第一薄片和所述第二薄片组成的截面为正方形,使用冷压胶合和弯曲得到第三竹杆;步骤7、将步骤6中弯曲好的所述第三竹杆使用修边机将每个角打磨成半径与所需圆形截面形同的弧角,进行砂光操作,之后上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观匀质的胶合竹弯圆棒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的所述长方形的竹条的截面尺寸为长度20mm,宽度6m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观匀质的胶合竹弯圆棒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的所述第一竹杆的截面尺寸为60
×
60mm。4.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艾可钱涵
申请(专利权)人:澳莆上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