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美白祛斑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妆品
,具体涉及一种美白祛斑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
[0002]中国自古以来便有“一白遮百丑”的审美观念,千余年来,中国女性在美白这条路上也是一往无前,拥有美白的肌肤自然成了中国乃至亚洲女性终身的追求。因此,美白化妆品的研发、应用自然成为研究者、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关注的焦点。皮肤的颜色主要由皮肤色素含量及分布决定,黑色素是最主要的决定因素。皮肤内黑色素的含量决定肌色深浅,黑色素的合成是一个生物反应过程,其中限速酶酪氨酸酶的活性起到决定性作用,同时黑色素颗粒通过黑色素细胞枝状突起向角质细胞转移,转移至角质细胞的黑色素颗粒随表皮细胞上行至角质层,从而影响皮肤的颜色或形成色斑,最终随角质层脱落而排泄。
[0003]美白祛斑是指对皮肤晦暗、肤色不匀及皮肤表面的色斑具有一定抑制、化解及祛除作用的祛斑方法。目前,一般的皮肤美白祛斑产品主要是通过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或者抑制黑素体的转移,从而减少黑色素的生产和淡化已有的色斑来达到美白祛斑的作用。此类皮肤美白祛斑配方主要使用的成分有熊果苷、氢醌及衍生物,L
‑
抗坏血酸及衍生物,曲酸及其衍生物、维生素C乙基醚及其衍生物、烟酰胺、传明酸、苯二酚及其衍生物等等。但是,上述皮肤美白祛斑产品配方不能综合考虑皮肤美白祛斑的各个环节,功能效果不仅单一,而且不理想,在使用后,可能还是带来过敏感染的风险。因此,研发一款安全无副作用,美白祛斑效果佳,而且能抑制炎症产生的美白祛斑产品的配方显得尤为必要。r/>
技术实现思路
: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美白祛斑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将中药古方与现有祛斑制剂相结合,制得一种安全无副作用,美白祛斑效果佳,而且能抑制炎症产生的美白祛斑组合物。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美白祛斑组合物,包含如下组分:七白散、美白剂、祛斑剂、保湿剂、润肤剂、炎症抑制剂、其他助剂和水。
[0006]七白散,包括:水、丙二醇、苯氧乙醇、白蔹(AMPELOPSIS JAPONICA)根提取物、白及(BLETILLA STRIATA)根提取物、芍药(PAEONIA ALBIFLORA)根提取物、蒺藜(TRIBULUS TERRESTRIS)根提取物、白鲜(DICTAMNUS DASYCARPUS)根皮提取物、土茯苓(SMILAX GLABRA)根提取物、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根提取物、对羟基苯乙酮、氯苯甘醚和乙基己基甘油,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中药复合物七白散可以用以制备亮肤美白化妆品,利用中医理论,发挥该中药复合物各味药效的协同作用,可有效的促进皮肤血液循环,改善皮肤暗沉无光泽现象,提亮肤色,对色斑也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且来源安全、温和,无毒副作用。
[0007]优选地,所述的美白祛斑组合物,以质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七白散2
‑
4份、美白剂0.8
‑
1.5份、祛斑剂3.5
‑
4.5份、保湿剂7
‑
9份、润肤剂14
‑
15份、炎症抑制剂2.5
‑
2.8份、其他助剂7
‑
8份和水35
‑
65份。
[0008]优选地,所述的助剂包括乳化剂、助乳化剂、增稠剂、防腐剂及芳香剂。
[0009]进一步优选,以质量份数计,助剂包括乳化剂2.5
‑
3.5份、助乳化剂2
‑
3份、增稠剂1.2
‑
1.5份、防腐剂0.4
‑
0.6份及芳香剂0.04
‑
0.06份。芳香剂为HK173香精。
[0010]进一步优选,所述的美白剂为烟酰胺,所述的祛斑剂包括4
‑
丁基间苯二酚、3
‑
邻
‑
乙基抗坏血酸和α
‑
熊果苷,所述的保湿剂包括丁二醇和甘油,润肤剂包括辛酸/癸酸甘油三酯、异壬酸异壬酯、聚二甲基硅氧烷、角鲨烷和生育酚,炎症抑制剂包括植物抗敏剂NB328、红没药醇和尿囊素,乳化剂包括乳化剂MONTANOV 68和鲸蜡醇磷酸酯钾,助乳化剂包括鲸蜡硬脂醇和卵磷脂,增稠剂包括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钠共聚物和黄原胶,防腐剂为防腐剂PE 9010。
[0011]4‑
丁基间苯二酚,通过透皮吸收,控制黑色素细胞刺激素(a
‑
MSH)与黑色素生成因子的结合,进而阻断黑色素形成的过程,从多个环节全面抑制黑色素生成,减少色素沉着,对皮肤色斑的改善效果明显。3
‑
邻
‑
乙基抗坏血酸,能有效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防止黑色素的形成,达到改善色斑,美白皮肤的效果。α
‑
熊果苷,作为一种抗氧化剂,消除自由基,能显著抑制络氨酸酶在皮层中的积累及黑色素细胞的增长,同时熊果苷还能促进皮肤细胞生长和帮助愈合伤口,对皮肤具有护理和紧致的作用。
[0012]保湿剂丁二醇、甘油,可以在皮肤上形成一种保护膜,具有保湿、滋润的作用外,还能促进有效成分的透皮吸收。植物抗敏剂NB328包括:水、丁二醇、1,2
‑
己二醇、芍药(PAEONIA ALBIFLORA)根提取物,植物抗敏剂NB328、红没药醇、尿囊素均能有效抑制炎症产生,三者的联合使用,协同抑制炎症产生的效果更佳。
[0013]进一步优选,所述的美白祛斑组合物,以质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七白散2
‑
4份,烟酰胺0.8
‑
1.5份,4
‑
丁基间苯二酚0.8
‑
1.2份,3
‑
邻
‑
乙基抗坏血酸1.8
‑
2.2份,α
‑
熊果苷0.9
‑
1.1份,丁二醇4.5
‑
5.5份,甘油2.5
‑
3.5份,辛酸/癸酸甘油三酯4.8
‑
5.2份、异壬酸异壬酯3.9
‑
4.1份,聚二甲基硅氧烷2.9
‑
3.1份,角鲨烷1.9
‑
2.1份,生育酚0.5份,植物抗敏剂NB328 1.9
‑
2.1份,红没药醇0.5
‑
0.6份,尿囊素0.1份,乳化剂MONTANOV 68 1.7
‑
2.3份,鲸蜡醇磷酸酯钾0.8
‑
1.2份,鲸蜡硬脂醇1.8
‑
2.2份,卵磷脂0.2
‑
0.8份,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钠共聚物1.1
‑
1.3份、黄原胶0.1
‑
0.2份,防腐剂PE 9010 0.4
‑
0.6份,芳香剂0.04
‑
0.06份和水35
‑
65份。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美白祛斑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组分:七白散、美白剂、祛斑剂、保湿剂、润肤剂、炎症抑制剂、助剂和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美白祛斑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质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七白散2
‑
4份、美白剂0.8
‑
1.5份、祛斑剂3.5
‑
4.5份、保湿剂7
‑
9份、润肤剂14
‑
15份、炎症抑制剂2.5
‑
2.8份、助剂7
‑
8份和水35
‑
65份。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美白祛斑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助剂包括乳化剂、助乳化剂、增稠剂、防腐剂及芳香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美白祛斑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质量份数计,助剂包括乳化剂2.5
‑
3.5份、助乳化剂2
‑
3份、增稠剂1.2
‑
1.5份、防腐剂0.4
‑
0.6份及芳香剂0.04
‑
0.06份。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美白祛斑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美白剂为烟酰胺,所述的祛斑剂包括4
‑
丁基间苯二酚、3
‑
邻
‑
乙基抗坏血酸和α
‑
熊果苷,所述的保湿剂包括丁二醇和甘油,润肤剂包括辛酸/癸酸甘油三酯、异壬酸异壬酯、聚二甲基硅氧烷、角鲨烷和生育酚,炎症抑制剂包括植物抗敏剂NB328、红没药醇和尿囊素,乳化剂包括乳化剂MONTANOV 68和鲸蜡醇磷酸酯钾,助乳化剂包括鲸蜡硬脂醇和卵磷脂,增稠剂包括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钠共聚物和黄原胶,防腐剂为防腐剂PE 9010。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美白祛斑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质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七白散2
‑
4份,烟酰胺0.8
‑
1.5份,4
‑
丁基间苯二酚0.8
‑
1.2份,3
‑
邻
‑
乙基抗坏血酸1.8
‑
2.2份,α
‑
熊果苷0.9
‑
1.1份,丁二醇4.5
‑
5.5份,甘油2.5
‑
3.5份,辛酸/癸酸甘油三酯4.8
‑
5.2份、异壬酸异壬酯3.9
‑
4.1份,聚二甲基硅氧烷2.9
‑
3.1份,角鲨烷1.9
‑
2.1份,生育酚0.5份,植物抗敏剂NB3281.9
‑
2.1份,红没药醇0.5
‑
0.6份,尿囊素0.1份,乳化剂MONTANOV 68 1.7
‑
2.3份,鲸蜡醇磷酸酯钾0.8
‑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庆富,马哲正,鹿寿海,郑涵,郑晓明,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金娜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