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装置及其控制方法、电泳槽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16000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13 09: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交换装置及其控制方法、电泳槽,热交换装置包括温度调节回路、被控回路、控制模块、温度检测模块、排水自动阀和排水管路;温度调节回路用于循序调节媒质,以和被控回路中循环的被控材料进行热交换;温度检测模块设置于被控回路的出口侧,用于获取被控材料的温度;排水管路设置于温度调节回路的出口侧,排水自动阀设置于排水管路上;控制模块分别与温度检测模块和排水自动阀电连接,控制模块用于在被控材料的温度大于第一温度设定值时,控制排水自动阀导通,以使调节媒质分别经温度调节回路的出口侧和排水管路排出。本实施例实现对热交换装置中被控材料的温度自动控制,节省人力,保证被控材料的温度符合要求。保证被控材料的温度符合要求。保证被控材料的温度符合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交换装置及其控制方法、电泳槽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热交换
,尤其涉及热交换装置及其控制方法、电泳槽。

技术介绍

[0002]热交换装置为进行热交换设备的装置,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被控材料(待热交换的材料)以对待交换材料升温,或者将冷流体的部分冷量传递给被控材料以对待交换材料降温。
[0003]现有的热交换装置在进行热交换过程中,热流体的热量过高会导致被控材料热交换完成后的温度过高,影响被控材料的质量及后续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热交换装置及其控制方法、电泳槽,以在被控材料的温度过高时,热交换装置可自动排水降温。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热交换装置,包括:温度调节回路、被控回路、控制模块、温度检测模块、排水自动阀和排水管路;
[0006]所述温度调节回路用于循序调节媒质,以和所述被控回路中循环的被控材料进行热交换;
[0007]所述温度检测模块设置于所述被控回路的出口侧,用于获取所述被控材料的温度;
[0008]所述排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温度调节回路、被控回路、控制模块、温度检测模块、排水自动阀和排水管路;所述温度调节回路用于循序调节媒质,以和所述被控回路中循环的被控材料进行热交换;所述温度检测模块设置于所述被控回路的出口侧,用于获取所述被控材料的温度;所述排水管路设置于所述温度调节回路的出口侧,所述排水自动阀设置于所述排水管路上;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温度检测模块和所述排水自动阀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被控材料的温度大于第一温度设定值时,控制所述排水自动阀导通,以使所述调节媒质分别经所述温度调节回路的出口侧和所述排水管路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热交换箱体,所述温度调节回路包括温度调节进口管路、第一循环管路、温度调节出口管路,所述被控回路包括被控进口管路、第二循环管路和被控出口管路,所述第一循环管路和所述第二循环管路设置于所述热交换箱体内;所述温度调节进口管路和所述温度调节出口管路通过所述第一循环管路连通,所述排水管路与所述温度调节出口管路连接;所述被控进口管路和所述被控出口管路通过所述第二循环管路连通,所述温度检测模块设置于所述被控出口管路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循环阀、第二循环阀和第三循环管路,所述第一循环阀和所述第二循环阀均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一循环阀设置于所述温度调节出口管路上,所述第二循环阀设置于所述第三循环管路上,所述第三循环管路连接于所述温度调节进口管路和所述温度调节出口管路之间,且所述第三循环管路与所述温度调节出口管路连接的位置位于所述第一循环阀远离所述第一循环管路的一侧;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被控回路中的被控材料的温度小于第二温度设定值时,控制所述第一循环阀关断、控制所述第二循环阀导通,以使所述调节媒质经所述温度调节进口管路、第三循环管路和所述温度调节出口管路循环。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温度进口管路、第一进口阀、第一温度出口管路和第一出口阀;所述第一温度进口管路与所述温度调节进口管路连接,所述第一进口阀设置于所述第一温度进口管路上,所述第一温度出口管路与所述温度调节出口管路连接,所述第一出口阀设置于所述第一温度出口管路上,所述第一温度进口管路用于在所述第一进口阀导通时向所述温度调节进口管路输送第一温度的所述调节媒质,所述第一温度出口管路用于在所述第一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裕华高超张帅
申请(专利权)人: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