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益生菌包埋微囊的制备设备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15960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13 09: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益生菌包埋微囊的制备设备及方法,包括底座、支撑架、上箱体、下箱体和清洁组件,清洁组件包括安装座、驱动块、连接块、搅拌杆、搅拌叶片、第一清洁刷、移动块和第二清洁刷,在搅拌包埋后将包埋后的益生菌从下箱体内排出,之后通过连接块的转动来带动第二清洁刷转动,结合第二清洁刷的上下移动,从而使得第二清洁刷可对下箱体的内壁残留物进行自动清理,上下移动和转动搅拌叶片,从而带动第一清洁刷上下移动和转动,进而使得第一清洁刷可对下箱体的底部残留物进行自动清理,通过对下箱体的底部和内壁残留物进行自动清理,从而避免了下箱体内的残留物会对下箱体的再次使用造成影响。会对下箱体的再次使用造成影响。会对下箱体的再次使用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益生菌包埋微囊的制备设备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
,具体涉及一种益生菌包埋微囊的制备设备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益生菌是具有生物活性的有益微生物,在服用足够数量后会改善宿主肠道的微生态平衡,益生菌在进入到人体内,大部分无法经历胃酸和胆盐的考验,能进入肠道的活菌量很少,因此需要采用包埋微囊的方式将益生菌包裹起来,让益生菌活菌能够进入到肠道内。
[0003]现有的制备设备在制备益生菌包埋微囊方式时,需要将益生菌和包埋材料倒至一个筒体内,并通过人工搅拌进行包埋,从而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因此需要采用搅拌机构来进行自动搅拌,从而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0004]在将搅拌包埋后的益生菌从箱体内排出后,箱体内侧会残留有包埋后的益生菌,因此需要对益生菌残留物进行清洗,但是现有的制备设备内未设置清洁组件,从而使得箱体内侧残留的包埋后的益生菌不能被清理掉,进而会对制备设备的再次使用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益生菌包埋微囊的制备设备及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的制备设备内未设置清洁组件,从而使得箱体内侧残留的包埋后的益生菌不能被清理掉,进而会对制备设备的再次使用造成影响的技术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益生菌包埋微囊的制备设备,包括底座、支撑架、上箱体和下箱体,所述支撑架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的上表面,所述上箱体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架远离所述底座的一侧,所述下箱体位于所述上箱体与所述底座之间,还包括清洁组件;所述清洁组件包括安装座、驱动块、连接块、搅拌杆、搅拌叶片、第一清洁刷、移动块和第二清洁刷,所述安装座固定安装在所述上箱体的上表面,所述驱动块用于驱动所述连接块移动,所述连接块位于所述驱动块远离所述安装座的一侧,所述搅拌杆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接块的下表面,所述搅拌叶片固定安装在所述搅拌杆的外侧,所述第一清洁刷固定安装在所述搅拌叶片的下表面,所述移动块用于上下移动所述第二清洁刷,所述第二清洁刷位于所述移动块远离所述连接块的一侧。
[0008]其中,所述驱动块包括液压缸和第一伸缩杆,所述液压缸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座的下表面;所述第一伸缩杆与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连接,并位于所述液压缸的下表面。
[0009]其中,所述驱动块还包括电机和转动杆,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下端;所述转动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和所述连接块连接,所述转动杆位于所述电机和所述连接块之间,并贯穿所述上箱体。
[0010]其中,所述移动块包括电动缸和第二伸缩杆,所述电动缸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接块的外侧;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电动缸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清洁刷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杆位于所述电动缸和所述第二清洁刷之间。
[0011]其中,所述益生菌包埋微囊的制备设备还包括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用于连接所述上箱体和所述下箱体。
[0012]其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固定块和限位块,所述固定块固定安装在所述下箱体的外侧;所述限位块与所述固定块滑动连接,并位于所述上箱体的外侧。
[001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益生菌包埋微囊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4]将发酵好的益生菌和包埋材料倒入到下箱体内,之后将所述下箱体放置在上箱体下方并将所述下箱体与所述上箱体对齐,让限位块插入到固定块的凹槽内并将所述限位块在所述固定块内进行固定,此时所述上箱体与所述下箱体连接在一起;
[0015]启动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输出的动力驱动第一伸缩杆伸缩,从而带动电机上下移动,进而带动转动杆上下移动,通过所述转动杆的上下移动来带动连接块上下移动,从而带动搅拌杆上下移动,进而带动搅拌叶片上下移动,让所述搅拌叶片下移到所述下箱体内;
[0016]启动所述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输出的动力驱动所述转动杆转动,从而带动所述连接块转动,进而带动所述搅拌杆转动,通过所述搅拌杆的转动,从而带动所述搅拌叶片转动,实现对所述下箱体内的益生菌和包埋材料进行搅拌包埋;
[0017]在搅拌包埋后将包埋后的益生菌从所述下箱体内排出,之后启动电动缸,所述电动缸的输出端输出的动力驱动第二伸缩杆伸缩,从而带动第二清洁刷上下移动,通过所述连接块的转动来带动所述电动缸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二伸缩杆转动,进而带动所述第二清洁刷转动,结合所述第二清洁刷的上下移动,实现对所述下箱体的内壁残留物进行自动清理;
[0018]通过所述搅拌叶片的上下移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一清洁刷上下移动,通过所述搅拌叶片的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一清洁刷转动,结合所述第一清洁刷的上下移动,实现对所述下箱体的底部残留物进行自动清理。
[0019]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益生菌包埋微囊的制备设备及方法,在搅拌包埋后将包埋后的益生菌从所述下箱体内排出,之后通过所述连接块的转动来带动所述第二清洁刷转动,结合所述第二清洁刷的上下移动,从而使得所述第二清洁刷可对所述下箱体的内壁残留物进行自动清理,上下移动所述搅拌叶片,从而带动所述第一清洁刷上下移动,转动所述搅拌叶片,从而带动所述第一清洁刷转动,结合所述第一清洁刷的上下移动,从而使得所述第一清洁刷可对所述下箱体的底部残留物进行自动清理,通过所述第一清洁刷和所述第二清洁刷对所述下箱体的底部残留物和内壁残留物进行自动清理,从而避免了所述下箱体内的残留物会对所述下箱体的再次使用造成影响。
附图说明
[0020]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0021]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益生菌包埋微囊的制备设备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益生菌包埋微囊的制备设备的沿搅拌叶片的剖面示意图。
[0023]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益生菌包埋微囊的制备设备的沿第二清洁刷的剖面示意图。
[0024]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益生菌包埋微囊的制备设备的图3的A处放大图。
[0025]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益生菌包埋微囊的制备方法的流程步骤图。
[0026]图中:101

底座、102

支撑架、103

上箱体、104

下箱体、105

安装座、106

连接块、107

搅拌杆、108

搅拌叶片、109

第一清洁刷、110

第二清洁刷、111

液压缸、112

第一伸缩杆、113

电机、114

转动杆、115

电动缸、116

第二伸缩杆、201

固定块、202

限位块、203

活动杆、204

拉出板、205

连接弹簧。...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益生菌包埋微囊的制备设备,包括底座、支撑架、上箱体和下箱体,所述支撑架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的上表面,所述上箱体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架远离所述底座的一侧,所述下箱体位于所述上箱体与所述底座之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清洁组件;所述清洁组件包括安装座、驱动块、连接块、搅拌杆、搅拌叶片、第一清洁刷、移动块和第二清洁刷,所述安装座固定安装在所述上箱体的上表面,所述驱动块用于驱动所述连接块移动,所述连接块位于所述驱动块远离所述安装座的一侧,所述搅拌杆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接块的下表面,所述搅拌叶片固定安装在所述搅拌杆的外侧,所述第一清洁刷固定安装在所述搅拌叶片的下表面,所述移动块用于上下移动所述第二清洁刷,所述第二清洁刷位于所述移动块远离所述连接块的一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益生菌包埋微囊的制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块包括液压缸和第一伸缩杆,所述液压缸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座的下表面;所述第一伸缩杆与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连接,并位于所述液压缸的下表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益生菌包埋微囊的制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块还包括电机和转动杆,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下端;所述转动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和所述连接块连接,所述转动杆位于所述电机和所述连接块之间,并贯穿所述上箱体。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益生菌包埋微囊的制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块包括电动缸和第二伸缩杆,所述电动缸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接块的外侧;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电动缸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清洁刷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杆位于所述电动缸和所述第二清洁刷之间。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益生菌包埋微囊的制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益生菌包埋微囊的制备设备还包括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用于连接所述上箱体和所述下箱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建军林丽君
申请(专利权)人: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