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暖并行家用变频空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15833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13 09:28
冷暖并行家用变频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及邻近压缩机的电磁四通阀一、冷凝器、蒸发器、电子膨胀阀、电磁四通阀二和电磁四通阀三,冷凝器和蒸发器附近分别设有毛细管;压缩机分别与电磁四通阀一的两个接口相连,电磁四通阀一的第三个接口与冷凝器相连,第四个接口连接蒸发器;电磁四通阀二的两个接口分别连接蒸发器与电子膨胀阀,另外两个接口与蒸发器附近的毛细管连接;电磁四通阀三的两个接口分别与电子膨胀阀和冷凝器相连,另外两个接口与冷凝器附近的毛细管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原有制冷剂循环回路上新增两个电磁四通阀将制冷制热分成两个并行回路,并在两个回路上各增加毛细管进行相应的辅助作用,能够提升蒸发器和冷凝器的工作效率,降低空调能耗。降低空调能耗。降低空调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冷暖并行家用变频空调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空调节能
,具体涉及一种关于壁挂式家用变频空调内部冷暖并行的变频空调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根据现在的空调技术发展和用户需求,空调技术正在向智能化和更简洁高效化发展,一些大厂家也加大研发投入争取发展更加先进、更加高级的空调器来满足更广泛的使用需求。但是,更高级更先进的空调技术依旧需要考虑空调能耗严重浪费的制约因素。目前壁挂式家用变频空调存在的能耗浪费的问题无法避免,需要技术的更新换代,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冷暖空调的运行能耗依旧是居家生活最耗能的来源之一。对于目前现有的壁挂式家用变频空调,夏天制冷,冬天制热,都采用的是:在整个制冷剂循环系统里,使用同一个制冷剂循环管路,用一个电磁四通阀进行制冷制热的换向。制冷时,压缩机压出的过热蒸汽在冷凝器中放热后,经过制冷循环系统进入蒸发器吸热后再汇入压缩机中;制热时,电磁四通阀换向,压缩机压出的过热蒸汽在蒸发器中放热后,经过制热循环系统进入冷凝器吸热后再汇入压缩机中。由于制冷制热是在同一个循环系统中,其蒸发器和冷凝器的工作效率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空调制冷制热实际上是一个室内室外热交换的过程,制冷时,需要将更多的冷量送入室内;制热时,需要将更多地热量送入室内,由此制冷制热实际上蒸发器发挥的作用有一定的差别,采用制冷制热同一循环管路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蒸发器和冷凝器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在原有制冷剂循环回路上新增两个电磁四通阀将制冷制热分成两个并行回路,并在两个回路上各增加毛细管进行相应的辅助作用,能够提升蒸发器和冷凝器的工作效率,降低空调器的能耗的冷暖并行家用变频空调系统。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冷暖并行家用变频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及邻近压缩机的电磁四通阀一、冷凝器、蒸发器、电子膨胀阀、电磁四通阀二和电磁四通阀三,冷凝器和蒸发器附近分别设有毛细管;压缩机分别与电磁四通阀一的两个接口相连,电磁四通阀一的第三个接口与冷凝器相连,第四个接口连接蒸发器;
[0005]电磁四通阀二位于蒸发器与电子膨胀阀之间,电磁四通阀二的两个接口分别连接蒸发器与电子膨胀阀,电磁四通阀二的另外两个接口与蒸发器附近的毛细管连接;
[0006]电磁四通阀三位于冷凝器与电子膨胀阀之间,电磁四通阀三的两个接口分别与电子膨胀阀和冷凝器相连,电磁四通阀三的另外两个接口与冷凝器附近的毛细管连接。
[0007]制冷模式下的制冷剂循环过程为:压缩机压出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蒸汽流入电磁四通阀一中,电磁四通阀一的阀门动作控制制冷剂流出进入冷凝器中液化放热,放出的热量由风机送到室外,液化的冷凝剂依次通过电磁四通阀三和电子膨胀阀后进入电磁四通阀
二中,电磁四通阀二阀门动作控制制冷剂进入蒸发器附近的毛细管中,再由毛细管中返回电磁四通阀二,然后通过电磁四通阀二流入到蒸发器中。
[0008]制热模式下的制冷剂循环过程为:压缩机压出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蒸汽流入电磁四通阀一中,电磁四通阀一的阀门动作控制制冷剂进入蒸发器中液化放热,放出的热量由风机送到室内,液化的冷凝剂依次通过电磁四通阀二和电子膨胀阀后进入电磁四通阀三中,电磁四通阀三的阀门动作控制制冷剂进入冷凝器附近的毛细管中,再由毛细管中返回电磁四通阀三,然后通过电磁四通阀三流入到冷凝器中。
[000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在原有制冷剂循环回路上新增两个电磁四通阀将制冷制热分成两个并行回路,并在两个回路上各增加毛细管进行相应的辅助作用。制冷时,蒸发器部位增加一段毛细管用于更有效节流并辅助制冷,制热时冷凝器部位增加一段毛细管用于更有效节流并辅助吸热,由此,两个新增的电磁四通阀用于制冷制热时分别接入辅助作用的毛细管,实现制冷制热并行系统。除此之外,本系统由于制冷制热有四通阀的作用分开并行,可以在制热时在增加别的辅助装置提高制热效率以及改换循环路径,制冷时增加不同的辅助装置以及优化路径。在已有循环系统的基础上能够提升蒸发器和冷凝器的工作效率,降低空调器的能耗。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冷暖并行家用变频空调系统的简化循环系统框图;
[0011]图2为制冷模式循环系统框图;
[0012]图3为制热模式循环系统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传统空调系统是制冷制热循环系统共用所有器件,制冷剂的循环方向通过一个四通阀发生变化是制冷和制热转换的主要方式。本申请是增加部分器件使制冷系统和制热系统成为并行系统,制冷制热因为系统结构的制约影减小。通常来讲,空调制热因为其结构特殊性,制冷效果要比制热效果好,所以一般空调制热会加热辅装置,但是此种方式还是有限的。本申请恰恰将制冷制热并行为较独立的两个系统,为节约成本共用了部分器件,所加的几个器件依旧是常用的器件,以此实现的是分离制冷制热的循环路径,使其具有更好的按需控制性能,这是本申请的主要创新点和技术效果。同时,可以根据制冷或者制热不同的特性增加不同的节能或者增效的辅助装置,比如电热辅装置增加制热效率,制冷辅助装置加快制冷滞后时间,为后续空调结构的进一步优化提供了思路。
[0014]本专利技术在现有循环系统的基础上采用冷暖并行的制冷制热循环系统,这种系统蒸发器和冷凝器工作能力不发生变化,在蒸发器和冷凝器进口各增加一个电磁四通阀,通过电磁四通阀将制冷制热两模式分成共用蒸发器和冷凝器的两个并行系统。此并行系统在制冷剂流出电磁四通阀后,可增加一段毛细管与蒸发器或冷凝器共同制热,同时对蒸发器或再次节流,切实增大蒸发器或冷凝器的工作效率。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
[0015]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冷暖并行家用变频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及邻近压缩机的电磁四通阀一、冷凝器、蒸发器、电子膨胀阀、电磁四通阀二和电磁四通阀三,冷凝器和蒸发器
附近分别设有毛细管;压缩机分别与电磁四通阀一的两个接口相连,电磁四通阀一的第三个接口与冷凝器相连,第四个接口连接蒸发器;
[0016]电磁四通阀二位于蒸发器与电子膨胀阀之间,电磁四通阀二的两个接口分别连接蒸发器与电子膨胀阀,电磁四通阀二的另外两个接口与蒸发器附近的毛细管连接;此四通阀用于制冷时接入蒸发器附近的毛细管与辅助装置(空调由于制热效果或者制冷效果不足而增加的辅助装置,比如制热效果不明显会增加热辅助装置,一般来说是串一个大电阻使其通电生热再将热量由风机送入室内的装置),利用控制器产生的电信号控制电磁四通阀切换蒸发器、毛细管、电子膨胀阀的制冷剂流动方向;
[0017]电磁四通阀三位于冷凝器与电子膨胀阀之间,电磁四通阀三的两个接口分别与电子膨胀阀和冷凝器相连,电磁四通阀三的另外两个接口与冷凝器附近的毛细管连接;此四通阀用于制热时接入冷凝器附近的毛细管与辅助装置,利用电信号切换蒸发器、毛细管、电子膨胀阀的制冷剂流动方向。
[0018]制冷时,蒸发器部位增加一段毛细管用于更有效节流并辅助制冷,制热时冷凝器部位增加一段毛细管用于更有效节流并辅助吸热,由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冷暖并行家用变频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及邻近压缩机的电磁四通阀一、冷凝器、蒸发器、电子膨胀阀、电磁四通阀二和电磁四通阀三,冷凝器和蒸发器附近分别设有毛细管;压缩机分别与电磁四通阀一的两个接口相连,电磁四通阀一的第三个接口与冷凝器相连,第四个接口连接蒸发器;电磁四通阀二位于蒸发器与电子膨胀阀之间,电磁四通阀二的两个接口分别连接蒸发器与电子膨胀阀,电磁四通阀二的另外两个接口与蒸发器附近的毛细管连接;电磁四通阀三位于冷凝器与电子膨胀阀之间,电磁四通阀三的两个接口分别与电子膨胀阀和冷凝器相连,电磁四通阀三的另外两个接口与冷凝器附近的毛细管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暖并行家用变频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制冷模式下的制冷剂循环过程为:压缩机压出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蒸汽流入电磁四通阀一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平孙佳宁王丛岭邓幸妮郝晓红高翔范俊飞
申请(专利权)人:电子科技大学柳州津晶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