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播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15829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13 09: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播种装置,包括顶部开口且内部为中空结构的种盒,固定于种盒底部并具有排种口的出料斗,转动设置于种盒内的播种组件,所述种盒内通过分隔部形成第一播种室和第二播种室,所述播种组件包括转动设置于第一播种室内播种芯、转动设置于第二播种室内的播种盘,所述播种芯的周侧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种槽,所述播种盘上开设有多组播种孔,所述第二播种室上方两侧设置有与所述播种盘表面间隙配合以将所述播种盘的上、下两部分进行阻隔的阻挡部,两个所述播种室的顶部进料口处分别滑动设置有盖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播种室内的毛刷组件,所述毛刷组件包括设置于第一播种室内的刷柄、固定于刷柄外周的刷毛。固定于刷柄外周的刷毛。固定于刷柄外周的刷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播种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播种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多功能播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播种机播种时种子从播种盒经种子转轮分料再掉出播种在开沟好的土地上,种子从种子转轮的进入孔进入后随着转轮转动后就直接掉落,现有技术的播种盒大多只配备一个种子转轮,且种子转轮上的播种孔固定,因此,只能对一种种料进行播种,当更换种料时,则需要在播种机上更换相应的播种盒,操作繁琐,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播种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多功能播种装置,包括顶部开口且内部为中空结构的种盒,固定于种盒底部并具有排种口的出料斗,转动设置于种盒内的播种组件,所述种盒内通过分隔部形成第一播种室和第二播种室,所述播种组件包括转动设置于第一播种室内播种芯、转动设置于第二播种室内的播种盘,所述播种芯的周侧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种槽,所述播种盘上开设有多组播种孔,所述第二播种室上方两侧设置有与所述播种盘表面间隙配合以将所述播种盘的上、下两部分进行阻隔的阻挡部。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两个所述播种室的顶部进料口处分别滑动设置有盖板。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播种室内的毛刷组件,所述毛刷组件包括设置于第一播种室内的刷柄、固定于刷柄外周的刷毛,穿设于种盒以及刷柄中心键轴孔内的花键轴、固定于花键轴一端并置于种盒外侧的手柄,所述手柄转动时带动花键轴、刷柄及刷毛共步转动。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还包括两端锁紧固定在种盒上的限位片,所述手柄穿过限位片与种盒之间的限位空间内并在所述限位空间内转动,所述限位片的内端压靠在手柄上,使手柄以及花间轴轴向固定。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播种室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用于承托种料的弧形底板,所述弧形底板的内端与所述分隔部之间形成用于连通第一播种室与出料斗的开口。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弧形底板的一端与种盒转动连接,以调节所述弧形底板的内端开口大小。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还包括沿所述播种盘的轴向滑动设置于第二进料口处的调节板,所述调节板的端面与所述播种盘间隙配合,所述调节板的一侧由种盒上的开口伸出。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播种盘包括多个轴向排列并固定连接的圆板,圆板的边缘处开设有半圆孔,相邻两个圆板上的半圆孔共同拼接以形成圆形的所述播种孔。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圆板的拼接端面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定位凸起,其拼接端面的下端开设有定位凹槽,当两个圆板拼接时,其中一个圆板上的定位凸起插接于另一个圆板上的定位凹槽内。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本专利技术的多功能播种装置,通过将种盒分隔成两个播种室,在第一播种室内转动安装表面开设多个种槽的播种芯,第二播种室内转动安装表面开设多组播种孔的播种盘,以实现一盒多用,同时满足多种种料的播种需求,提高功能性及通用性,且便于根据种料的类型随时切换播种室,方便快捷;
[0016]本专利技术的多功能播种装置,采用可旋转调节的毛刷组件设计,可满足不使用毛刷,和使用毛刷两种情况的播种需求,毛刷组件的刷柄与花键轴穿设固定,花键轴的外端固定有手柄,通过向外抽拉手柄,使花键轴与毛刷组件的刷柄分离,从而实现毛刷的快捷更换。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多功能播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多功能播种装置的剖视图;
[0019]图3为多功能播种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多功能播种装置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播种盘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圆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7为另一示例中播种盘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8为另一示例中播种盘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种盒1、壳体1a、背板1b、第一播种室11、第一进料口11a、第二播种室12、第二进料口12a、盖板13、调节板14、分隔部15、第一阻挡部16、第二阻挡部17、出料斗2、排种口21、播种芯3、种槽31、播种盘4、圆板4a、定位凸起4a1、定位凹槽4a2、播种孔41、半圆孔41a、弧形底板5、毛刷组件6、刷柄61、刷毛62、花键轴63、手柄64、限位片65。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0027]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一种多功能播种装置,包括中空结构的种盒1、固定在种盒1底部并具有排种口21的出料斗2,转动设置在种盒1内用于排种的播种组件,种料由种盒1的顶部开口进入内腔,播种组件与外部电机(图中未示出)传动连接,外部电机带动播种组件转动,使种料在播种组件转动时有序落料,并进入出料斗2内,再由出料斗2底部的排种口21排出至土壤内,以实现有序播种。
[0028]本实施例中,种盒1包括壳体1a及固定在壳体1a侧面的背板1b共同形成,种盒1的顶部形成V字型开口,其内腔通过大呈致纵向延伸的分隔部15分隔成位于一侧的第一播种室11以及位于另一侧的第二播种室12,两个播种室的顶端位于V字型开口处分别形成第一
进料口11a、第二进料口12a,两个播种室内设置不同的播种组件以分别用于播撒不同种类的种料,两个盖板13分别由两侧向中间沿倾斜方向滑动设置于种盒1上,以分别对第一进料口11a、第二进料口12a实现开闭。播种时,根据种料类型选择将其中一个播种室顶部的盖板13向外拉开,种料由进料口进入对应播种室内,电机带动播种组件转动使得种料有序下落,并经出料斗2底部的排种口21排入土壤中,以实现播种。通过在种盒1内形成两个播种室,以实现一盒多用,增加播种的种料类型,提高功能性。
[0029]参阅图2、图3,本实施例中,播种芯3转动安装在第一播种室11内,播种芯3为大致为圆柱状结构,其外周开设有多条沿周向均匀分布的用于容纳种料的种槽31,种槽31沿播种芯3的轴向延伸,种槽31的两端形成开口,播种芯3的一端由种盒1一侧穿出,其中心位置开设有用于连接电机传动轴的花键轴63孔。该播种芯3主要用于例如小麦等较小颗粒的种料的播种作业,以小麦种料为例,播种时,打开第一播种室11顶部的盖板13,使第一进料口11a开启,小麦种料由第一进料口11a进入第一播种室11内,播种芯3的外周与第一播种室11的内壁具有一定间距,电机驱动播种芯3转动,其表面的种槽31带动小麦种料向下方运动,并起到拔料作用,小麦种料在播种芯3转动时的播种作用下向下方排出,从而实现均匀播种。作为一种示例,第一播种室11的底部设置有一弧形底板5,弧形底板5的内端与分隔部15之间形成用于连通第一播种室11与出料斗2的开口,播种芯3在停止状态下,小麦种料沿01方向进入第一播种室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播种装置,包括顶部开口且内部为中空结构的种盒,固定于种盒底部并具有排种口的出料斗,转动设置于种盒内的播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种盒内通过分隔部形成第一播种室和第二播种室,所述播种组件包括转动设置于第一播种室内播种芯、转动设置于第二播种室内的播种盘,所述播种芯的周侧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种槽,所述播种盘上开设有多组播种孔,所述第二播种室上方两侧设置有与所述播种盘表面间隙配合以将所述播种盘的上、下两部分进行阻隔的阻挡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播种室的顶部进料口处分别滑动设置有盖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播种室内的毛刷组件,所述毛刷组件包括设置于第一播种室内的刷柄、固定于刷柄外周的刷毛,穿设于种盒以及刷柄中心键轴孔内的花键轴、固定于花键轴一端并置于种盒外侧的手柄,所述手柄转动时带动花键轴、刷柄及刷毛共步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端锁紧固定在种盒上的限位片,所述手柄穿过限位片与种盒之间的限位空间内并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峰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戴峰农业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