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大电流金属排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5734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13 09: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大电流金属排连接器,包括插头外壳、铝排组件、插座组件和插头组件,所述铝排组件从插头外壳上端插入与插头外壳内嵌设的插头组件连接,铝排组件与插头外壳上端连接,所述插头组件与位于插头外壳侧面的插座组件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具备高电流稳定传输的能力和具有较强的密封性能,同时使用轻量化铝作为主要导体,扁平化导体结构,有效提升导电性能,组装和拆卸方便。便。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大电流金属排连接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配件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大电流金属排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电动汽车充电连接装置是连接电动汽车和电动汽车供电设备的重要组件,其在硬件结构上一般至少由三个重要部分组成: 供电接口、车辆接口、缆上控制保护装置和帽盖等部件。
[0003]为保证汽车充电模块信息传输的稳定性,防止在连接器使用过程中,受雨水、恶劣天气、灰尘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连接器的密封、防水性能显得尤为重要,如果连接器密封不良被水渗入,则会导致短路、充电电流无法正常传输、产品使用寿命减短等问题。
[0004]同时快充功能要求连接器短时间内能够耐受更高的电流,金属材料的良导热性有利于更好地进行升温控制,且现有的连接方式采用线体连接,线体连接电流输出不稳定,不利于大电流传输。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新型大电流金属排连接器。
[0006]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大电流金属排连接器,包括插头外壳、铝排组件、插座组件和插头组件,所述铝排组件从插头外壳上端插入与插头外壳内嵌设的插头组件连接,铝排组件与插头外壳上端连接,所述插头组件与位于插头外壳侧面的插座组件连接;所述铝排组件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铝排、插头后盖阳扣、插头后盖阴扣、尾盖密封圈和两个插头端子排,所述两个铝排两侧分别嵌设进插头后盖阳扣和插头后盖阴扣内,所述插头后盖阳扣与插头后盖阴扣可拆卸连接,插头后盖阳扣和插头后盖阴扣与插头外壳卡接,所述两个铝排穿设进尾盖密封圈后分别与插头端子排的一端错位连接,所述插头端子排的另一端内嵌设插头端子接头,所述插头端子排两侧分别设置包裹插头端子排的端子排护壳一和端子排护壳二,所述端子排护壳一和端子排护壳二卡接,所述插头端子排从插头前内壳上开设的窗口插入进插头前内壳内;所述插头组件包括插头前内壳、插头前盖、插头外护壳和两个绝缘螺栓组件,所述插头前内壳从插头外壳侧面嵌设进插头外壳内,所述插头前内壳一端嵌设进插头前盖内并通过卡扣连接、另一端贴合设置插头外护壳,所述插头外护壳通过插头螺栓与插头外壳侧面连接,所述插头前内壳上开设的两个互锁端子插口一和插头前盖内开设的两个互锁端子插口二相对设置,所述互锁端子插口一和互锁端子插口二两者内嵌设一个插头高压互锁端子,所述插头高压互锁端子与插头外护壳侧面设置的互锁短路片插接实现公母对接,所述两个绝缘螺栓组件依次穿过插头端子接头与插座端子柱螺纹连接,所述插头外护壳侧面卡接上盖密封圈,所述上盖密封圈贴合插头外壳侧面;所述插座组件包括插座外壳、插座内壳、插座组装界面和两个插座端子柱,所述插
座外壳一侧与插头外壳侧面开口卡接、另一侧通过螺栓固定在插座组装界面上,所述插座内壳一端穿过插座外壳嵌设进插头前盖内,插座内壳通过挂钩与插座外壳勾接,插座内壳另一端通过卡扣连接两个插座后盖和插座互锁锁键,所述插座后盖与插座内壳内嵌设的插座端子柱相对设置限制插座端子柱脱出,所述插座端子柱与绝缘螺栓组件连接的一端螺纹连接插座防触指帽,所述插座防触指帽嵌设进插头端子接头内,所述插座互锁锁键与插座内壳内嵌设的插座互锁端子密封圈相对设置,所述插座互锁端子密封圈上穿设插座高压互锁端子,所述插座高压互锁端子与插头高压互锁端子插接,所述插座互锁锁键限制插座高压互锁端子脱出,所述插座外壳与插座组装界面贴合处放置嵌设进插座外壳内的插座面板防水密封圈,所述插头前盖上套设插头对接密封圈,所述插头对接密封圈嵌设进插头外壳内进一步的改进,包括所述插座端子柱表面嵌设插座端子O型圈。
[0007]进一步的改进,包括所述尾盖密封圈同时嵌设进插头后盖阳扣和插头后盖阴扣。
[0008]进一步的改进,包括所述插头后盖阳扣嵌设进插头后盖阴扣后通过卡扣锁紧连接。
[0009]进一步的改进,包括所述插座内壳包括两个嵌设插座端子柱的端子柱筒、位于端子柱筒之间的端子插筒,所述端子插筒内嵌设插座互锁端子密封圈,所述端子柱筒一端穿过插座外壳嵌设进插头前盖内、另一端卡接插座后盖,所述端子插筒一端穿过插座外壳与互锁端子插口二对接、另一端卡接插座互锁锁键。
[0010]进一步的改进,包括所述插座内壳上开设用于嵌入插座壳体防水密封圈的卡槽。
[001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连接器具备高电流稳定传输的能力,同时使用轻量化铝作为主要导体,扁平化导体结构,有效提升导电性能,部件之间设置的密封圈在模块间有效阻断外界水、气体及有害物质的干扰,设置的密封圈有效实现公母壳体间与外部的阻断,内密封器件耐破坏强度增强,方便快速组装,减少繁杂工序,节省成本。
附图说明
[001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3]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爆炸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插头前内壳的轴侧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插头前盖的轴侧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铝排、插头端子排和插座端子柱的装配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铝排组件和插头外壳组装局部剖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局部装配爆炸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中插座组件的剖视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中插头外护壳的轴侧视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中插座组件的爆炸视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中插头组件和插座组件装配横向剖视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中插头外壳和插头前盖装配剖视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中双面剖视图;图中1

铝排,2

插头后盖阳扣,3

插头后盖阴扣,4

尾盖密封圈,5

端子排护壳一,
6

插头端子接头,7

端子排护壳二,8

插头端子排,9

插头螺栓,10

插头外护壳,11

互锁短路片,12

上盖密封圈,13

绝缘螺栓组件,14

插头前内壳,15

插头高压互锁端子,16

插头外壳,17

插头对接密封圈,18

插头前盖,19

插座外壳,20

插座面板防水密封圈,21

插座壳体防水密封圈,22

插座内壳,23

插座防触指帽,24

插座端子柱,25

插座互锁端子密封圈,26

插座端子O型圈,27

插座后盖,28

插座高压互锁端子,29

插座互锁锁键,30

插座组装界面,31

窗口,32

互锁端子插口一,33

互锁端子插口二,34

端子柱筒,35

端子插筒,36

挂钩,37

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大电流金属排连接器,其特征是,包括插头外壳(16)、铝排组件、插座组件和插头组件,所述铝排组件从插头外壳(16)上端插入与插头外壳(16)内嵌设的插头组件连接,铝排组件与插头外壳(16)上端连接,所述插头组件与位于插头外壳(16)侧面的插座组件连接;所述铝排组件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铝排(1)、插头后盖阳扣(2)、插头后盖阴扣(3)、尾盖密封圈(4)和两个插头端子排(8),所述两个铝排(1)两侧分别嵌设进插头后盖阳扣(2)和插头后盖阴扣(3)内,所述插头后盖阳扣(2)与插头后盖阴扣(3)可拆卸连接,插头后盖阳扣(2)和插头后盖阴扣(3)与插头外壳(16)卡接,所述两个铝排(1)穿设进尾盖密封圈(4)后分别与插头端子排(8)的一端错位连接,所述插头端子排(8)的另一端内嵌设插头端子接头(6),所述插头端子排(8)两侧分别设置包裹插头端子排(8)的端子排护壳一(5)和端子排护壳二(7),所述端子排护壳一(5)和端子排护壳二(7)卡接,所述插头端子排(8)从插头前内壳(14)上开设的窗口(31)插入进插头前内壳(14)内;所述插头组件包括插头前内壳(14)、插头前盖(18)、插头外护壳(10)和两个绝缘螺栓组件(13),所述插头前内壳(14)从插头外壳(16)侧面嵌设进插头外壳(16)内,所述插头前内壳(14)一端嵌设进插头前盖(18)内并通过卡扣连接、另一端贴合设置插头外护壳(10),所述插头外护壳(10)通过插头螺栓(9)与插头外壳(16)侧面连接,所述插头前内壳(14)上开设的两个互锁端子插口一(32)和插头前盖(18)内开设的两个互锁端子插口二(33)相对设置,所述互锁端子插口一(32)和互锁端子插口二(33)两者内嵌设一个插头高压互锁端子(15),所述插头高压互锁端子(15)与插头外护壳(10)侧面设置的互锁短路片(11)插接实现公母对接,所述两个绝缘螺栓组件(13)依次穿过插头端子接头(6)与插座端子柱(24)螺纹连接,所述插头外护壳(10)侧面卡接上盖密封圈(12),所述上盖密封圈(12)贴合插头外壳(16)侧面;所述插座组件包括插座外壳(19)、插座内壳(22)、插座组装界面(30)和两个插座端子柱(24),所述插座外壳(19)一侧与插头外壳(16)侧面开口卡接、另一侧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迪江永王智烨董昌徐智张嘉伟
申请(专利权)人:安费诺汽车连接系统常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