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跨度悬停超重多层楼梯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悬挑楼梯
,特别涉及一种大跨度悬停超重多层楼梯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钢结构施工时,对于楼梯的施工也是施工的重点。对于楼梯一般施工为室内施工,楼梯的跨度下,楼梯宽度下,不具备观赏性,且其受力是依靠框架梁及本身的楼梯柱。但是随着钢结构应用场景和功能的多样化需求,现有的楼梯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而且对于大跨度多层楼梯的安装,也需要对应进行设计,设计的楼梯还需具备良好的应用性及观赏性,同时,其受力依托的事主体结构的整体受力能力,相对一般性室内楼梯,其更能符合大型商场、花园式写字楼等开阔式建筑的设计意图。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大跨度悬停超重多层楼梯结构及其安装方法,用以解决悬浮悬停式楼梯的设计、支撑连接以及安装等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跨度悬停超重多层楼梯结构,包含多层框架结构、连接于多层框架结构外侧悬挑的大跨悬停楼梯和大跨悬浮楼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跨度悬停超重多层楼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多层框架结构、连接于多层框架结构外侧悬挑的大跨悬停楼梯(1)和大跨悬浮楼梯(2)、连接于大跨悬停楼梯(1)和多层框架结构之间的悬停悬挑支撑结构(4)以及连接于大跨悬浮楼梯(2)和多层框架结构之间的悬浮悬挑支撑结构(7);所述大跨悬停楼梯(1)包含一组平行设置的波折造型梁(011)、连接于相邻波折造型梁(011)之间的次杆件梁(012)、连接于波折造型梁(011)底部的封底板(013)、连接于波折造型梁(011)顶部水平处的平台板(014)以及连接于相邻平台板(014)之间的踏步板(015);所述波折造型梁(011)两端分别连接于主受力悬挑梁结构(3)上,所述主受力悬挑梁结构(3)与悬停悬挑支撑结构(4)固定连接;所述悬停悬挑支撑结构(4)包含悬停悬挑支撑端(41)和悬停悬挑伸长端(42),所述悬停悬挑伸长端(42)对应与主受力悬挑梁结构(3)连接;所述大跨悬浮楼梯(2)包含一组长向上平行设置的斜向的悬浮主受力楼梯梁(21)、连接于相邻悬浮主受力楼梯梁(21)之间的悬浮主受力连系梁(22)、连接于悬浮主受力楼梯梁(21)上的悬浮轻质转换柱(23)、连接于悬浮轻质转换柱(23)上的悬浮造型承载梁(24)、连接于相邻悬浮造型承载梁(24)之间的悬浮次结构联系梁(25)、连接于悬浮轻质转换柱(23)顶部水平区域的悬浮宽平台板(27)以及连接于相邻悬浮宽平台板(27)之间的悬浮宽踏步(26);所述悬浮主受力楼梯梁(21)两端分别连接于悬浮悬挑支撑结构上;所述悬浮悬挑支撑结构(7)包含悬浮悬挑支撑端(71)、连接于悬浮悬挑支撑端(71)外伸一侧的悬浮悬挑伸长端(72)以及连接于悬浮悬挑支撑端(71)和悬浮悬挑伸长端(72)连接处的悬浮悬挑立柱(73);所述悬浮悬挑立柱(73)对应与多层框架结构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跨度悬停超重多层楼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框架结构包含框架柱(5)、垂直连接于框架柱(5)上的框架梁(6)、以及连接底层框架柱(5)上的框架斜柱(8);所述框架柱(5)和框架梁(6)构成多层框架楼体,框架斜柱(8)设置于一侧框架柱(5)顶部并与另一侧伸出的框架柱(5)相交;所述框架斜柱(8)与框架柱(5)相交处设置有大跨悬浮楼梯(2)。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跨度悬停超重多层楼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波折造型梁(011)呈上升台阶式折线型,包含有水平段和倾斜段;所述波折造型梁(011)在楼梯的宽度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波折造型梁(011)为钢梁且分段拼接固定而成。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跨度悬停超重多层楼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底板(013)在波折造型梁(011)长向通长设置,在波折造型梁(011)水平区域顶部设置有平台板(014),在波折造型梁(011)的倾斜段设置有踏步板(015);所述波折造型梁(011)水平区域处的间隔连接有次杆件梁(012)。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大跨度悬停超重多层楼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浮主受力楼梯梁(21)为斜向梁,且斜向梁为U形梁;所述U形梁的竖边的横向断面尺寸对应连接于悬浮轻质转换柱(23);所述斜向梁底部设置有水平接长段,水平接长段与悬浮悬挑支撑结构(7)固定连接;相邻悬浮主受力楼梯梁(21)之间连接有悬浮主受力连系梁(22)。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大跨度悬停超重多层楼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浮造型承载梁(24)为包含水平区的折线型梁,所述水平区连接有悬浮宽平台板(27),折线斜向区
连接有悬浮宽踏步(26);所述水平区处的悬浮造型承载梁(24)之间还连接有悬浮次结构联系梁(25)。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跨度悬停超重多层楼梯结构,其特征在于,悬停悬挑支撑端(41)包含悬停悬挑支撑主梁(411)和悬停悬挑支撑次梁(412),所述悬停悬挑支撑主梁(411)为口字形,悬停悬挑支撑次梁(412)为连接于口字形内部的直线型梁或斜向梁;所述悬停悬挑伸长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方星,朱沈来,蔡金志,王双伟,杨少伟,谭林,宗立杨,李长龙,高琼琪,白明昊,赵欣,李建雨,李海鹏,王茂同,郭正伟,葛鑫,徐忠欢,李迎强,鲁娜,卢誉天,孟德阳,张光成,李振宁,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二局河北建设有限公司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