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外双腹杆复杂节点大跨度转换桁架及其工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8509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外双腹杆复杂节点大跨度转换桁架及其工法,大跨度转换桁架包含与基础连接的预埋件、与预埋件连接的嵌固柱、连接于嵌固柱顶部的框架柱、连接于相邻框架柱之间的桁架结构梁和直弦杆、连接于相邻直弦杆之间的桁架结构次梁以及连接于上下直弦杆之间的直腹杆;通过直腹杆内外双层的设置,并通过灌浆保证节点连接强度,使得桁架整体受力性能加强;去除了斜腹杆的使用,在保证转换桁架整体性的同时,保证了转换层的建筑使用空间;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密封板的设置,利于保证柱体之间定位和卡接。通过上下弦杆的设置,还利于局部突出部位的设计,不仅保证了局部突出部位的安装,还节省了顶部的斜杆的设计保证了整体的强度和受力。和受力。和受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外双腹杆复杂节点大跨度转换桁架及其工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钢结构
,特别涉及一种内外双腹杆复杂节点大跨度转换桁架及其工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钢结构的发展,其形式也越来越多种多样,而且对于大跨度大空间的需求更加强烈。在现有钢结构桁架施工,一般性钢结构桁架,其包括上下弦杆、直腹杆、斜腹杆,其斜腹杆较影响建筑的应用空间,空间布置十分不灵活;尤其在大跨度钢结构上为了保证结构的承力,斜腹杆的应用更是愈加增多,如何去除斜腹杆且保证结构的承力,同时加强直腹杆节点强度,是亟需解决的重点难点,而且对于大跨度中如何保证上下弦杆以及其与其他结构的连接、以及局部突出结构的设计等均又增加了设计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内外双腹杆复杂节点大跨度转换桁架及其工法,用以解决大跨度转换桁架免斜撑、节点加强、主体拼装连接以及局部突出结构安装等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外双腹杆复杂节点大跨度转换桁架,包含与基础连接的预埋件、与预埋件连接的嵌固柱、连接于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外双腹杆复杂节点大跨度转换桁架,其特征在于,包含与基础连接的预埋件(1)、与预埋件(1)连接的嵌固柱(2)、连接于嵌固柱(2)顶部的框架柱(3)、连接于相邻框架柱(3)之间的桁架结构梁(4)和直弦杆(5)、连接于相邻直弦杆(5)之间的桁架结构次梁(6)以及连接于上下直弦杆(5)之间的直腹杆(7);所述直腹杆(7)包含外腹杆(71)、连接于外腹杆(71)底部和顶部的腹杆底连板(72)和腹杆顶连板(73)以及设置于外腹杆(71)内部中下部的内腹节点杆(74);所述外腹杆(71)为方形中空杆,内腹节点杆(74)为方形实心杆,外腹杆(71)和内腹节点杆(74)之间设置有空隙,空隙内填充混凝土;所述外腹杆(71)上对应内腹节点杆(74)设置有注浆孔(12)、漏浆孔(13)和透气孔(14),所述漏浆孔(13)、注浆孔(12)和透气孔(14)自下而上依次设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外双腹杆复杂节点大跨度转换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件(1)为L形埋件,L形埋件顶部连接于嵌固柱(2)底部的方形连接钢板上;所述嵌固柱(2)为方形柱尺寸与框架柱(3)尺寸对应设置;所述嵌固柱(2)外周侧板上满布有栓钉;所述框架柱(3)包含有框架柱体(31)和设置于框架柱体(31)上的框架柱连板(15)(32),所述框架柱连板(15)(32)对应桁架结构梁(4)设置;所述框架柱体(31)设置设置于钢结构的四角和两个相对的长向侧边。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外双腹杆复杂节点大跨度转换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直弦杆(5)包含上弦杆(51)和下弦杆(52),上弦杆(51)和下弦杆(52)在竖向上交错布置并在顶部设置有吊耳(10);所述上弦杆(51)和下弦杆(52)均为工字形钢梁,工字形钢梁长向均间隔设置有加强板(9)且工字形钢梁长向拼接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外双腹杆复杂节点大跨度转换桁架,其特征在于,直腹杆(7)在上弦杆(51)和下弦杆(52)之间交错通长设置,腹杆底连板(72)和腹杆顶连板(73)对应与上弦杆(51)和下弦杆(52)的顶板和底部齐平设置,且与直腹杆(7)的底部和顶部密封连接;所述腹杆底连板(72)和腹杆顶连板(73)对应与弦杆之间还连接有加劲肋板(1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外双腹杆复杂节点大跨度转换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腹节点杆包含加强节点柱(741)、设置于加强节点柱(741)上的加点栓和加强节点柱(741)顶部还设置有节点盖板(743);加强节点柱(741)连接于直弦杆(5)上,所述节点盖板(743)为矩形且适应外腹杆(71)内空心尺寸;所述节点盖板(743)的高度高于透气孔(14)高度。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外双腹杆复杂节点大跨度转换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柱(3)拼装连接,拼接处相邻框架柱(3)的柱体外侧面设置内有柱对接板(16),两柱对接板(16)之间螺栓连接有柱连板(15),柱连板(15)与柱对接板(16)呈匚形;拼接处下方框架柱(3)顶部设置有密封板(17),密封板(17)合围呈口字形,且横截面为U形;拼接处上方的框架柱(3)底部设置有插板对应连接。7.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内外双腹杆复杂节点大跨度转换桁架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根据设设计图或BIM三维图进行测量,而后定位安装预埋件(1)和嵌固柱(2);步骤二、依次安装大跨转换桁架长向两侧的框架柱(3)、桁架结构梁(4)及跨转换桁架端部的框架柱(3),形成整体框架;步骤三、 安装大跨转换桁架下弦杆(52)、上弦杆(51)、斜弦杆(8)并与框架柱(3)焊接
连接;步骤四、依次在水平相邻上弦杆(51)之间、水平相邻下弦杆(52)桁之间,以及下弦杆(52)或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方星朱沈来蔡金志王双伟杨少伟谭林宗立杨李长龙高琼琪白明昊赵欣李建雨孟德阳李海鹏王茂同郭正伟葛鑫史明义王瑞圣李伟乔洪超李洋郑继双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二局河北建设有限公司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