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板耗能形变测量方法、滚石防撞装置设计方法、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材料冲击变形测量与防撞装置设计,特别是涉及一种以钢板为迎撞面的耗能变形与防撞装置设计,属于运动过程测量技术、工程防护设计技术、地质灾害防治
技术介绍
[0002]防撞安全性设计是包含桥墩在内的某些特定建筑物/构筑体工程设计的重要内容。在工程实际中,一般将具有良好耗能缓冲性能的泡沫铝、聚氨酯等高吸收性材料加工成耗能芯材,再将其下覆于致密金属板之后,形成“三明治”式复合夹芯结构。以致密金属板(通常是钢板)作为迎撞面,能够有效克服高吸收性材料由于孔隙量大、致密性低所致的强度不足缺陷。这类复合夹芯材料由于具有质量轻、比刚强度高、吸能性能突出的性能优势,同时具有加工便捷、成本经济的造价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前述特定建筑物/构筑体的防撞部、防撞装置设计。
[0003]现有技术“泡沫铝防护装置在桥墩防撞上的应用研究”(徐东丰,重庆交通大学,2006)、“设置新型复合材料防撞装置的车-桥碰撞数值模拟”(张建强等,《中外公路》,2011年第31卷第6期)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钢板耗能形变测量方法,测量钢板受球状体撞击变形过程的压缩应变ε(t),其特征在于:依式1测算钢板的压缩应变ε(t),式1中,ε(t)—钢板压缩应变,δ(t)—钢板受冲击压痕深度,根据撞击试验确定,R1—球状体半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δ(t)的撞击试验确定方法是,利用球状体撞击钢板试验平台采集球状体冲击加速度时程曲线,依式9建立球体冲击加速度a函数,依式10、式11建立钢板受冲击压痕深度δ(t)函数,a=At4+Bt3+Ct2+Dt+E
ꢀꢀꢀꢀ
式9式9式9~式11中,t为冲击时间,单位s,A、B、C、D、E为试验参数,v(t)为球体冲击速度时程。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依式2测算钢板变形区半径R2(t),式2中,R2(t)—钢板变形区半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依式3测算钢板变形区体积V1(t),式3中,V1(t)—钢板变形区体积,d1—钢板撞击区原始厚度。5.钢板形变耗能量测量方法,测算钢板受球状体撞击耗能量,其特征在于:依式4、式5测算钢板受球状体撞击的极限变形耗能量W1,,式4、式5中,W1—钢板极限变形耗能量,EA1—钢板单位体积耗能值,依现有技术测算确定,—钢板有效吸能体积,d1—钢板撞击区原始厚度,材料性能确定,R1—球状体半径,现场数据确定,ε
f
—钢板失效应变,材料性能确定。
6.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钢板耗能形变测量方法或权利要求5所述钢板形变耗能量测量方法在钢板抗撞击性能测算评估中的应用,或者在防撞体耗能性能测算评估中的应用,所述防撞体的迎撞击层是钢板层。7.利用权利要求5所述钢板形变耗能量测量方法实现的防撞体受撞击耗能量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体的耗能件是复合夹层结构(1),包括作为迎撞击面的钢面板(11)与耗能芯材(12);测算钢面板(11)的极限变形耗能量W1,依式6、式7测算耗能芯材(12)的变形耗能量W2,所述耗能芯材(12)变形区半径依式6计算确定,W2=EA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林,吕文达,郭铮,王斌,王东昀,窦鹏涛,徐瑾,王瑞,王杰,孙长亮,程涛,袁跃民,王东坡,易雪斌,闫帅星,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铁道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