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换热站电制热补热系统的综合评价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换热站电制热补热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云模型和变异系数法
‑
G1法的电制热补热系统的综合评价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响应节能环保政策的当下,我国城市能源供能方式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为了减少化石能源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可通过以电代煤、以电代气、以电代油等方式,推动能源结构性改革,实现能源供应清洁化。而电制热技术不但能够根据用户的需求,系统地供应热能,还能极大程度地节约了能源。利用电制热技术不仅可以充分利用低谷盈余的电力资源,与使用燃煤等方式制热相比还具有环保的优点。
[0003]目前的研究更侧重于对电制热系统本身的效益进行评价,缺乏对电制热系统和其蓄热装置的对比研究以及合理选用的方法。因此,需要一套全面、客观、合理的电制热补热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对城市供暖电制热补热的影响因素以及不同电制热电制热补热方案孰优孰劣来进行有效评价与分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套全面、客观、合理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权利要求1要求保护一种换热站电制热补热系统的综合评价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各个电制热补热方案,利用构建换热站电制热补热系统的综合评价体系,确定各电制热补热方案在综合评价体系中各二级指标的目标值,综合评价体系包括技术性评价指标、经济性评价指标、环境性评价指标、安全可靠性评价指标;技术性评价指标包括建立设备运行效率、建筑供暖能耗、蓄热效率、技术成熟度四个二级指标;经济性评价指标包括建立初投资成本、运行成本、静态投资回收期三个二级指标;环境性评价指标包括政府补贴、二氧化碳减排量、氮氧化物减排量三个二级指标;安全可靠性评价指标包括无事故工作概率、安全程度二个二级指标;S2,采用云模型分别对S1中的技术成熟度和安全程度进行量化,将技术成熟度和安全程度对应的定性指标转化为定量指标;S3,基于变异系数法及G1法分别确定步骤S1中各二级指标的客观权重、主观权重,并依据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确定各二级指标的综合权重;S4,根据各电制热补热方案在综合评价体系中各二级指标的目标值,根据各二级评价指标的综合权重,使用秩和比法对不同电制热补热方案进行分档排序,将排序最靠前的电制热补热方案为最佳方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站电制热补热系统的综合评价方法,(1)设备运行效率的定量表达式如下:式中:COP为设备运行效率;Qh为系统制热量;Q1为系统耗电量;(2)建筑供暖能耗的定量表达式如下:P
总
=P
电
+P
风
+P
泵
式中:P
总
为建筑供暖能耗;P
电
为电制热设备供暖能耗;P
风
为风机供暖能耗;P
泵
为循环水泵供暖能耗;(3)蓄热效率的定量表达式如下:式中:Q为蓄热罐容量;q为热用户热负荷;T
e
为电制热设备运行小时数;η
x
为蓄热罐蓄热效率;η
w
为供热管网效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站电制热补热系统的综合评价方法,(4)初投资成本的定量具体表达式如下:式中:C1为系统初投资成本;Ii为第i种设备的单位投资,Vi为第i种设备容量;n0为设备总数;(5)运行成本定量具体表达式如下:
式中:C2为年运行成本;Q
i
为i时刻热负荷;N为供暖季总供热小时数;P为电价;SCOP为供暖季机组综合效率;(6)静态投资回收期定量具体表达式如下:式中:n1为电热机组静态投资回收期;I为电制热补热系统总投资成本;m0为电热机组在不同电热价差下的年收益;式中:S为供热面积,T1为不同工况供热时间,q
dav
为不同工况平均热指标;λ
盈亏
、λ
现行
为盈亏电价和现行电价;COP为设备运行效率。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站电制热补热系统的综合评价方法,(7)政府补贴的定量具体表达式如下:采用空气源热泵制热,政府按取暖面积每平方米100元的标准进行补贴;采用水源热泵及电锅炉制热,政府补贴设备购置费用的三分之一;(8)二氧化碳减排量的定量具体表达式如下:式中:为电制热补热的CO2减排量;Ce为电网供电量;为单位电量CO2减排量;(9)氮氧化物减排量的定量具体表达式如下:式中:为电制热补热的NOx减排量;Ce为电网供电量;为单位电量的NOx减排量。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站电制热补热系统的综合评价方法,(10)无事故工作概率的定量具体表达式如下:式中:R为无事故工作概率指标;λ
i
为供热管网第i个元件的故障率;ΔQ
i
为第i个元件故障导致的供热负荷不足量;Q0为供热系统的设计热负荷;t为供暖期延续时间与全年时间的比值;s为供热管网可发生故障的元件数量。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站电制热补热系统的综合评价方法,所述步骤S2中采用云模型分别对S1中的技术成熟度和安全程度进行量化,将技术成熟度和安全程度对应的定性指标转化为定量指标,包括:获取专家分别对各个电制热补热方案在技术成熟度及安全程度的评估意见;利用使用云模型对各个电制热补热方案在技术成熟度及安全程度的评估意见进行识别处理,得到各个电制热补热方案在技术成熟度及安全程度所归属的级别,根据各个电制热补热方案在技术成熟度及安全程所归属的级别,确定各个电制热补热方案在技术成熟度及安全程度的云数字特征;根据各个电制热补热方案在技术成熟度及安全程度
的云数字特征,确定各个电制热补热方案在技术成熟度及安全程度的定量指标。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站电制热补热系统的综合评价方法,所述步骤S3中具体包括:S31,使用变异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瞿世鹏,齐丽勇,王风雷,李姊乐,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