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DIC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固化性组合物、固化物和粘接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5657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13 09: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固化性组合物、其固化物和粘接剂,所述固化性组合物的特征在于,其含有封端异氰酸酯预聚物(A)、环氧树脂(B)和固化剂(C),所述封端异氰酸酯预聚物(A)以多元醇化合物(a1)、多异氰酸酯化合物(a2)、封端化剂(a3)作为必须原料,前述封端化剂(a3)包含具有碳原子数为12个以上的烃基的酚化合物。该固化性组合物具有优异的粘接性和耐湿热性,可适合地用于粘接剂等。粘接剂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固化性组合物、固化物和粘接剂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固化性组合物、固化物和粘接剂。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从节约能源的观点出发,作为结构体材料,推进采用铝、镁、塑料等轻量材料,另外,组装中,利用粘接剂来代替基于焊接的接合的情况也逐渐增加。对汽车等的结构体用粘接剂,要求不同原材料间的粘接性良好、能耐受使用环境的温度/湿度的变化等。为了满足这些要求,例如,从通过改善对基材的追随性从而可以维持粘接性的观点出发,提供了一种组合使用双酚型环氧树脂与氨基甲酸酯改性环氧树脂、橡胶改性环氧树脂而成的粘接剂(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然而,通过对环氧树脂进行改性从而导入柔软性骨架的情况下,其导入量存在上限,有时无法充分满足高度化的要求。进而,从耐湿热性的观点来看,由于固化物(粘接层)的疏水性,存在因水分进入基材与固化物的界面而容易发生界面剥离的问题。
[0003]因而,寻求具有优异的粘接性和耐湿热性的材料。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

18503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08]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能够形成具有优异粘接性和耐湿热性的固化物的固化性组合物、前述固化性组合物的固化物和粘接剂。
[0009]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0]本专利技术人等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使用含有封端异氰酸酯预聚物、环氧树脂和固化剂且所述封端异氰酸酯预聚物以多元醇化合物、多异氰酸酯化合物和特定封端化剂作为必须原料的固化性组合物,从而能够解决上述课题,由此完成了本专利技术。
[0011]即,本专利技术涉及固化性组合物、固化物和粘接剂,所述固化性组合物的特征在于,其含有封端异氰酸酯预聚物(A)、环氧树脂(B)和固化剂(C),所述封端异氰酸酯预聚物(A)以多元醇化合物(a1)、多异氰酸酯化合物(a2)、封端化剂(a3)作为必须原料,前述封端化剂(a3)包含具有碳原子数为12个以上的烃基的酚化合物。
[0012]专利技术的效果
[0013]本专利技术的固化性组合物能够形成具有优异粘接性和耐湿热性的固化物,因此可用作涂布剂、粘接剂,可特别适合地用作粘接剂。
具体实施方式
[0014]本专利技术的固化性组合物的特征在于,其含有封端异氰酸酯预聚物(A)、环氧树脂(B)和固化剂(C)。
[0015]作为前述封端异氰酸酯预聚物(A),以多元醇化合物(a1)、多异氰酸酯化合物(a2)和封端化剂(a3)作为必须原料。
[0016]作为前述多元醇化合物(a1),可列举出例如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聚四亚甲基二醇等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聚碳酸酯多元醇、丙烯酸类多元醇等。这些之中,从可获得能够形成具有优异粘接性和耐湿热性的固化物的固化性组合物的方面出发,优选为聚醚多元醇,更优选为包含聚氧乙烯单元和聚氧丙烯单元的多元醇。这是因为:通过包含聚氧乙烯单元,从而在用作粘接剂时,水分能够某种程度地进入至粘接层(固化物)中,作为其结果,即便发生剥离也会抑制界面剥离,内聚破坏性高,因此能够充分发挥出作为粘接剂的功能。另外是因为:与仅以耐湿热性优异但柔软性容易不足、容易发生界面剥离的聚氧四亚甲基单元作为原料的情况相比,通过含有前述聚氧乙烯单元和聚氧丙烯单元,从而作为粘接剂的性能平衡变得优异。另外,聚氧乙烯单元和聚氧丙烯单元没必要存在于同一分子内,例如,可以将仅包含聚氧乙烯单元的多元醇和仅包含聚氧丙烯单元的多元醇组合使用,并与后述多异氰酸酯化合物(a2)发生反应。
[0017]作为前述包含聚氧乙烯单元和聚氧丙烯单元的多元醇,可列举出例如聚氧乙烯

聚氧丙烯共聚物等。作为聚氧乙烯

聚氧丙烯共聚物,从粘接性更优异的观点出发,优选为三官能以上的共聚物。另外,从用作粘接剂时对于基材的密合性、机械强度和耐湿热性的平衡优异的观点出发,聚氧乙烯中的氧乙烯单元的重复单元优选为2~10的范围。
[0018]从可获得能够形成具有优异粘接性和耐湿热性的固化物的固化性组合物的方面出发,前述包含聚氧乙烯单元和聚氧丙烯单元的多元醇中的聚氧乙烯单元与聚氧丙烯单元的质量比[(聚氧乙烯单元)/(聚氧丙烯单元)]优选为40/60~1/99的范围。
[0019]另外,作为前述包含聚氧乙烯单元和聚氧丙烯单元的多元醇,可以包含除聚氧乙烯、聚氧丙烯之外的单元(以下有时称为“其它单元”),作为前述其它单元,可列举出例如具有新戊二醇等脂肪族二元醇;甘油、三氧异丁烷、1,2,3

丁三醇、1,2,3

戊三醇、2

甲基

1,2,3

丙三醇、2

甲基

2,3,4

丁三醇、2

乙基

1,2,3

丁三醇、2,3,4

戊三醇、2,3,4

己三醇、4

丙基

3,4,5

庚三醇、2,4

二甲基

2,3,4

戊三醇、五甲基甘油、五甘油、1,2,4

丁三醇、1,2,4

戊三醇、三羟甲基丙烷等三元醇;赤藓糖醇、季戊四醇、1,2,3,4

戊四醇、2,3,4,5

己四醇、1,2,3,5

戊四醇、1,3,4,5

己四醇等四元醇;核糖醇、阿糖醇、木糖醇等五元醇;山梨醇、甘露醇、艾杜糖醇等六元醇等中的单独一种或多种作为重复单元的单元等。
[0020]进而,作为前述多元醇化合物(a1),从与基材的密合性更优异的观点出发,优选包含二~四官能成分,特别优选包含三官能成分。另外,作为多元醇(a1)的数均分子量,优选为1,000~5,000的范围,尤其是更优选为2,000~4,000的范围。
[0021]作为前述多异氰酸酯化合物(a2),优选为1分子中具有至少两个异氰酸酯基的化合物,从容易调整异氰酸酯预聚物(A)的分子量的观点出发,更优选为具有2~4个异氰酸酯基的化合物,特别优选为二异氰酸酯。
[0022]作为前述多异氰酸酯化合物(a2),可列举出例如丙烷

1,2

二异氰酸酯、2,3

二甲基丁烷

2,3

二异氰酸酯、2

甲基戊烷

2,4

二异氰酸酯、辛烷

3,6

二异氰酸酯、3,3

二硝
基戊烷

1,5

二异氰酸酯、辛烷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固化性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封端异氰酸酯预聚物(A)、环氧树脂(B)和固化剂(C),所述封端异氰酸酯预聚物(A)以多元醇化合物(a1)、多异氰酸酯化合物(a2)、封端化剂(a3)作为必须原料,所述封端化剂(a3)包含具有碳原子数为12个以上的烃基的酚化合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化性组合物,其中,所述多元醇化合物(a1)为聚醚多元醇。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固化性组合物,其中,所述多元醇化合物(a1)包含聚氧乙烯单元和聚氧丙烯单元。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化性组合物,其中,所述多元醇化合物(a1)为聚氧乙烯

聚氧丙烯共聚物。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化性组合物,其中,所述多异氰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泽亮介菅沼肇山崎刚
申请(专利权)人:DIC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