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升机空气循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15575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13 09: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直升机环境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直升机空气循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系统包括发动机、绝对压力调节器、关断阀、限流装置、制冷引气控制阀、组合散热器、风机、涡轮冷却器、冷凝器、高压水分离器、防冰引气控制阀、加温引气控制阀、空气分配阀、冷凝水喷管,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系统和方法可以保证发动机引气量由720kg/h降为450kg/h,节约37.5%的引气量,而制冷量提高了近25%;系统除水效率由65%提高至95%,使进入座舱内的空气不含液态冷凝水;加温控制快速响应,进舱最高温度可达80℃以上。上。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升机空气循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直升机环境控制
,具体涉及一种直升机空气循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当前直升机环控系统为简单式空气循环系统构型,该构型通过引用发动机P3级高温高压空气进行降温降压处理,输送适宜的空气到座舱内部,为直升机驾驶员和乘员提供良好的工作微环境。其原理描述:从发动机引入高温高压的空气,通过绝对压力调节器控制压力稳定在一定数值,通过文氏管进行限流,流量控制在720kg/h。高温高压气体分为三路进行处理,第一路通过组合散热器热边进行降温,然后进入涡轮进行膨胀降温到4℃;第二路进入组合散热器冷边出口处,引射环境空气,对组合散热器热边空气进行降温;第三路连接热路控制阀,通过热路控制阀调节流量后与第一路涡轮出口处的冷空气进行混合,控制混合后的温度在10℃~80℃,混合之后的空气进入低压水分离器后送入座舱内,调节座舱内环境温度。
[0003]存在的不足点:
[0004]a)该构型从发动机处引用720kg/h的引气,其中360kg/h进入座舱,剩余引气用于引射环境空气对组合散热器中的引气降温;发动机引气效率仅约50%,最大制冷和加温能力有限;
[0005]b)该构型在制冷工作时,除水效率最高仅有65%,除水效果不佳,影响制冷效果。同时极端高温高湿环境中,制冷工作时,系统出口易有液态冷凝水进入座舱;
[0006]c)该构型在加温工作时,加温温度控制反应慢,在高空低温环境中进舱空气温度最高仅60℃,未能达到快速加温效果。
>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提出一种直升机空气循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用于解决
技术介绍
存在的问题。
[0008]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
[0009]一种直升机空气循环系统,包括发动机1,还包括绝对压力调节器、关断阀2、限流装置3、制冷引气控制阀4、组合散热器5、风机6、涡轮冷却器7、冷凝器8、高压水分离器9、防冰引气控制阀10、加温引气控制阀11、空气分配阀12、冷凝水喷管18;
[0010]发动机1与所述的绝对压力调节器入口端连接,所述的绝对压力调节器出口端与关断阀2、限流装置3依次连接,所述的限流装置3出口端分别与制冷引气控制阀4、防冰引气控制阀10、加温引气控制阀11入口端连接;
[0011]所述的制冷引气控制阀4出口端与组合散热器5入口端连接,组合散热器5出口端与冷凝器8入口端连接;所述的冷凝器8热气出口端与高压水分离器9入口端连接,高压水分离器9出气端与涡轮冷却器7连接,高压水分离器9排水端与冷凝水喷管18连接,冷凝水喷管
18正对所述的组合散热器5;
[0012]所述的防冰引气控制阀10出口端与涡轮冷却器7的防冰腔连接,涡轮冷却器7的防冰腔与冷凝器8入口端连接;所述的涡轮冷却器7与风机6连接,涡轮冷却器7对风机6做功;
[0013]所述的加温引气控制阀11出口端与冷凝器8冷气出口端连接,所述的冷凝器8冷气出口端与空气分配阀12连接。
[0014]进一步,在组合散热器5与冷凝器8的连接管路上设有中温温度传感器15。
[0015]进一步,在关断阀2与限流装置3之间的连接管路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13、引气温度传感器14。
[0016]进一步,在高压水分离器9出气端与涡轮冷却器7的连接管路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13、中温温度传感器15。
[0017]进一步,在涡轮冷却器7与风机6的连接管路上设置转速传感器16。
[0018]进一步,在冷凝器8冷气出口端与空气分配阀12的连接管路上设置中温温度传感器15和温度继电器17。
[0019]直升机空气循环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座舱制冷控制方法、座舱加温控制方法以及防冰控制方法。
[0020]进一步,所述的座舱制冷控制方法为:全开制冷引气控制阀4,一路气体通过制冷引气控制阀4后进入组合散热器5,在组合散热器5热边进行降温,打开防冰引气控制阀10开度,另一路气体通过冷却器7的防冰腔进入到冷凝器8,通过控制防冰引气控制阀10开度,控制防冰腔的温度为4℃,关闭加温引气控制阀11,组合散热器5出口的气体与冷却器7的防冰腔出口的气体混合进入冷凝器8进行再次降温,混合后的空气由空气分配阀12分配至舱内;实现系统最大制冷控制,混合后的空气由空气分配阀12分配至舱内;
[0021]当系统设置温度高于实际温度时,打开加温引气控制阀11,微调加温引气控制阀11的开度,控制送风温度。
[0022]进一步,所述的座舱加温控制方法为:开制冷引气控制阀4,一路气体通过制冷引气控制阀4后进入组合散热器5,在组合散热器5热边进行降温,打开防冰引气控制阀10开度,另一路气体通过冷却器7的防冰腔进入到冷凝器8,通过控制防冰引气控制阀10开度,控制防冰腔的温度为4℃,持续打开加温引气控制阀11,进舱温度逐渐升高,当加温引气控制阀11全开状态,实际进舱温度仍低于设置温度时,逐渐关小制冷引气控制阀4的开度,控制送风温度。
[0023]进一步,所述的防冰控制方法为:
[0024]打开防冰引气控制阀10,气体通过防冰引气控制阀10进入涡轮冷却器7出口防冰腔内,通过采集涡轮冷却器7防冰腔的温度,微调防冰引气控制阀10开度,控制混合气体温度为4℃防止冷凝器8冷边入口结冰造成冰堵。
[002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直升机空气循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0026]a)座舱制冷功能:全开制冷引气控制阀4、调节防冰引气控制阀10开度,控制防冰腔温度为4℃,关闭加温引气控制阀11,实现系统最大制冷能力,当系统设置温度高于实际温度时,打开加温引气控制阀11,微调加温引气控制阀11的开度,控制送风温度。
[0027]b)座舱加温功能:全开制冷引气控制阀4、调节防冰引气控制阀10开度,控制防冰
腔温度为4℃,持续打开加温引气控制阀11,进舱温度逐渐升高,当加温引气控制阀11全开状态,实际进舱温度仍低于设置温度时,逐渐关小制冷引气控制阀4的开度,控制送风温度。
[0028]c)防冰功能:通过采集涡轮冷却器7防冰腔的温度,微调防冰引气控制阀10开度,控制混合温度为4℃,实现防冰功能。
[0029]综上,本专利技术的系统和方法可以保证发动机引气量由720kg/h降为450kg/h,节约37.5%的引气量,而制冷量提高了近25%;系统除水效率由65%提高至95%,使进入座舱内的空气不含液态冷凝水;加温控制快速响应,进舱最高温度可达80℃以上。
附图说明
[0030]图1为空气循环系统舱制冷控制原理图;
[0031]图2为空气循环系统座舱加温控制原理图;
[0032]其中,1发动机,2关断阀,3限流装置,4制冷引气控制阀,5组合散热器,6风机,7涡轮冷却器,8冷凝器,9高压水分离器,10防冰引气控制阀,11加温引气控制阀,12空气分配阀,13引气压力传感器,14引气温度传感器,15中温温度传感器,16转速传感器,1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升机空气循环系统,包括发动机(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绝对压力调节器、关断阀(2)、限流装置(3)、制冷引气控制阀(4)、组合散热器(5)、风机(6)、涡轮冷却器(7)、冷凝器(8)、高压水分离器(9)、防冰引气控制阀(10)、加温引气控制阀(11)、空气分配阀(12)、冷凝水喷管(18);发动机(1)与所述的绝对压力调节器入口端连接,所述的绝对压力调节器出口端与关断阀(2)、限流装置(3)依次连接,所述的限流装置(3)出口端分别与制冷引气控制阀(4)、防冰引气控制阀(10)、加温引气控制阀(11)入口端连接;所述的制冷引气控制阀(4)出口端与组合散热器(5)入口端连接,组合散热器(5)出口端与冷凝器(8)入口端连接;所述的冷凝器(8)热气出口端与高压水分离器(9)入口端连接,高压水分离器(9)出气端与涡轮冷却器(7)连接,高压水分离器(9)排水端与冷凝水喷管(18)连接,冷凝水喷管(18)正对所述的组合散热器(5);所述的防冰引气控制阀(10)出口端与涡轮冷却器(7)的防冰腔连接,涡轮冷却器(7)的防冰腔与冷凝器(8)入口端连接;所述的涡轮冷却器(7)与风机(6)连接,涡轮冷却器(7)对风机(6)做功;所述的加温引气控制阀(11)出口端与冷凝器(8)冷气出口端连接,所述的冷凝器(8)冷气出口端与空气分配阀(12)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升机空气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组合散热器(5)与冷凝器(8)的连接管路上设有中温温度传感器(1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升机空气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关断阀(2)与限流装置(3)之间的连接管路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13)、引气温度传感器(1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升机空气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在高压水分离器(9)出气端与涡轮冷却器(7)的连接管路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13)、中温温度传感器(1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升机空气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涡轮冷却器(7)与风机(6)的连接管路上设置转速传感器(16)。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升机空气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志平罗平根陈甲朋蔡萧遥邓波陈政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