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蔬菜秸秆还田后生产富硒蔬菜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15445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13 09: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蔬菜秸秆还田后生产富硒蔬菜的方法,属于农业技术领域,所述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前茬蔬菜富硒化处理、前茬蔬菜秸秆原位还田、后茬蔬菜种植;所述前茬蔬菜富硒化处理,在前茬蔬菜的最后一批果实采收前向叶面喷施二氧化氯水溶液,不再进行抹杈处理,任植株上的腋芽萌发生长,最后一批果实采收完毕后,向前茬蔬菜叶面均匀喷施氨基寡糖素水剂,喷施结束后向前茬蔬菜叶面均匀喷施亚硒酸钠水溶液,喷施结束后进行正常管理,然后关闭日光温室通风口密闭处理,密闭结束后放风排气,移除吊秧绳和地膜,得到前茬蔬菜秸秆;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精准控制土壤补硒用量,以及提高土壤补硒后硒的有效利用率的目的。壤补硒后硒的有效利用率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蔬菜秸秆还田后生产富硒蔬菜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
,涉及一种蔬菜秸秆还田后生产富硒蔬菜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作为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之一的硒,富硒蔬菜的生产是补充人体所需元素的有效途径。我国多数地区都存在土壤缺硒现象,要使蔬菜中含硒元素在土壤中得到充分利用,很难满足这一要求,因此,必须采用人工施肥的方法,生产含硒蔬菜。通常采用土壤直接施硒、叶面施硒等方法来提高蔬菜的硒含量。
[0003]基施富硒肥是直接向土壤中撒施硒源的施肥方式,虽然能持久解决硒问题,但是因投资高、易污染环境,在生产应用方面有一定局限性。富硒过程中忽略靶标信息,土壤直接施硒,大量的硒元素随作物浇水流失,造成环境污染;硒肥用量难以准确控制,过多会产生毒害作用,过少则不能起到富硒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蔬菜秸秆还田后生产富硒蔬菜的方法,能够实现精准控制土壤补硒用量,以及提高土壤补硒后硒的有效利用率的目的。
[0005]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蔬菜秸秆还田后生产富硒蔬菜的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前茬蔬菜富硒化处理、前茬蔬菜秸秆原位还田、后茬蔬菜种植。
[0006]所述前茬蔬菜富硒化处理,在前茬蔬菜的最后一批果实采收前10

15天向叶面喷施二氧化氯水溶液,不再进行抹杈处理,任植株上的腋芽萌发生长,最后一批果实采收完毕后,向前茬蔬菜叶面均匀喷施氨基寡糖素水剂,喷施结束后24
/>36h内向前茬蔬菜叶面均匀喷施亚硒酸钠水溶液,喷施结束后进行正常管理,然后关闭日光温室通风口密闭处理,密闭结束后放风排气,移除吊秧绳和地膜,得到前茬蔬菜秸秆;所述前茬蔬菜为日光温室种植;所述前茬蔬菜为茄科作物或葫芦科蔬菜作物中的一种;所述二氧化氯水溶液的浓度为2

4μg/kg,667m2用量为30kg;所述氨基寡糖素水剂为5%氨基寡糖素水剂的400

500倍液,667m2用量为30kg;所述亚硒酸钠水溶液的浓度为0.5

0.6%,667m2用量为30kg;所述正常管理的时间为7

9天;所述密闭处理的时间为2

3天,密闭处理期间室内白天温度为70

80℃;所述前茬蔬菜秸秆原位还田,将前茬蔬菜秸秆切碎、灭茬后,向切碎的前茬蔬菜秸秆上均匀撒施尿素、秸秆腐熟菌剂,撒施结束后进行土壤耕翻、浇水、覆膜,然后密闭日光温室进行闷棚处理后,进行散湿透气、二次旋耕,得到处理后的农田;所述尿素的667m2用量为3

3.5kg;所述秸秆腐熟菌剂的667m2用量为6kg;所述秸秆腐熟菌剂含有包括分解秸秆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菌种,其中,活
菌有效计数≥2.0
×
109个/mL,质量符合GB 20287

2006的要求;所述土壤耕翻时翻耕土壤深度为25

30cm;所述闷棚处理的时间为10

12天;所述散湿透气的时间为11

12天;所述二次旋耕时旋耕土壤深度为25

30cm;所述后茬蔬菜种植,在处理后的农田上按常规种植蔬菜。
[000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蔬菜秸秆还田后生产富硒蔬菜的方法,通过前茬蔬菜秸秆原位还田,从而介导补充土壤硒元素,补硒后硒的利用率高,有利于后茬蔬菜富硒,生产富硒蔬菜;(2)本专利技术蔬菜秸秆还田后生产富硒蔬菜的方法,能够精确对靶变量施入硒元素,目标性更强,富硒效果更好,有利于减少无机硒的使用量,降低对环境的负影响;(3)本专利技术蔬菜秸秆还田后生产富硒蔬菜的方法,能够在对蔬菜产量不造成影响的同时,提高蔬菜中有机硒的含量,将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用于富硒番茄的生产中,番茄的667m2产量能够达到8952.5kg,果实成熟后果实中有机硒含量为0.125mg/kg;将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用于富硒辣椒的生产中,辣椒的667m2产量能够达到6825.2kg,果实成熟后果实中有机硒含量为0.148mg/kg。
具体实施方式
[0008]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09]实施例1本实施例中前茬黄瓜的品种为津优35号。
[0010]一种蔬菜秸秆还田后生产富硒蔬菜的方法,具体为:1.前茬黄瓜富硒化处理日光温室内前茬黄瓜最后一批果实采收前15天向叶面喷施浓度为2μg/kg的二氧化氯水溶液,667m2喷施30kg,不再进行抹杈处理,任植株上的腋芽萌发生长,最后一批果实采收完毕,按以下顺序进行富硒化处理操作:(1)黄瓜叶面先均匀喷施5%氨基寡糖素水剂500倍水溶液,667m2用量为30kg,喷施5%氨基寡糖素水剂500倍水溶液后第24h开始向黄瓜叶面再均匀喷施0.5%的亚硒酸钠水溶液,667m2用量为30kg,亚硒酸钠水溶液喷施结束时的时间点不超过喷施5%氨基寡糖素水剂500倍水溶液后的第36h;(2)喷施亚硒酸钠水溶液后按黄瓜日常管理方法进行正常管理7天,之后关闭日光温室通风口;(3)密闭日光温室3天,室内白天温度维持70℃,之后放风排气;(4)解下吊秧绳并移除,揭除前茬黄瓜覆盖在地表的非生物可降解地膜。
[0011]2.前茬黄瓜秸秆原位还田(1)用蔬菜秸秆还田机将黄瓜秸秆切碎、灭茬;(2)在切碎的黄瓜秸秆上均匀撒施尿素,667m2用量为3kg,然后立刻撒施秸秆腐熟菌剂,667m2用量为6kg;所述秸秆腐熟菌剂的生产厂家为北京科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其中含有包括分解
秸秆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菌种,活菌有效计数≥2.0
×
109个/mL,质量符合GB 20287

2006的要求;(3)土壤耕翻,撒施秸秆腐熟菌剂后立即用旋耕机翻耕土壤25cm,使黄瓜秸秆、尿素、秸秆腐熟菌剂与土壤混匀;(4)翻耕土壤后,浇透水,覆盖地膜,密闭日光温室,闷棚处理10天;(5)揭膜散湿透气,散湿透气11天后二次旋耕,深度25cm。
[0012]3.后茬番茄种植二次旋耕后种植番茄,种植品种为瑞德纽曼。
[0013]对比例1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减少前茬黄瓜富硒化处理,按常规秸秆原位还田方法进行前茬黄瓜秸秆还田,还田后再种植番茄,具体为:1.前置处理(1)前茬黄瓜采摘完毕后,关闭日光温室通风口;(2)密闭日光温室3天,室内白天温度维持70℃,之后放风排气;(3)解下吊秧绳并移除,揭除前茬黄瓜覆盖在地表的非生物可降解地膜。
[0014]2.前茬黄瓜秸秆原位还田(1)用蔬菜秸秆还田机将黄瓜秸秆切碎、灭茬;(2)在切碎的黄瓜秸秆上均匀撒施尿素,667m2用量为3kg,然后立刻撒施秸秆腐熟菌剂,667m2用量为6kg;所述秸秆腐熟菌剂的生产厂家为北京科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其中含有包括分解秸秆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菌种,活菌有效计数≥2.0
×
109个/mL,质量符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蔬菜秸秆还田后生产富硒蔬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骤组成:前茬蔬菜富硒化处理、前茬蔬菜秸秆原位还田、后茬蔬菜种植;所述前茬蔬菜富硒化处理,在前茬蔬菜的最后一批果实采收前10

15天向叶面喷施二氧化氯水溶液,不再进行抹杈处理,任植株上的腋芽萌发生长,最后一批果实采收完毕后,向前茬蔬菜叶面均匀喷施氨基寡糖素水剂,喷施结束后24

36h内向前茬蔬菜叶面均匀喷施亚硒酸钠水溶液,喷施结束后进行正常管理,然后关闭日光温室通风口密闭处理,密闭结束后放风排气,移除吊秧绳和地膜,得到前茬蔬菜秸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蔬菜秸秆还田后生产富硒蔬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茬蔬菜为日光温室种植;所述前茬蔬菜为茄科作物或葫芦科蔬菜作物中的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蔬菜秸秆还田后生产富硒蔬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氯水溶液的浓度为2

4μg/kg,667m2用量为30kg;所述氨基寡糖素水剂为5%氨基寡糖素水剂的400

500倍液,667m2用量为30kg;所述亚硒酸钠水溶液的浓度为0.5

0.6%,667m2用量为30kg。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蔬菜秸秆还田后生产富硒蔬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常管理的时间为7

9天;所述密闭处理的时间为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莹莹夏海波赵小宁田素波周帅辛晓菲王鲲霆张忠义胡永军
申请(专利权)人: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