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田种植水果凤梨防裂和提质增效的管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10092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9: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植物栽培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大田种植水果凤梨防裂和提质增效的管控方法,主要包括以下苗期控肥、调控凤梨植株从营养生长转为生殖生长;催花技术实施过程的天气、气温、时间点关键要素的选择与把控;防裂果提高商品果的品质,降低畸形果出现机率等多个精准技术环节;从种植管理前端苗期施肥管控,到苗期营养生长转化为催花期至生殖生长,到最后果实品质管控,符合热带水果凤梨生长规律的每一个关键环节,对时间点的把控和管理措施的数据化、精细化实施,都有精准的技术要点,便与操作精准实施。操作精准实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田种植水果凤梨防裂和提质增效的管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是植物栽培
,具体涉及一种大田种植水果凤梨防裂和提质增效的管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凤梨又称菠萝,是四大热带特色水果之首,以香味浓厚独特,口感酸甜适度,产量大,中国绝大多数地处非热带气候区,凤梨填补每年1-5月份北方水果缺少期,而成为深受消费欢迎的高端热带水果,有着较高的经济价值;但水果凤梨种植,因受高温、干旱胁迫、夏季台风、暴雨,冬季低温等恶劣自然条件影响,对凤梨水果品质、产量影响较大,容易出现裂果、畸形果、水心果等影响果品品质,出现苗期管理不当、裂杆、冷害、催花技术导致不出果等严重影响产量,种植经济效益受气候和人为技术因素影响而忽高忽低极不稳定,种植技术的要求较高,因而开发一种提高凤梨品质、防裂果、防裂杆、增产增效、有利于规范花、精细化种植管理的一种大田种植水果凤梨防裂和提质增效的管控方法,对于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生产,提高经济价值,增强凤梨品质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大田种植水果凤梨防裂和提质增效的管控方法,可以实现大田种植水果凤梨防裂果、防裂杆、提高果品品质、提高优质商品果产量,增加经济效益的专利技术效果。
[0004]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大田种植水果凤梨防裂和提质增效的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凤梨苗期营养生长的管控:

种植前以N:P:K比为17:17:17每亩50kg和以发酵动物粪便为主的农家有机肥300kg/亩施以底肥;

第一次追施水肥,定植后30天见凤梨苗根部有部分须根生出时,进行水肥一体化灌根,实施第一次追肥,尿素按2%的比例,矿源性黄腐酸钾5

的比例复配制成水肥溶液,每株150ml灌根施肥;
③ꢀ
第二次追施水肥,第一次追肥结束后20天,以尿素按3%的配比和N:P:K比为17:17:17的水溶性复合肥按5%的比例复配,制成水肥溶液每株灌根200ml,进行第二次灌根施肥;

第三次追施水肥,第二次施肥结束25天进行,以N:P:K比为17:17:17的水溶性复合肥按5%的比例和包含Mg:B:Zn:Fe比为120:5:5:10的多种元素水溶肥以2%的比例复配制成水肥溶液,每株灌根200ml,进行第三次灌根施肥;S2 催花前长势调节和花期准备:第三次灌根施肥结束后20天,观测凤梨植株生长出25片以上叶子时,矮壮素以2.5

的配比浓度与硼元素含量为15%的流体硼肥以2

的配比浓度复配溶液,选择气温在20℃至25℃范围条件时、无雨、无强光照射的傍晚进行叶面喷雾,正反叶面见湿为宜;S3 催花实施:在S2叶面喷施结束20天后开始实施催花,催花采用饱和电石溶液200ml/株灌心处理,每隔1天进行一次,共进行三遍;或者用45%含量的乙烯利配制500倍的
水溶液200ml/株灌心处理一次;催花过程的天气、气温、时间点的选择与管控是技术关键要点,催花实施条件须在无雨、无强光照、气温控制在18℃至26℃的范围条件傍晚或夜间进行;S4促花、增产、防畸形果预处理管控:催花完成35天后,见凤梨苗心变红分化出凤梨花序出现,选择阴天或晚上无光照、气温在26℃下的天气条件,包含Ca:Mg:Zn:B:Fe比为10:15:5:5:10含量的多种元素水溶肥以3

的浓度比和含量为3%的赤霉素酸按1500倍的浓度比复配制成水溶液,进行叶面喷雾,用于减少畸形果、增大果实、提高产量、饱满果型;S5促果形、提品质、防裂杆、防裂果管控:S4实施结束60天,磷酸二氢钾以2

的浓度比和包含Ca:Mg:Zn:B:Fe比为10:15:5:5:10含量的多种元素水溶肥以3

的浓度比复配制成溶液,进行果实喷雾,以果实、冠芽、果柄花序梗,全面均匀喷湿为准;S6防虫、防果实晒伤与采收管控:S5实施结束20天后进行,磷酸二氢钾以1.5

的浓度比和含量25%的噻虫嗪以3000倍的配比复配制成水溶液,进行果面喷雾用来防治凤梨果实蚧壳虫和提高果色亮度,然后用专用果实防晒袋罩套果实、露出果实冠芽,30天前后观测果实果眼2/3部分开目,果实切开果肉微黄,糖度测试达17度时,进行采收。
[0005]本专利技术方法各步骤关键技术点指出如下:S1精准的指出了苗期生长底肥用量种类和三次追施肥时间点、用肥种类、用量和实施方法。S2是现有凤梨种植技术中缺乏的重要技术要点,控制苗长势是为花期转化准备采取的必要措施,并指出精准的实施条件,用药用肥种类和执行数据,是确保果实大小致,降低残次果小果率,降低出现裂果、水心果机率的生长期准备,为催花步骤实施打下基础。S3催花是凤梨现有种植技术中最难掌控的关键技术,本方法明确了精准实施时间、实施方式、重要的外部天气条件影响管控。催花采取的试剂,其配比浓度严格受外部气温和天气条件影响。S4和S5两步骤是提高品质、增产增效的最为重要的步骤,本方法精准了实施时间节点和实施条件,实施技术的标准数据,克服了现有技术实施模糊性和随意性导致结果的不确定性。
[000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采取从种植管理前端苗期施肥管控,到苗期营养生长转化为催花期至生殖生长,到最后果实品质管控,符合热带水果凤梨生长规律的每一个关键环节,对时间点的把控和管理措施的数据化精细化实施,都有精准的技术要点,精准实施便与操作;本方法实施简单,便于规范操作,出花率高达97%以上,减少小果次果出现率,优质商品果提高产量20%以上,有效降低畸形果的出现85%以上机率,降低裂杆、裂果90%以上的机率,生产出凤梨水果果形饱满,果色鲜亮,甜度和口感比传统方法有大幅度提高。
具体实施方式
[0007]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并不仅局限于实例,其要求保护的范围记载于权利要求的权项中。
实施例1
[0008]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大田种植水果凤梨防裂和提质增效的管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凤梨苗期营养生长的管控:

种植前以N:P:K比为17:17:17每亩50kg和以发酵
动物粪便为主的农家有机肥300kg/亩施以底肥;

第一次追施水肥,定植后30天见凤梨苗根部有部分须根生出时,进行水肥一体化灌根,实施第一次追肥,尿素按2%的比例,矿源性黄腐酸钾5

的比例复配制成水肥溶液,每株150ml灌根施肥;

第二次追施水肥,第一次追肥结束后20天,以尿素按3%的配比和N:P:K比为17:17:17的水溶性复合肥按5%的比例复配,制成水肥溶液每株灌根200ml,进行第二次灌根施肥;

第三次追施水肥,第二次施肥结束25天进行,以N:P:K比为17:17:17的水溶性复合肥按5%的比例和包含Mg:B:Zn:Fe比为120:5:5:10的多种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田种植水果凤梨防裂和提质增效的管控方法,其具体实施特征包括以下步骤:S1凤梨苗期营养生长的管控:

种植前以N:P:K比为17:17:17每亩50kg和以发酵动物粪便为主的农家有机肥300kg/亩施以底肥;

第一次追施水肥,定植后30天见凤梨苗根部有部分须根生出时,进行水肥一体化灌根,实施第一次追肥,尿素按2%的比例,矿源性黄腐酸钾5

的比例复配制成水肥溶液,每株150ml灌根施肥;

第二次追施水肥,第一次追肥结束后20天,以尿素按3%的配比和N:P:K比为17:17:17的水溶性复合肥按5%的比例复配,制成水肥溶液每株灌根200ml,进行第二次灌根施肥;

第三次追施水肥,第二次施肥结束25天进行,以N:P:K比为17:17:17的水溶性复合肥按5%的比例和包含Mg:B:Zn:Fe比为120:5:5:10的多种元素水溶肥以2%的比例复配制成水肥溶液,每株灌根200ml,进行第三次灌根施肥;S2催花前长势调节和花期准备:第三次灌根施肥结束后20天,观测凤梨植株生长出25片以上叶子时,矮壮素以2.5

的配比浓度与硼元素含量为15%的流体硼肥以2

的配比浓度复配溶液,选择气温在20℃至25℃范围条件时、无雨、无强光照射的傍晚进行叶面喷雾,正反叶面见湿为宜;S3催花实施:在S2叶面喷施结束20天后开始实施催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军备刘蕴李哲萱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伯特生态休闲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