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尹支清专利>正文

一种应用于各种藓、疱的灭菌消炎止痒药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15399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13 09: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各种藓、疱的灭菌消炎止痒药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下列组分:清热解毒剂30至50份、止痒剂20至30份、解毒止痛剂30至35份,所述清热解毒剂的成分由白鲜皮和苦参组成,其按重量份数计:白鲜皮50至70份、苦参30至50份,所述止痒剂的成分由蛇床子和地肤子组成,其按重量份数计:蛇床子50至70份、地肤子30至50份,所述解毒止痛剂的成分由凤仙花和百部组成。该应用于各种藓、疱的灭菌消炎止痒药及其制备方法,采用草本植物加工而成,副作用小,见效果块,不易复发,从而不易出现依赖性,且无需搭配内服药物,故而大幅降低了用户的治疗负担,进一步降低了药物对人体的伤害,实用性较强。性较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各种藓、疱的灭菌消炎止痒药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
,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各种藓、疱的灭菌消炎止痒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皮肤癣病是由于皮肤癣菌感染导致的一类皮肤病。导致该病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说感染原因,还有就是平时不注意卫生,日常中如果清洁的皮肤过度,也会导致皮肤出现损伤等现象,从而也会引起皮肤癣病。最后一个原因就是患者的抵抗力过差导致的。
[0003]而目前的皮肤疱疹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带状疱疹,它是由水痘

带状疱疹病毒复发感染所导致的,一般这种病毒在年幼的时候会感染,感染所得的是水痘,水痘愈合后病毒在神经节潜伏,当免疫力再次下降的时候,病毒会再次活跃传导致周围神经,引起周围神经的炎症,导致皮肤起红斑、水疱,最主要的症状就是疼痛。
[0004]目前人们针对皮肤癣和皮肤疱疹的主要治疗手段是通过具有灭菌消炎效果的止痒药对患处进行涂抹,可目前市售治疗皮肤病的药物,主要是西药成份,由于其副作用较大,长期使用易产生依赖性,并且见效较慢,易于复发,所以许多患者在使用外用药的同时,还需需口服药物,这会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也进一步增加了药物对人体的伤害,实用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各种藓、疱的灭菌消炎止痒药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各种藓、疱的灭菌消炎止痒药,包括下列组分:清热解毒剂30至50份、止痒剂20至30份、解毒止痛剂30至35份;
[0007]所述清热解毒剂的成分由白鲜皮和苦参组成,其按重量份数计:白鲜皮50至70份、苦参30至50份;
[0008]所述止痒剂的成分由蛇床子和地肤子组成,其按重量份数计:蛇床子50至70份、地肤子30至50份;
[0009]所述解毒止痛剂的成分由凤仙花和百部组成,其按重量份数计:凤仙花40至60份、百部40至60份。
[0010]优选的,所述白鲜皮50份、苦参50份,所述蛇床子50份、地肤子50份,所述凤仙花40份、百部60份。
[0011]优选的,所述白鲜皮60份、苦参40份,所述蛇床子60份、地肤子40份,所述凤仙花50份、百部50份。
[0012]优选的,所述白鲜皮70份、苦参40份,所述蛇床子70份、地肤子30份,所述凤仙花60份、百部40份。
[0013]一种灭菌消炎止痒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4]S1、原料清洗
[0015]通过清洗机对白鲜皮、苦参、蛇床子、地肤子、凤仙花、百部进行清洗,清洗时间设置为15

20min,清洗完成后取出沥水备用;
[0016]S2、原料预处理
[0017]通过烘干机对对白鲜皮、苦参、蛇床子、地肤子、凤仙花、百部进行烘干,使其干燥,以备用;
[0018]S3、清热解毒剂处理
[0019]通过将白鲜皮和苦参加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并设定粉碎时间为15

25分钟,转速为3000

4000r/min,得到组分A以备用;
[0020]S4、止痒剂处理
[0021]通过将蛇床子和地肤子加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并设定粉碎时间为20

25分钟,转速为3000

3500r/min,得到组分A以备用;
[0022]S5、解毒止痛剂处理
[0023]通过将凤仙花和百部加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并设定粉碎时间为15

25分钟,转速为2500

4000r/min,得到组分C以备用;
[0024]S6、熬煮加工
[0025]通过三台药物熬煮设备分别对组分A、组分B、组分C进行熬煮加工,其中组分A加工时加入为其重量3倍的去离子水,组分B加工时加入为其重量1.5倍的去离子水,组分C加工时加入为其重量2倍的去离子水,而后分别得到药液A、药液B、药液C以备用;
[0026]S7、混合加工
[0027]将药液A、药液B、药液C一同加入搅拌设备,通过搅拌加工设备对药液A、药液B、药液C进行混合搅拌,从而使其充分的混合,即可完成对于灭菌消炎止痒药的制备。
[0028]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应用于各种藓、疱的灭菌消炎止痒药及其制备方法,得益于白鲜皮、苦参、蛇床子、地肤子、凤仙花、百部的添加,通过具有清热解毒性能的白鲜皮和苦参、具有止痒性能的蛇床子和地肤子以及具有解毒止痛性能的凤仙花和百部,实现了针对患者皮肤癣和皮肤疱疹的治疗,其组分简单,采用草本植物加工而成,副作用小,见效果块,不易复发,从而不易出现依赖性,且无需搭配内服药物,故而大幅降低了用户的治疗负担,进一步降低了药物对人体的伤害,实用性较强。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0]实施例一
[003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各种藓、疱的灭菌消炎止痒药,包括下列组分:清热解毒剂30份、止痒剂20份、解毒止痛剂30份,所述清热解毒剂的成分由白鲜皮和苦参组成,其按重量份数计:白鲜皮50至70份、苦参30至50份,所述止痒剂的成分由蛇床子和地肤子组成,其按重量份数计:蛇床子50至70份、地肤子30至50份,所述解毒止痛剂的成分由凤仙花和百
部组成,其按重量份数计:凤仙花40至60份、百部40至60份,通过具有清热解毒性能的白鲜皮和苦参、具有止痒性能的蛇床子和地肤子以及具有解毒止痛性能的凤仙花和百部,实现了针对患者皮肤癣和皮肤疱疹的治疗,其组分简单,采用草本植物加工而成,副作用小,见效果块,不易复发,从而不易出现依赖性,且无需搭配内服药物,故而大幅降低了用户的治疗负担,进一步降低了药物对人体的伤害,实用性较强。
[0032]具体的,所述白鲜皮50份、苦参50份,所述蛇床子50份、地肤子50份,所述凤仙花40份、百部60份。
[0033]一种灭菌消炎止痒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4]S1、原料清洗
[0035]通过清洗机对白鲜皮、苦参、蛇床子、地肤子、凤仙花、百部进行清洗,清洗时间设置为15min,清洗完成后取出沥水备用;
[0036]S2、原料预处理
[0037]通过烘干机对对白鲜皮、苦参、蛇床子、地肤子、凤仙花、百部进行烘干,使其干燥,以备用;
[0038]S3、清热解毒剂处理
[0039]通过将白鲜皮和苦参加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并设定粉碎时间为15分钟,转速为3000r/min,得到组分A以备用;
[0040]S4、止痒剂处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各种藓、疱的灭菌消炎止痒药,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组分:清热解毒剂30至50份、止痒剂20至30份、解毒止痛剂30至35份;所述清热解毒剂的成分由白鲜皮和苦参组成,其按重量份数计:白鲜皮50至70份、苦参30至50份;所述止痒剂的成分由蛇床子和地肤子组成,其按重量份数计:蛇床子50至70份、地肤子30至50份;所述解毒止痛剂的成分由凤仙花和百部组成,其按重量份数计:凤仙花40至60份、百部40至6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各种藓、疱的灭菌消炎止痒药,其特征在于:所述白鲜皮50份、苦参50份,所述蛇床子50份、地肤子50份,所述凤仙花40份、百部60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各种藓、疱的灭菌消炎止痒药,其特征在于:所述白鲜皮60份、苦参40份,所述蛇床子60份、地肤子40份,所述凤仙花50份、百部50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各种藓、疱的灭菌消炎止痒药,其特征在于:所述白鲜皮70份、苦参40份,所述蛇床子70份、地肤子30份,所述凤仙花60份、百部40份。5.一种灭菌消炎止痒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原料清洗通过清洗机对白鲜皮、苦参、蛇床子、地肤子、凤仙花、百部进行清洗,清洗时间设置为15

20min,清洗完成后取出沥水备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支清
申请(专利权)人:尹支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