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果树病虫害防治打孔注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15381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13 09: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病虫害防治领域的一种果树病虫害防治打孔注药装置,包括手持部,手持部上安装有打孔部和注射部,手持部上还安装有消毒组件,消毒组件包括中转箱、第一活塞、连接杆、进液单向阀、消毒水箱、出液单向阀、进气单向阀和出气单向阀。利用打孔部对果树进行打孔,打孔过程中注射部对果树注入药液,在打孔部和注射部进行打孔注射的过程中,利用手持部与果树之间的距离变化,使第一活塞在中转箱内左右移动,在此过程中,中转箱自动吸入消毒水箱中的消毒液再将消毒液喷出至打孔部及果树伤口处,对打孔部及果树伤口进行消毒,避免了果树伤口腐烂和交叉感染,对果树造成伤害,同时能够根据打孔深度的不同调节药液及消毒液的使用量。的使用量。的使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果树病虫害防治打孔注药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病虫害防治领域,具体是一种果树病虫害防治打孔注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对于树干病害虫的防治,一般采用喷雾器对树干进行喷药防治,由于病原菌、害虫的幼虫及虫卵常隐藏在木质部或皮层下,药液不容易发挥作用,防治效果很差;另外喷药防治时果实也残留大量农药,危害人类身体健康,而且药液浪费严重、污染面积大,影响生态环境;因此在不适宜喷药的条件下,可以对树干进行打孔,然后将药液注入孔中,从而达到防治病虫害和保护林木的目的。现有技术在钻头内设置中心孔,注射器针头置于中心孔内,钻头与注射器针头具有共同的开孔,打孔时注射器针头极易被木屑阻塞,无法达到使用针头注射药液的目的。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07836262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果树病虫害防治打孔注药装置,包括:针管、手柄、连接管和注射器;针管为中空圆柱形,且针管外侧设有螺纹,螺纹凹陷处设置出液孔;针管包括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第一端口设有封闭的圆锥形针头,第二端口横截面上固定连接至少两个伸长杆,伸长杆远离第二端口的一端固定安装旋转块,连接管的一端插接于第二端口,连接管的另一端连接注射器;针管侧壁靠近第二端口处垂直设置手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简易的果树病虫害防治打孔注药装置,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既能完成打孔注药,又不会堵塞注射器针头,同时节约了用药量,利用植物的内吸性质,防虫效果明显,还能有效地减少环境污染。
[0004]尽管上述装置具有多个优点,但使用过程中亦出现了缺憾。即:该装置对果树进行打孔注药后,需要人工再次对果树的伤口和注射器进行消毒,耗时耗力;此外,由于劳作人员工作量大,实际工作中极易忽略或忘记对果树伤口和注射器的消毒步骤,甚至部分人员为了减小工作量,刻意省略为果树伤口和注射器消毒这一重要环节,其结果多表现为果树伤口腐烂和树体交叉感染等问题。因此,实际生产中亟需研发一种适用于果树病虫害防治打孔注药装置,以实现减小工作量、降低树体交叉感染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果树病虫害防治打孔注药装置,实现自动对打孔注药后的果树伤口和注射器进行消毒,避免注药伤口腐烂和树体交叉感染对果树造成伤害和潜在风险。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果树病虫害防治打孔注药装置,包括手持部,手持部上安装有打孔部和注射部,打孔部与注射部连通,手持部上还安装有消毒组件,消毒组件包括中转箱,中转箱内滑动配合有第一活塞,第一活塞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贯穿中转箱一侧并与中转箱滑动配合,第一活塞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中转箱上设有入水口和出水口,入水口内连通有进液单向阀,入水口连通有消毒水箱,出水口内连通有出液单向阀,出水口连通有出液管,出液管固定连接于注射部上。
[0007]中转箱远离连接杆一侧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口处连通有进气单向阀,出气口处连通有出气单向阀,出气口连通有输气管,输气管与注射部顶部连通。
[0008]采用上述方案的原理及有益效果:
[0009]1、在打孔部和注射部进行打孔注射的过程中,利用手持部与果树之间的距离变化,使果树挤压连接杆,又由于弹簧的作用,当果树对第一活塞的压力消失时,第一活塞将恢复原位。由此使第一活塞在中转箱内往复移动,由于进液单向阀和出液单向阀的作用,在此过程中,中转箱自动吸入消毒水箱中的消毒液再将消毒液喷出至打孔部及果树伤口处,消毒的精确度高,避免了消毒液的浪费,对打孔部及果树伤口进行消毒,避免了果树伤口腐烂和交叉感染对果树造成的伤害。
[0010]2、该装置能够在对果树进行打孔注射后自动消毒,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劳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该装置为一体式形态,方便工作人员进行使用和携带,手持部能够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握持,方便对果树进行打孔注射。
[0011]3、因果树生长存在差异,以至果树的茂盛程度和树干直径不同,所需要的打孔深度和注药量不同。例如,当果树茂盛或树干直径越大,所需打孔越深,所需的注药量越大,此时手持部更加靠近果树,此时连接杆和第一活塞的移动幅度越大,由于进气单向阀和出气单向阀的作用,活塞挤压中转箱一侧的空气,使中转箱向第二活塞输入气体,压迫储液箱内的药液进入连接管,经注射部输出至打孔部内。因此,果树的注药量能够根据打孔深度进行自动调节,提升了果树打孔注药的精确性,提高了病虫害防治效果。
[0012]4、由于所需要的打孔深度和注药量不同,所需的消毒液量不同。例如当果树需要较深的打孔深度,打孔时,手持部更加靠近果树,此时连接杆和第一活塞的移动幅度较大,消毒水箱内输入中转水箱的消毒液越多,中转箱内从出液管输出的消毒液越多,由此,可根据不同的打孔深度,调节消毒液的使用,使消毒液的用量更加精准,避免出现消毒液的浪费和消毒不彻底等问题。
[0013]进一步,手持部包括手持杆,打孔部、注射部、中转箱和消毒水箱均嵌入于手持杆上,手持杆的外侧壁上设有防滑纹。
[0014]有益效果:手持杆方便劳作人员进行握持。
[0015]进一步,打孔部包括穿刺管、连接管和电机,穿刺管和连接管连通,连接管与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连接管上设有进液口,进液口与注射部连通,穿刺管一端固定连接有锥形的穿刺块,穿刺管上固定连接有外螺纹,外螺纹的凹陷处设有若干出水孔。
[0016]有益效果:进液口方便将液体输入连接管和穿刺管中,穿刺块能够将穿刺管刺入果树内,电机输出轴能够带动连接管和穿刺管转动,加快穿刺管刺入果树中的速度,同时外螺纹能够辅助穿刺管进行穿刺,液体从外螺纹凹陷处的出水孔输入果树中,避免果树在进行穿刺过程中对出水孔造成堵塞。
[0017]进一步,注射部包括储液箱,储液箱固定连接于手持杆顶部,手持杆上固定连接有中空的限位块,储液箱与限位块连通,储液箱与限位块的连通处连通有压力阀,储液箱内滑动配合有第二活塞,输气管连通于储液箱顶部,输气管与储液箱的连接处位于第二活塞上方,电机输出轴贯穿限位块一侧,连接管贯穿限位块另一侧,进液口位于限位块内的连接管上。
[0018]有益效果:使用注射部时,中转箱内的气体通过输气管输入储液箱顶部,储液箱内
气体增多,挤压第二活塞,第二活塞推动出液箱内的液体,使储液箱内的液体输入限位块内,便于液体通过进液口进入连接管和穿刺管中,压力阀能够在未对第二活塞产生压迫时,防止药液流出。
[0019]进一步,出液管上连接有辅助管,出液管和辅助管分别固定连接于限位块上下两端,出液管和辅助管均连通有喷头,喷头均朝向穿刺管。
[0020]有益效果:将消毒液从出液管和辅助管中同时喷出,能够使液体喷出的范围增大,消毒更加全面;喷头能够进一步增大消毒液的喷洒范围,使消毒液的喷洒更加均匀,增加对树体伤口和穿刺管的消毒效果。
[0021]进一步,入水口连通有输液管,入水口通过输液管与消毒水箱连通,输液管贯穿消毒水箱一侧且输液管远离入水口一端位于消毒水箱底部。
[0022]有益效果:输液管远离出水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果树病虫害防治打孔注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持部,手持部上安装有打孔部和注射部,打孔部与注射部连通,手持部上还安装有消毒组件,消毒组件包括中转箱,中转箱内滑动配合有第一活塞,第一活塞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贯穿中转箱一侧并与中转箱滑动配合,第一活塞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中转箱上设有入水口和出水口,入水口内连通有进液单向阀,入水口连通有消毒水箱,出水口内连通有出液单向阀,出水口连通有出液管,出液管固定连接于注射部上;中转箱远离连接杆一侧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口处连通有进气单向阀,出气口处连通有出气单向阀,出气口连通有输气管,输气管与注射部顶部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果树病虫害防治打孔注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手持部包括手持杆,打孔部、注射部、中转箱和消毒水箱均嵌入于手持杆上,手持杆的外侧壁上设有防滑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果树病虫害防治打孔注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打孔部包括穿刺管、连接管和电机,穿刺管和连接管连通,连接管与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连接管上设有进液口,进液口与注射部连通,穿刺管一端固定连接有锥形的穿刺块,穿刺管上固定连接有外螺纹,外螺纹的凹陷处设有若干出水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果树病虫害防治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胜平周楠高琪徐国良宋占宝吕德志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石家庄果树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