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钉柱的入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5283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13 09: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钉柱入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钉柱的入模结构,包括模具主体、入模组件和合模块;所述模具主体具有合模端和备料端,所述模具主体上设置有用于将待入料的钉柱送入所述备料端的入料孔,所述入料孔内具有沿待入料的钉柱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合模块往复移动于所述合模端与所述备料端;当所述合模块位于所述合模端时,所述入模组件使待入料的钉柱在所述第二位置被锁止;当所述合模块位于所述备料端时,所述入模组件使待入料的钉柱在所述第一位置被锁止。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提高钉柱入模效率的同时提高安全性。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提高钉柱入模效率的同时提高安全性。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提高钉柱入模效率的同时提高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钉柱的入模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钉柱入模
,尤其涉及一种钉柱的入模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汽车玻璃上的钉柱通过合模注塑的包边注塑机完成安装。根据包边注塑机现有的钉柱入模方案是人工手动将钉柱放置到模具当中,并且放置钉柱过程中,需要对模具孔内进行粗糙处理或利用卡扣结构使得钉柱稳定放置在模具内。但是上述入模方案效率低下,且人工放置方式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钉柱的入模结构,提高钉柱入模效率的同时提高安全性。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钉柱的入模结构,
[0005]包括模具主体、入模组件和合模块;所述模具主体具有合模端和备料端,所述模具主体上设置有用于将待入料的钉柱送入所述备料端的入料孔,所述入料孔内具有沿待入料的钉柱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合模块往复移动于所述合模端与所述备料端;
[0006]当所述合模块位于所述合模端时,所述入模组件使待入料的钉柱在所述第二位置被锁止;当所述合模块位于所述备料端时,所述入模组件使待入料的钉柱在所述第一位置被锁止。
[000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在模具主体上增设合模块和入模组件,以及用于将待入料的钉柱送入模具主体的备料端的入料孔。在入模过程中,当合模块移动至模具主体的合模端时,入模组件使待入料的钉柱在入料孔的第二位置被锁止,防止待入料的钉柱进入到备料端,当合模块移动至模具主体的备料端时,入模组件使其余的待入料的钉柱在入料孔的第一位置被锁止,而原先被锁止在第二位置的待入料的钉柱会进入备料端,最终落在合模块上,实现从模具主体的外部批量进料,进而在提高钉柱入模效率的同时提高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专利技术在具体实施方式中的一种钉柱的入模结构的合模块位于滑动通道的底端时结构示意图;
[0009]图2为本专利技术在具体实施方式中的一种钉柱的入模结构的合模块位于滑动通道的顶端时结构示意图;
[0010]图3为本专利技术在具体实施方式中的一种钉柱的入模结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1]图4为本专利技术在具体实施方式中的一种钉柱的入模结构的待入料的钉柱仰视图;
[0012]标号说明:
[0013]1、模具主体;11、入料孔;12、避让槽;13、销柱;14、滑动通道;
[0014]2、入模组件;21、限位块;22、第一滑杆;23、第二滑杆;
[0015]3、合模块;
[0016]4、控制组件;41、杠杆;411、长孔;42、控制杆;
[0017]5、凸台组件;51、第一凸条;52、第二凸条;
[0018]6、第一限位端;7、第二限位端;
[0019]8、待入料的钉柱;81、平直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0021]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钉柱的入模结构,包括模具主体1、入模组件2和合模块3;所述模具主体1具有合模端和备料端,所述模具主体1上设置有用于将待入料的钉柱8送入所述备料端的入料孔11,所述入料孔11内具有沿待入料的钉柱8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合模块3往复移动于所述合模端与所述备料端;
[0022]当所述合模块3位于所述合模端时,所述入模组件2使待入料的钉柱8在所述第二位置被锁止;当所述合模块3位于所述备料端时,所述入模组件2使待入料的钉柱8在所述第一位置被锁止。
[0023]从上述描述可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在模具主体1上增设合模块3和入模组件2,以及用于将待入料的钉柱8送入模具主体1的备料端的入料孔11。在入模过程中,当合模块3移动至模具主体1的合模端时,入模组件2使待入料的钉柱8在入料孔11的第二位置被锁止,防止待入料的钉柱8进入到备料端,当合模块3移动至模具主体1的备料端时,入模组件2使其余的待入料的钉柱8在入料孔11的第一位置被锁止,而原先被锁止在第二位置的待入料的钉柱8会进入备料端,最终落在合模块3上,实现从模具主体1的外部批量进料,进而在提高钉柱入模效率的同时提高安全性。
[0024]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进一步地,所述模具主体1上开设有供所述合模块3滑动的滑动通道14,所述合模端和所述备料端位于滑动通道14内,且所述备料端位于模具主体1内。
[0025]进一步地,所述入模组件2包括沿待入料的钉柱8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限位端6和第二限位端7,当所述合模块3位于合模端时,所述第二限位端7位于所述入料孔11内,当所述合模块3位于所述备料端时,所述第一限位端6位于所述入料孔11内,以使不同的待入料的钉柱8抵靠于所述第一限位端6或第二限位端7。优选地,所述模具主体1上开设有供所述合模块3竖直滑动的滑动通道14。
[0026]由上述描述可知,入模组件2利用第一限位端6和第二限位端7的进出入料孔11,实现控制待入料的钉柱8在入料孔11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锁止。
[0027]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进一步地,所述入模组件2还包括传动机构和转动设置在模具主体1上的限位块21,所述传动机构具有触发端和传动端,所述触发端滑动设置在模具主体1内,且所述触发端可伸入所述备料端,所述第一限位端6和第二限位端7位于所述限位块21上,所述限位块21与所述传动端铰接;
[0028]当所述合模块3位于合模端时,所述触发端伸入所述备料端,所述传动端控制限位
块21将第二限位端7伸入入料孔11内,当所述合模块3位于备料端时,所述触发端退出所述备料端,所述传动端控制限位块21将第一限位端6伸入入料孔11内。
[0029]由上述描述可知,合模块3在滑动通道14上滑动至合模端过程中,传动机构的触发端伸入备料端,并且传动机构的传动端控制限位块21将第二限位端7伸入入料孔11内,使待入料的钉柱8在入料孔11的第二位置被锁止,防止待入料的钉柱8进入到备料端;合模块3在滑动通道14上滑动至备料端过程中,由合模块3将传动机构的触发端推出备料端,进而传动机构的传动端控制限位块21将第一限位端6伸入入料孔11内,使其余的待入料的钉柱8在入料孔11的第一位置被锁止,而原先被锁止在第二位置的待入料的钉柱8会进入备料端,最终落在合模块3上。以此循环实现待入料的钉柱8的依次进料。
[0030]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进一步地,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滑杆22和第二滑杆23,所述第一滑杆22的一端可伸入所述备料端,所述第二滑杆23的一端抵接在第一滑杆22远离所述备料端的一端,所述第二滑杆23远离第一滑杆22的一端与限位块21铰接。优选地,所述第一滑杆22和第二滑杆23分别与模具主体1过渡配合。
[0031]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第一滑杆22与第二滑杆23在模具主体1上的滑动实现第一限位端6和第二限位端7的进出入料孔11。
[0032]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进一步地,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钉柱的入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主体、入模组件和合模块;所述模具主体具有合模端和备料端,所述模具主体上设置有用于将待入料的钉柱送入所述备料端的入料孔,所述入料孔内具有沿待入料的钉柱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合模块往复移动于所述合模端与所述备料端;当所述合模块位于所述合模端时,所述入模组件使待入料的钉柱在所述第二位置被锁止;当所述合模块位于所述备料端时,所述入模组件使待入料的钉柱在所述第一位置被锁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钉柱的入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主体上开设有供所述合模块滑动的滑动通道,所述合模端和所述备料端位于滑动通道内,且所述备料端位于模具主体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钉柱的入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模组件包括沿待入料的钉柱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限位端和第二限位端,当所述合模块位于合模端时,所述第二限位端位于所述入料孔内,当所述合模块位于所述备料端时,所述第一限位端位于所述入料孔内,以使不同的待入料的钉柱抵靠于所述第一限位端或第二限位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钉柱的入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模组件还包括传动机构和转动设置在模具主体上的限位块,所述传动机构具有触发端和传动端,所述触发端滑动设置在模具主体内,且所述触发端可伸入所述备料端,所述第一限位端和第二限位端位于所述限位块上,所述限位块与所述传动端铰接;当所述合模块位于合模端时,所述触发端伸入所述备料端,所述传动端控制限位块将第二限位端伸入入料孔内,当所述合模块位于备料端时,所述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志荣欧秀勇
申请(专利权)人: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