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纤维素可全降解餐盒及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5265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13 09: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纳米纤维素可全降解餐盒及其制备工艺,涉及餐盒技术领域,由以下成分制成:聚乳酸、聚丁二酸丁二醇酯、改性纳米纤维素、改性淀粉、硬脂酸、填料、季戊四醇、壳聚糖、润滑剂;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纳米纤维素可全降解餐盒,具有完全降解的性能,能够完全的降解在土壤中,不会对土壤产生污染,绿色环保。绿色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纳米纤维素可全降解餐盒及制备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餐盒
,特别是一种纳米纤维素可全降解餐盒及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塑料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据统计2021年我国塑料制品累计产量达8004万吨,废塑料产量为6100万吨,回收利用量为1900万吨,仅占废塑料产量的31%。由于塑料具有化学结构稳定,难以自然降解和回收利用率较低等特点,导致废塑料在自然环境中长期累积,引起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0003]现有技术,申请号为:201910257899.8,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降解餐盒,按重量份计,由以下原料制成:聚β

羟基丁酸酯40

50份、改性聚丁二酸丁二醇酯20

30份、复合生物炭20

30份、木质纤维素气凝胶10

20份、聚乳酸10

20份、改性羟丙基乙酰化玉米淀粉5

10份、偶联剂5

8份;本专利技术可降解餐盒制作成本低,整体强度好,耐温性较好,在自然环境中,可快速降解”。虽然其具有一定的可降解性能,但是,其力学性能相对较弱,导致制成的可降解餐盒的耐用性相对较差,使用寿命较短。
[0004]因此,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进一步的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纳米纤维素可全降解餐盒其制备工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0006]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纳米纤维素可全降解餐盒,按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制成:聚乳酸68

80份、聚丁二酸丁二醇酯5

15份、改性纳米纤维素6

10份、改性淀粉20

28份、硬脂酸1

2份、填料10

15份、季戊四醇4

6份、壳聚糖1

1.4份、润滑剂1

1.8份;
[0008]其中,采用的聚乳酸为右螺旋聚乳酸。
[0009]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改性纳米纤维素制备工艺为:
[0010](1)首先,将秸秆粉添加到清水中,搅拌均匀,得到秸秆粉分散液;
[0011](2)向秸秆粉分散液中添加五氧化二磷与过硫酸钾,调节温度至70℃,保温搅拌30min,然后再添加硫酸溶液,继续保温搅拌2小时,再调节反应液pH至中性,进行过滤,水洗,干燥,得到改性秸秆粉;
[0012](3)将高锰酸钾添加到硫酸溶液中,搅拌均匀,得到处理液;
[0013](4)将改性秸秆粉、纳米纤维素依次添加到搅拌装置中,进行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
[0014](5)将上述得到的混合物添加到处理液中,调节温度至40℃,保温搅拌30min,然后再滴加柠檬酸钠溶液,边滴加边搅拌,持续20min,再静置1小时,最后进行过滤,水洗至中性,干燥,得到改性纳米纤维素。
[0015]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步骤(1)中所述秸秆粉与清水混合质量比为1:30

35;
[0016]所述秸秆粉由小麦秸秆经过粉碎过筛得到;
[0017]所述秸秆粉粒度为250目。
[0018]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步骤(2)中所述秸秆粉分散液、五氧化二磷、过硫酸钾混合质量比为50:1:0.5

0.8;
[0019]所述硫酸溶液添加量为秸秆粉分散液质量的10%;
[0020]所述硫酸溶液浓度为1.2mol/L。
[0021]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步骤(3)中高锰酸钾与硫酸溶液混合质量比为1.5:36;
[0022]所述硫酸溶液浓度为0.82mol/L。
[0023]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步骤(4)中所述改性秸秆粉、纳米纤维素混合质量比为2:4

5。
[0024]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步骤(5)中所述混合物、处理液、柠檬酸钠溶液混合质量比为1

2:30:10;
[0025]所述柠檬酸钠溶液质量分数为10%。
[0026]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改性淀粉制备方法为:
[0027]将淀粉按1:30质量比混合后,加热至90℃,保温搅拌30min,得到淀粉浆液,再将淀粉浆液中添加氢氧化钾,搅拌均匀后,再进行超声波处理5min,然后调节pH至中性,经过干燥,得到改性淀粉;
[0028]所述淀粉为木薯淀粉;
[0029]所述淀粉浆液、氢氧化钾混合质量比为100:1;
[0030]所述超声波频率为40kHz。
[0031]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填料为碳酸钙;
[0032]所述润滑剂为石蜡。
[0033]一种纳米纤维素可全降解餐盒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34](1)按各重量份称取:聚乳酸、聚丁二酸丁二醇酯、改性纳米纤维素、改性淀粉、硬脂酸、填料、季戊四醇、壳聚糖、润滑剂;
[0035](2)首先,将聚乳酸、聚丁二酸丁二醇酯、改性纳米纤维素、填料依次添加到搅拌装置中,以150r/min转速进行搅拌30min,混合均匀后,然后再进行添加改性淀粉、季戊四醇、壳聚糖、润滑剂,继续搅拌混合均匀,最后再加入硬脂酸,进行混合均匀;
[0036]将混合好的物料进行干燥处理,干燥处理时间为1.5小时,干燥温度为65℃,再投入密炼机中,进行密炼处理30min,密炼结束后,进行出料,再将物料转入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挤出造粒得母粒,最后再将母粒添加到注塑机中注塑成型制成餐盒即可;
[0037]其中,成型温度为195℃,加工时间35min,螺杆转速为80r/min。
[0038]有益效果:
[0039]本专利技术制备的纳米纤维素可全降解餐盒,具有完全降解的性能,能够完全的降解在土壤中,不会对土壤产生污染,绿色环保。
[0040]本专利技术通过对纳米纤维素的改性处理,使得制备的改性纳米纤维素具有较高表面积、高弹性模量、高强度和高气体阻隔性等优异的性能;本专利技术制备的改性纳米纤维素作为增强相引入到抗菌餐具中,可以增加聚乳酸基体的机械强度和阻隔性能,并且还能够吸附壳聚糖,从而能够使得制备的餐具具有抗菌持续性大幅度提高。
[0041]本专利技术通过对淀粉进行改性处理,使得淀粉的强极性具有明显的降低,分子间及分子内具有的氢键被部分破坏,热塑性得到明显的提高,从而促使加工性能具有大幅度的提高,能够更好的在制备的餐盒成分中起到由于的结合性能,能够辅助改性纳米纤维素提高餐盒的力学性能。
[0042]本专利技术制备的餐具的水接触角具有明显的提高,表明,本专利技术制备的餐盒的亲水性能具有明显的降低,进一步促使吸水率显著降低,从而避免了由于吸水过多对餐具力学性能导致的降低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0043]实施例1
[0044]一种纳米纤维素可全降解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纤维素可全降解餐盒,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制成:聚乳酸68

80份、聚丁二酸丁二醇酯5

15份、改性纳米纤维素6

10份、改性淀粉20

28份、硬脂酸1

2份、填料10

15份、季戊四醇4

6份、壳聚糖1

1.4份、润滑剂1

1.8份;其中,采用的聚乳酸为右螺旋聚乳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纤维素可全降解餐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纳米纤维素制备工艺为:(1)首先,将秸秆粉添加到清水中,搅拌均匀,得到秸秆粉分散液;(2)向秸秆粉分散液中添加五氧化二磷与过硫酸钾,调节温度至70℃,保温搅拌30min,然后再添加硫酸溶液,继续保温搅拌2小时,再调节反应液pH至中性,进行过滤,水洗,干燥,得到改性秸秆粉;(3)将高锰酸钾添加到硫酸溶液中,搅拌均匀,得到处理液;(4)将改性秸秆粉、纳米纤维素依次添加到搅拌装置中,进行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5)将上述得到的混合物添加到处理液中,调节温度至40℃,保温搅拌30min,然后再滴加柠檬酸钠溶液,边滴加边搅拌,持续20min,再静置1小时,最后进行过滤,水洗至中性,干燥,得到改性纳米纤维素。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纳米纤维素可全降解餐盒,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秸秆粉与清水混合质量比为1:30

35;所述秸秆粉由小麦秸秆经过粉碎过筛得到;所述秸秆粉粒度为250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纳米纤维素可全降解餐盒,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秸秆粉分散液、五氧化二磷、过硫酸钾混合质量比为50:1:0.5

0.8;所述硫酸溶液添加量为秸秆粉分散液质量的10%;所述硫酸溶液浓度为1.2mol/L。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启早陶阳胡乾黄国超
申请(专利权)人:富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