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材连接装置及其安装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15207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13 09: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板材连接装置及其安装方法,板材连接装置包括:板材,板材具有安装面,其向内凹陷形成第一槽和第二槽,第一槽具有不对称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第二槽位于第一槽的第一侧或第二侧的外侧以和第一槽之间形成凸起;旋铆销,旋铆销置于第二槽中;紧固件,紧固件置于第一槽中;紧固件具有主体部和由主体部的外缘沿径向延伸而成的多个延伸部,延伸部具有限位面,且限位面与第一槽的第一侧或第二侧相对;位于主体部轴向两端的延伸部与相邻的延伸部之间均形成容槽,容槽用以容纳凸起发生塑性形变后的形变部;容槽具有至少一个与其槽底壁相连的斜侧壁,斜侧壁自延伸部的一端向主体部的一端逐渐向外倾斜,用于控制凸起塑性形变时的毛刺产生。变时的毛刺产生。变时的毛刺产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板材连接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了铆接
,尤其涉及一种板材连接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现有技术中,对于薄金属板的连接一般是通过焊接实现。但实际采用激光焊接的过程中对于激光产生的能量是难以控制的,因此焊接效果并不理想:往往会因为激光产生的热量,这种损伤在超薄板的焊接的过程中尤其明显。当激光的能量设置较大时,会使得被焊接的板材出现损伤,板材背面会产生明显的应力痕,应力痕的产生在超薄板焊接中体现尤为明显;而当激光的能量较小时,则会使得焊接后的部分力学性能不足。因此,对于一种超薄板与紧固件连接时,多采用铆接的方式进行,但一般的铆接方式不仅在铆接过程中产生铝削现象,在铆接后还会使超薄板背后仍会出现应力痕,铆接部分产生大量毛刺,超薄板和紧固件之间的力学性能也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板材连接装置及其安装方法,所提供的板材连接装置在安装中无铝削现象,板材背后无应力痕,板材形变部分无毛刺,连接部分力学性能佳。
>[0004]本专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材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板材,所述板材具有安装面,所述安装面向内凹陷形成第一槽和第二槽,所述第一槽具有不对称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二槽位于所述第一槽的第一侧或第二侧的外侧,以和所述第一槽之间形成凸起;旋铆销,所述旋铆销置于所述第二槽中;紧固件,所述紧固件置于所述第一槽中;所述紧固件具有主体部和由所述主体部的外缘沿径向延伸而成的多个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具有限位面,且所述限位面与所述第一槽的第一侧或第二侧相对;位于所述主体部轴向两端的所述延伸部与相邻的所述延伸部之间均形成容槽,所述容槽用以容纳所述凸起发生塑性形变后的形变部;所述容槽具有至少一个与其槽底壁相连的斜侧壁,所述斜侧壁自所述延伸部的一端向所述主体部的一端逐渐向外倾斜,用于控制所述凸起塑性形变时的毛刺产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材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槽有1个或2个;所述容槽的斜侧壁与所述延伸部的径向平面的夹角均为15
°‑
30
°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材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容槽为1个时,所述延伸部有2个,所述延伸部分别位于所述主体部的轴向两端,所述容槽具有两个与其槽底部相连的斜侧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板材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铆销的头部的顶端与所述板材的第二槽相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盛保段大鹏邢伟
申请(专利权)人:宾科精密部件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