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声器振膜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15060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13 09: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扬声器振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热固型环氧树脂100份、热塑性丙烯酸树脂30~60份、二氨基二苯甲烷3~8份、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扬声器振膜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扬声器的
,尤其涉及一种扬声器振膜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球顶形扬声器是指利用球顶形振膜直接辐射声波的扬声器。属于电动式扬声器,用振膜折环直接支撑音圈而没有定心支片,特点是高频响应好,指向性宽及失真较小。球顶形扬声器中振膜现有技术中常用金属层与发泡材料复合制成,随着电子行业的发展,电声系统需要不断的提升性能与可靠性,对球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的扬声器中随着环境变化其频响特性的变化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扬声器振膜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获得的扬声器振膜既改善了扬声器的声音输出效果,也改善了振膜的频响特性的稳定性。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扬声器振膜的制备方法,所述扬声器振膜包括发泡基材层、分别位于发泡基材层上表面和下表面的第一金属层、第二金属层,所述第一金属层、第二金属层与发泡基材层上表面和下表面均通过一胶粘层与发泡基材层热压连接;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热固型环氧树脂100份、热塑性丙烯酸树脂30~60份、二氨基二苯甲烷3~8份、N

乙烯吡咯烷酮10~20份、4,4'

二氨基二苯基甲烷 2~6份、硅烷偶联剂1~5份、加入反应釜中,真空搅拌均匀形成第一混合物;步骤二、在第一混合物内再加入乙烯基硅氧烷1~2份、二甲基乙醇胺0.01~0.4份、填料10~30份,分散均匀后出料获得胶粘剂;步骤三、将步骤二获得胶粘剂涂覆于发泡基材层1上表面和下表面,再在发泡基材层1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覆盖第一金属层2、第二金属层3热辊压合固化形成扬声器振膜。
[0005]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如下:1、上述方案中,所述扬声器振膜的厚度为10~200μm。
[0006]2、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金属层、第二金属层为铝箔层、铝合金层或者铜箔层。
[0007]3、上述方案中,所述填料为碳酸钙、硅微粉、氧化铝或者二氧化钛。
[0008]4、上述方案中,所述稀释剂为苄基缩水甘油醚或者新癸酸缩水甘油酯。
[0009]5、上述方案中,所述硅烷偶联剂为γ

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

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或者γ

(2,3

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0010]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专利技术扬声器振膜的制备方法,其胶粘层基于热固型环氧树脂100份、热塑性丙烯酸树脂30~60份添加了N

乙烯吡咯烷酮10~20份、4,4'

二氨基二苯基甲烷 2~6份,使得扬声器振膜中位于发泡基材层和金属层之间的胶粘层,既降低了吸水率,增强了振膜的刚性,也改善了由于胶粘层吸水率变化较大影响振膜的频响特性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1]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扬声器振膜的结构示意图。
[0012]以上附图中:1、发泡基材层;2、第一金属层;3、第二金属层;4、胶粘层。
实施方式
[0013]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14]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4:一种扬声器振膜的制备方法,所述扬声器振膜包括发泡基材层1、分别位于发泡基材层1上表面和下表面的第一金属层2、第二金属层3,所述第一金属层2、第二金属层3与发泡基材层1上表面和下表面均通过一胶粘层4与发泡基材层1热压连接;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热固型环氧树脂100份、热塑性丙烯酸树脂30~60份、二氨基二苯甲烷3~8份、N

乙烯吡咯烷酮10~20份、4,4'

二氨基二苯基甲烷 2~6份、硅烷偶联剂1~5份、加入反应釜中,真空搅拌均匀形成第一混合物;步骤二、在第一混合物内再加入乙烯基硅氧烷1~2份、二甲基乙醇胺0.01~0.4份、填料10~30份,分散均匀后出料获得胶粘剂;步骤三、将步骤二获得胶粘剂涂覆于发泡基材层1上表面和下表面,再在发泡基材层1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覆盖第一金属层2、第二金属层3热辊压合固化形成扬声器振膜;上述胶粘层4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如表1所述:表1组分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热固型环氧树脂100份100份100份100份热塑性丙烯酸树脂35份50份40份50份二氨基二苯甲烷6份4份6份4份二甲基乙醇胺0.1份0.15份0.2份0.05份N

乙烯吡咯烷酮12份10份15份18份4,4'

二氨基二苯基甲烷3份5份3份5份乙烯基硅氧烷1.2份1份1.8份2份硅烷偶联剂3份2份4份1.5份填料26份15份20份18份
[0015]实施例1中扬声器振膜的厚度为80μm,所述第一金属层2、第二金属层3为铝箔层,
所述填料为碳酸钙,所述稀释剂为苄基缩水甘油醚,所述硅烷偶联剂为γ

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0016]实施例2中扬声器振膜的厚度为150μm,所述第一金属层2、第二金属层3为铜箔层,所述填料为二氧化钛,所述稀释剂为新癸酸缩水甘油酯,所述硅烷偶联剂为γ

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0017]实施例3中扬声器振膜的厚度为100μm,所述第一金属层2、第二金属层3为铝箔层,所述填料为碳酸钙,所述稀释剂为苄基缩水甘油醚或者新癸酸缩水甘油酯,所述硅烷偶联剂为γ

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0018]实施例4中扬声器振膜的厚度为150μm,所述第一金属层2、第二金属层3为铜箔层,所述填料为氧化铝,所述稀释剂为新癸酸缩水甘油酯,所述硅烷偶联剂为γ

(2,3

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0019]对比例1~2:一种扬声器振膜的制备方法,所述扬声器振膜包括发泡基材层1、分别位于发泡基材层1上表面和下表面的第一金属层2、第二金属层3,所述第一金属层2、第二金属层3与发泡基材层1上表面和下表面均通过一胶粘层4与发泡基材层1热压连接;包括:所述胶粘层4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如表2所述:表2组分实施例1实施例2热固型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扬声器振膜的制备方法,所述扬声器振膜包括发泡基材层(1)、分别位于发泡基材层(1)上表面和下表面的第一金属层(2)、第二金属层(3),所述第一金属层(2)、第二金属层(3)与发泡基材层(1)上表面和下表面均通过一胶粘层(4)与发泡基材层(1)热压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热固型环氧树脂100份、热塑性丙烯酸树脂30~60份、二氨基二苯甲烷3~8份、N

乙烯吡咯烷酮10~20份、4,4'

二氨基二苯基甲烷 2~6份、硅烷偶联剂1~5份、加入反应釜中,真空搅拌均匀形成第一混合物;步骤二、在第一混合物内再加入乙烯基硅氧烷1~2份、二甲基乙醇胺0.01~0.4份、填料10~30份,分散均匀后出料获得胶粘剂;步骤三、将步骤二获得胶粘剂涂覆于发泡基材层(1)上表面和下表面,再在发泡基材层(1)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覆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远徐瑞根杨晓明杨奥斯丁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俏清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