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肺复苏按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14915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13 09: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心肺按压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心肺复苏按压装置,包括胸部按压机构和腹部提压机构,腹部提压机构包括第一转动轴、第一凸轮、提压件、压板和负压吸附器,第一凸轮通过第一转动轴带动,提压件的一侧抵接有第一弹簧,提压件另一侧与第一凸轮接触,第一凸轮驱动负压吸附器对腹部提压;胸部按压机构包括第二转动轴、绑带、变径凸轮、按压座和传力套,变径凸轮由第二转动轴带动,绑带两端与按压座相连,绑带伸入箱体内部并穿过传力套与之滑动连接,传力套上端抵接有第二弹簧,其下端与变径凸轮的曲面滚动接触。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胸腹组合式按压,具有良好的心肺复苏效果,降低使用者骨折受到二次伤害的可能性,胸部按压深度要求更低。低。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心肺复苏按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心肺按压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心肺复苏按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心脏作为最重要的器官,平时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下方,被由胸肋骨的骨架构成的胸廓以罩于其中。但当遭遇各种原因引发的损伤可使心脏失去跳动的活力,医学上称之为心搏骤停。半个多世纪以来,针对心搏骤停患者主要通过胸外按压使心脏呼吸恢复——心肺复苏。然而车祸、矿难、踩踏、地震等导致的胸部外伤心搏骤停,属胸外按压禁忌症;且在实施胸外按压过程中约30%~80%并发肋骨或胸骨骨折、骨软骨交界分离导致肺、胸膜及心脏损伤。资料表明:男性和女性患者胸外按压后胸部骨折的发生率分别为86%和91%,胸骨骨折发生率分别为59%和79%,肋骨骨折的发生率分别为77%和85%,如此种种,影响了心搏骤停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0003]同时单腹部按压技术是指在心搏骤停状况下仅采用腹部按压来完成心肺复苏全程的一项抢救技术。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就提出了“若已僵,但渐渐强屈之,并按其腹,如此一炊顷,气从口出,呼吸眼开,而犹引按莫置,亦勿苦劳之”,展现了单独腹部按压能救治生命垂危病人的可靠疗效。
[0004]针对于老年人等骨质比较脆或体质较差的被救助人在进行心肺复苏的过程,现有常规的胸部按压装置用于此类被救助人的过程中若按压幅度较大且用力过猛易导致被救助人骨折,且骨折断端会对人体造成二次伤害,而若对胸部按压的幅度过小或仅使用单纯腹部提压,则可能对被救助人的心肺复苏救助作用有限,导致无法达到心肺复苏效果,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能够降低对被救助人伤害且心肺复苏效果也好的心肺复苏按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心肺复苏按压装置进行胸腹部交替式作用,胸部按压幅度逐步增大,降低被救助人骨折且二次受伤的可能性,且具备良好的心肺复苏效果。
[0006]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心肺复苏按压装置,包括用以使用者平躺的箱体、胸部按压机构和腹部提压机构,所述腹部提压机构包括第一转动轴、第一凸轮、提压件、压板和负压吸附器,所述第一凸轮安装于所述第一转动轴上以带动,所述压板的尾端与所述提压件的上端螺纹连接,所述负压吸附器安装于所述压板上,所述提压件的一侧抵接有第一弹簧,所述提压件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一凸轮相接触,通过所述第一凸轮驱动所述负压吸附器对腹部上下提压;所述胸部按压机构包括第二转动轴、绑带、变径凸轮、按压座和传力套,所述变径凸轮由所述第二转动轴带动,所述绑带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按压座相连,且所述绑带伸入所述箱体内部并穿过所述传力套与之滑动连接,所述传力套上端抵接有第二弹簧,其下端与所述变径凸轮的曲面滚动接触,使得所述变径凸轮顶压所述传力套以拉拽所述按压座对胸部施压;所述变径凸轮配合有移动调节机构,使得所述变径凸轮可沿所述第二转动轴的轴向移动,且所述第一转动轴与所述第二转动轴的一端相连接实
现所述胸部按压机构和所述腹部提压机构交替作用。
[0007]优选的,还包括动力分离机构,所述动力分离机构包括第一齿盘、第二齿盘、内齿套、拨动拉杆和伸缩气缸,所述第一转动轴与所述第二转动轴保持紧贴且同轴布置,所述第一齿盘设于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一端,所述第二齿盘设于所述第二转动轴的一端,所述内齿套套装于所述第一齿盘和第二齿盘的外部,所述内齿套外部设有环槽,所述拨动拉杆的前端套有卡于所述环槽中的轴承,所述拨动拉杆的尾端与所述伸缩气缸相连,使得拉动所述内齿套沿所述第一转动轴的轴线来回移动。
[0008]优选的,所述移动调节机构包括拨叉板、导向杆、丝杆和驱动电机,所述拨叉板卡于所述变径凸轮的两端,所述导向杆与所述丝杆保持平行,并且所述导向杆与所述丝杆分别穿过所述拨叉板与之相配合,所述丝杆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相连,使得所述拨叉板带动所述变径凸轮直线移动。
[0009]优选的,所述第二转动轴周侧均匀布置有直线导条,所述变径凸轮与所述直线导条滑动连接。
[0010]优选的,还包括电动卷带器,所述电动卷带器包括卷筒和制动电机,所述卷筒中部设有缝隙以穿过绑带,所述制动电机带动所述卷筒转动卷绕所述绑带。
[0011]优选的,所述变径凸轮的尺寸由其前端逐步朝向后端增大。
[0012]优选的,所述胸部按压机构还包括弧形导向臂,所述弧形导向臂转动连接于所述箱体的两侧,并且所述绑带经所述弧形导向臂中穿出。
[0013]优选的,还包括用于卡住所述弧形导向臂的限位卡板,所述限位卡板滑动连接于所述箱体的旁侧。
[0014]优选的,所述提压件为L形结构,所述箱体旁侧开设有直线导向口,所述提压件沿所述直线导向口来回移动,且所述提压件的上端螺纹连接有套筒,所述压板的一端套于所述套筒的中部。
[001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将被救助人抬至箱体上平躺,腹部提压机构的负压吸附器和胸部按压机构的按压座分别作用在相应位置,第一转动轴带动第二转动轴转动,使得负压吸附器和按压座交替式作用,实现“胸泵”和“腹泵”的共同作用,产生防生理人工循环,能够推动膈肌向胸腔运动使得增加心脏和脑部的供血,也能够辅助排出肺中的二氧化碳,同时胸部的变径凸轮与传力套的接触由边缘侧开始接触,按压座的初始按压幅度较小,能够进一步降低对人的伤害,根据实际使用调节按压的幅度,从而提高心肺复苏的效果,同时,此种胸腹组合式复苏,在达到相同的复苏效果的情况下,外部对胸部按压的力度可更低,从而避免骨折和二次伤害的可能。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心肺复苏按压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使用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心肺复苏装置未使用时的置放示意图;
[0020]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的胸部按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的腹部提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动力分离机构合拢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动力分离机构分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心肺复苏按压装置使用时的俯视图;
[0025]图9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心肺复苏按压装置未使用时的俯视图;
[0026]图10为专利技术中的变径凸轮与第二转动轴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11为本专利技术中的电动卷带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标:1

箱体,11

直线导向口,2

腹部提压机构,21

第一转动轴,22

第一凸轮,23

提压件,24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肺复苏按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以使用者平躺的箱体(1)、胸部按压机构(3)和腹部提压机构(2),所述腹部提压机构(2)包括第一转动轴(21)、第一凸轮(22)、提压件(23)、压板(25)和负压吸附器(26),所述第一凸轮(22)安装于所述第一转动轴(21)上以带动,所述压板(25)的尾端与所述提压件(23)的上端螺纹连接,所述负压吸附器(26)安装于所述压板(25)上,所述提压件(23)的一侧抵接有第一弹簧(24),所述提压件(23)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一凸轮(22)相接触,通过所述第一凸轮(22)驱动所述负压吸附器(26)对腹部上下提压;所述胸部按压机构(3)包括第二转动轴(31)、绑带(32)、变径凸轮(33)、按压座(34)和传力套(35),所述变径凸轮(33)由所述第二转动轴(31)带动,所述绑带(3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按压座(34)相连,且所述绑带(32)伸入所述箱体(1)内部并穿过所述传力套(35)与之滑动连接,所述传力套(35)上端抵接有第二弹簧(36),其下端与所述变径凸轮(33)的曲面滚动接触,使得所述变径凸轮(33)顶压所述传力套(35)以拉拽所述按压座(34)对胸部施压;所述变径凸轮(33)配合有移动调节机构(5),使得所述变径凸轮(33)可沿所述第二转动轴(31)的轴向移动,且所述第一转动轴(21)与所述第二转动轴(31)的一端相连接实现所述胸部按压机构(3)和所述腹部提压机构(2)交替作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肺复苏按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动力分离机构(4),所述动力分离机构(4)包括第一齿盘(41)、第二齿盘(42)、内齿套(43)、拨动拉杆(44)和伸缩气缸(46),所述第一转动轴(21)与所述第二转动轴(31)保持紧贴且同轴布置,所述第一齿盘(41)设于所述第一转动轴(21)的一端,所述第二齿盘(42)设于所述第二转动轴(31)的一端,所述内齿套(43)套装于所述第一齿盘(41)和第二齿盘(42)的外部,所述内齿套(43)外部设有环槽(431),所述拨动拉杆(44)的前端套有卡于所述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凤英殷亚张彩兰
申请(专利权)人:中江县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