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垃圾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4744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13 09: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垃圾池,包括池体和桥式抓斗起重机,所述的池体一侧设置有倾倒口,另一侧设置有投放口,池体包括第一投放区、第二投放区及分隔第一投放区和第二投放区的分隔墙,分隔墙上方设置有垃圾分散装置,垃圾分散装置与倾倒口相对并将倾倒口所倾倒的生活垃圾分散至第一投放区和第二投放区,第一投放区和第二投放区的地面呈倾斜状沿远离分隔墙的方向逐渐降低,第一投放区和第二投放区的地面下方设置有加速发酵的升温装置,桥式抓斗起重机包括移动于横梁的行车、固定于行车下方的绳索和液压抓斗,绳索与液压抓斗之间设置有搅拌装置。采用上述方案,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提高垃圾处理效率的多功能垃圾池。垃圾处理效率的多功能垃圾池。垃圾处理效率的多功能垃圾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垃圾池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垃圾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垃圾池。

技术介绍

[0002]垃圾焚烧发电厂将生活垃圾进行收集后统一焚烧,利用焚烧的热量进行发电的同时将焚烧产生的废气统一处理,合理利用资源的同时避免废气污染环境。
[0003]在生活垃圾收集并由垃圾车倒入垃圾池后,需要由桥式抓斗起重机将生活垃圾进行投料、搬运、搅拌、取物和称量等工作。在传统工作中,存在如下弊端:

由于国内的生活垃圾含水分量较高,燃烧值较低,垃圾在垃圾池内需停留一定的时间,通过自然压缩和部分发酵,降低含水量,提高热值,而将新旧垃圾的搅拌混合可缩短发酵时间。传统的桥式抓斗起重机的液压抓斗仅用于转移垃圾,搅拌生活垃圾需要将垃圾反复抓起并松开,搅拌效率低的同时搅拌效果有限。

在垃圾车垃圾倾倒过程中,所倾倒的垃圾往往集中在垃圾池倾倒口的正下方,慢慢累积直至到达倾倒口,故需要桥式抓斗起重机及时将倾倒口下方的生活垃圾进行转移,否则会阻碍垃圾车的倾倒,经常会因为倾倒不及时阻碍垃圾车倾倒效率,而且,倾倒口的位置靠近垃圾池侧壁,桥式抓斗起重机需要较为小心的进行转移,进一步使转移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垃圾处理效率的多功能垃圾池。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池体和桥式抓斗起重机,所述的池体一侧设置有供垃圾车倾倒生活垃圾的倾倒口,另一侧设置有将生活垃圾进行投放燃烧的投放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池体包括第一投放区、第二投放区及分隔第一投放区和第二投放区的分隔墙,所述的分隔墙上方设置有垃圾分散装置,所述的垃圾分散装置与倾倒口相对并将倾倒口所倾倒的生活垃圾分散至第一投放区和第二投放区,所述的第一投放区和第二投放区的地面呈倾斜状沿远离分隔墙的方向逐渐降低,所述的第一投放区和第二投放区的地面下方设置有加速发酵的升温装置,所述的第一投放区和第二投放区的地面较低侧设置有聚集并排出液体的排液装置,所述的桥式抓斗起重机包括纵向固定于池体上方两侧的纵梁、移动两侧纵梁上方的横梁、移动于横梁的行车、固定于行车下方的绳索和液压抓斗,所述的绳索与液压抓斗之间设置有驱动液压抓斗旋转的搅拌装置。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垃圾车将生活垃圾向倾倒口倾倒后,由垃圾分散装置将垃圾向第一投放区和第二投放区分散,发酵完成后由桥式抓斗起重机投入投放口进行投放燃烧,首先,改变传统仅通过人工操作桥式抓斗起重机进行转移的费时费力的操作方式,垃圾能够自动被转移且分散均匀,大大缩短转移垃圾所消耗的时间,也避免垃圾车因垃圾阻塞而造成倾倒效率下降;其次,投放区的地面呈倾斜状,靠近分隔墙(较高处、较新)的生活垃圾会向远离分隔墙(较低处、较老)的生活垃圾挤压,避免在分隔墙下方堵塞的同时会将
远离分隔墙的生活垃圾含有的水分挤出,利用水分减少来提高发酵效率,双投放区则使效率加倍;然后,第一投放区和第二投放区的地面下方设置有升温装置,升温不仅会直接提高发酵效果还会促使生活垃圾内的水分蒸发,进一步使发酵效果提升;最后,在搅拌装置作用下,使液压抓斗具有旋转功能,进而可利用搅拌加速新老垃圾混合,增加发酵效率,也可物理挤压,加速水分渗出,综上所述,从而满足如今生活垃圾燃烧任务重的需求。
[0007]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垃圾分散装置包括传输带和分散座,所述的传输带两侧分别设置有固定于分隔强上方的支架,所述的传输带一端与池体的倾倒口对接,另一端向池体内延伸,所述的支架上方设置有导向密封板,两侧的所述的导向密封板相对的端面延伸设置有密封部,相背的端面延伸设置有导向部,所述的密封部延伸至传输带上方并与传输带两侧密封配合,所述的分散座两侧滑移于导向部并设置有驱动分散座移动的驱动装置,所述的分散座前方设置有呈V形状的分散导板,所述的分散导板的V形尖端朝向倾倒口并将由传输带所传输的垃圾向传输带两侧分散。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垃圾车将垃圾倒入池体的倾倒口后,由传输带将垃圾向池体内输送,输送过程中,被V形状的分散导板所阻挡后从传输带的两侧掉落至投放区,避免因未及时清理倾倒口正下方的垃圾而影响垃圾车的正常倾倒,同时避免因距离倾倒口过近转移不便的问题,其次,分散座能够带动分散导板移动,从而改变垃圾落点,使垃圾掉落后能够均匀落于池体各处,提高实用性,然后,配合密封部,避免垃圾进入传输带内部,提高实用性。最后,增设导向部,使分散座的移动更为准确、稳定。
[0009]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轮架和移动电机,所述的轮架分别固定于分散座两侧的轮架,各所述的轮架转动设置有与导向部的上侧滚动配合的上滚轮和与导向部下侧滚动配合的下滚轮,两侧的所述的轮架的相对的上滚轮之间设置有与分散座转动配合的轮轴,所述的移动电机安装于分散座并驱动轮轴转动。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双层滚轮配合导向部,使分散座的移动更为稳定,配合轮轴,使两侧的滚轮移动更为同步,并在移动电机的驱动下,使分散座在控制下自动前进或者后退。
[0011]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两侧的所述的支架位于传输带与倾倒口对接的端部上方设置有坡道板,所述的坡道板沿远离倾倒口的方向高度逐渐降低,所述的坡道板两侧分别设置有侧板,两侧的所述的侧板随着远离倾倒口的方向间距逐渐缩小。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设坡道板,便于与倾倒口进行衔接,同时利用坡道板的高度落差,使垃圾能够自动向传输带移动,并配合侧板,使垃圾能够准确进入传输带并随传输带传输,提高运行可靠性。
[0013]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传输带包括呈环状的传输链条,所述的支架位于传输链条两端分别设置有齿轮,所述的支架设置有驱动其中一个齿轮旋转的传输电机,所述的传输链条套于两端的齿轮上,所述的传输链条外周依次排布多个传输单元,各所述的传输单元包括固定于链条的主体,所述的主体前端中部设置有托部,后端中部凸起设置有盖部,前一所述的主体的盖板盖于后一主体的托部并与后一主体的盖板及导向密封板上端面同一平面。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传输电机驱动下,由传动链条带动各个固定于传动链条的传输单元循环旋转,从而带动传输单元上方的垃圾稳定移动,同时,在传输单元的前端
增设盖部,在传输单元的后端增设托部,减少相邻传输单元之间间隙,使相邻传输单元的配合更为紧密,避免垃圾落入传输链条内,提高实用性。
[0015]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液压抓斗包括基座、爪体和液压缸,所述的爪体的数量位于多个并沿周向等距排布于基座下方,所述的爪体上端与基座铰接配合,所述的液压缸位于爪体上方并与各爪体一一对应,所述的液压缸包括铰接于基座的缸体,所述的缸体驱动设置有与爪体铰接的活塞杆,所述的搅拌装置包括位于基座上方并与绳索吊装配合的搅拌座,所述的搅拌座位于基座上方并与基座转动配合,所述的搅拌座设置有驱动基座旋转的驱动装置,所述的爪体两侧分别设置有侧翼,所述的侧翼随着远离爪体厚度逐渐降低。
[001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垃圾池,包括池体和桥式抓斗起重机,所述的池体一侧设置有供垃圾车倾倒生活垃圾的倾倒口,另一侧设置有将生活垃圾进行投放燃烧的投放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池体包括第一投放区、第二投放区及分隔第一投放区和第二投放区的分隔墙,所述的分隔墙上方设置有垃圾分散装置,所述的垃圾分散装置与倾倒口相对并将倾倒口所倾倒的生活垃圾分散至第一投放区和第二投放区,所述的第一投放区和第二投放区的地面呈倾斜状沿远离分隔墙的方向逐渐降低,所述的第一投放区和第二投放区的地面下方设置有加速发酵的升温装置,所述的第一投放区和第二投放区的地面较低侧设置有聚集并排出液体的排液装置,所述的桥式抓斗起重机包括纵向固定于池体上方两侧的纵梁、移动两侧纵梁上方的横梁、移动于横梁的行车、固定于行车下方的绳索和液压抓斗,所述的绳索与液压抓斗之间设置有驱动液压抓斗旋转的搅拌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垃圾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垃圾分散装置包括传输带和分散座,所述的传输带两侧分别设置有固定于分隔强上方的支架,所述的传输带一端与池体的倾倒口对接,另一端向池体内延伸,所述的支架上方设置有导向密封板,两侧的所述的导向密封板相对的端面延伸设置有密封部,相背的端面延伸设置有导向部,所述的密封部延伸至传输带上方并与传输带两侧密封配合,所述的分散座两侧滑移于导向部并设置有驱动分散座移动的驱动装置,所述的分散座前方设置有呈V形状的分散导板,所述的分散导板的V形尖端朝向倾倒口并将由传输带所传输的垃圾向传输带两侧分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垃圾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轮架和移动电机,所述的轮架分别固定于分散座两侧的轮架,各所述的轮架转动设置有与导向部的上侧滚动配合的上滚轮和与导向部下侧滚动配合的下滚轮,两侧的所述的轮架的相对的上滚轮之间设置有与分散座转动配合的轮轴,所述的移动电机安装于分散座并驱动轮轴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垃圾池,其特征在于:两侧的所述的支架位于传输带与倾倒口对接的端部上方设置有坡道板,所述的坡道板沿远离倾倒口的方向高度逐渐降低,所述的坡道板两侧分别设置有侧板,两侧的所述的侧板随着远离倾倒口的方向间距逐渐缩小。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春来
申请(专利权)人:临海市伟明环保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