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粗旦表层微多孔中空双组分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14475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8 1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粗旦表层微多孔中空双组分纤维及其制备方法,该粗旦表层微多孔中空双组分纤维包括内层和外层;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制备的粗旦表层微多孔中空双组分纤维,克服了常规聚酯吸湿性较差的问题,此外,还克服了常规的聚酯面料对功能性助剂的吸附性差,导致面料功能整理后耐水洗性能较差的问题,同时,又兼具了轻质保暖性能,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粉料、线性高密度聚乙烯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的共同作用下,面料的断裂强度等机械性能佳,服用性能好,能够应用于秋冬季节的外套等服装,能够开发轻质保暖面料,极具市场应用前景。极具市场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粗旦表层微多孔中空双组分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聚酯纤维
,分类号为D01F6/84,具体的,涉及一种粗旦表层微多孔中空双组分纤维。

技术介绍

[0002]涤纶(聚酯纤维)是合成纤维的一个重要品种,是由有机二元酸和二元醇缩聚而成的聚酯经纺丝所得的合成纤维,属于高分子化合物。但目前市场上的常规聚酯纤维吸湿性差,表面光滑,在后期的功能性整理过程中,对功能性助剂的吸附性差,且功能效果耐水洗性能差,水洗5次后,纤维的功能性降低80%以上。此外,在现有技术中,聚酯纤维存在保暖性较差的问题,虽然绝大部分科学家为实现中空聚酯纤维的保暖性,作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是又存在一个新的问题,保暖性虽然有一定的提升,但吸湿性能、拉伸强度等方面又有所欠缺,难以用于服装领域。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专利CN113279075B公开了一种微细旦PE、PET双组分复合短纤维的制造工艺,提高了纤维的拉伸性能和热稳定性能,但其并未解决聚酯纤维吸湿性、保暖性较差的问题。
[0004]中国专利CN104328553B公开了一种保暖舒爽型改性聚酯复合纤维的制备方法,所制备出的聚酯纤维保暖性佳、吸湿性强,但其断裂强度仅为2.82cN/dtex,还有待加强,并且并未解决聚酯纤维的耐水洗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粗旦表层微多孔中空双组分纤维,所述粗旦表层微多孔中空双组分纤维包括内层和外层。
[0006]优选的,所述外层的制备原料,按重量份计,包括:线性热塑性树脂70

90份,水溶性树脂8

25份,高分子量分散剂2

10份。
[0007]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外层的制备原料,按重量份计,包括:线性热塑性树脂70

90份,水溶性树脂10

20份,高分子量分散剂3

7份。
[0008]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外层的制备原料,按重量份计,包括:线性热塑性树脂80份,水溶性树脂15份,高分子量分散剂5份。
[0009]优选的,所述内层的制备原料,按重量份计,包括:高分子量聚合物50

80份,线性高密度聚合物15

35份,线性低密度聚合物5

20份,润滑剂2

10份,纳米氧化物0.5

5份。
[0010]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内层的制备原料,按重量份计,包括:高分子量聚合物60

80份,线性高密度聚合物15

30份,线性低密度聚合物5

15份,润滑剂5

8份,纳米氧化物1

2份。
[0011]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内层的制备原料,按重量份计,包括:高分子量聚合物75份,线性高密度聚合物20份,线性低密度聚合物10份,润滑剂5份,纳米氧化物1份。
[0012]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高分子量聚合物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粉料,所述线性高密度
聚合物为线性高密度聚乙烯,所述线性低密度聚合物为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0013]优选的,所述线性热塑性树脂和水溶性树脂的质量比为(70

90):(10

20)。
[0014]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线性热塑性树脂和水溶性树脂的质量比为(75

90):(10

20)。
[0015]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线性热塑性树脂和水溶性树脂的质量比为80:15。
[0016]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线性热塑性树脂包括聚酯、聚甲醛、聚苯乙烯

丙烯腈、聚碳酸酯、聚酰胺、聚烯烃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水溶性树脂包括水性纤维素衍生物、水溶性聚酯树脂、水性改性聚丁二烯树脂、水性丙烯酸树脂、水性聚氨酯树脂中的至少一种。
[0017]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线性热塑性树脂为聚酯,所述聚酯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所述水溶性树脂为水溶性聚酯树脂。
[0018]优选的,所述高分子量聚合物,线性高密度聚合物,线性低密度聚合物三者之间的质量比为(50

80):(15

35):(5

20)。
[0019]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高分子量聚合物,线性高密度聚合物,线性低密度聚合物三者之间的质量比为(60

80):(15

30):(5

15)。
[0020]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高分子量聚合物,线性高密度聚合物,线性低密度聚合物三者之间的质量比为75:20:10。
[0021]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高分子量聚合物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粉料,所述线性高密度聚合物为线性高密度聚乙烯,所述线性低密度聚合物为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0022]优选的,所述高分子量分散剂和纳米氧化物之间的质量比为(2

8):(0.5

2)。
[0023]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高分子量分散剂和纳米氧化物之间的质量比为(5

8):(1

2)。
[0024]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高分子量分散剂和纳米氧化物的质量比为5:1。
[0025]优选的,所述高分子量分散剂包括丙烯酸嵌段共聚物、改性聚氨酯聚合物、改性聚丙烯酸酯类、聚有机羧酸铵盐、改性高分子聚酯聚合物分散剂中的至少一种。
[0026]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高分子量分散剂为改性高分子聚酯聚合物分散剂。
[0027]优选的,所述润滑剂包括氧化聚乙烯蜡、聚乙烯蜡、聚丙烯蜡、褐煤蜡和酰胺蜡中的至少一种。
[0028]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润滑剂为氧化聚乙烯蜡,密度为0.5

1.5g/cm3。
[0029]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润滑剂为氧化聚乙烯蜡,密度为0.98g/cm3。
[0030]优选的,所述纳米氧化物包括纳米二氧化硅、二氧化钛,氧化锌、氧化铝、氧化锆、氧化铈中的至少一种。
[0031]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纳米氧化物为纳米二氧化硅,其平均粒径为5

50nm。
[0032]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纳米氧化物为纳米二氧化硅,其平均粒径为10

20nm。
[0033]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纳米氧化物为纳米二氧化硅,其平均粒径为12nm。
[0034]本申请人发现,当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水溶性聚酯树脂的质量比为(70

90):(10

20)时,提高了纤维的吸湿性能和保暖性能,推测是:在此质量比内的聚酯和水溶性聚酯树脂,在改性高分子聚酯聚合物分散剂的作用下,促进了两者的相容,熔体的结晶度较高,不易被拉长、变形,获得合适的孔隙率,提高了吸湿性能,避免了由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粗旦表层微多孔中空双组分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粗旦表层微多孔中空双组分纤维包括内层和外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粗旦表层微多孔中空双组分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的制备原料,按重量份计,包括:线性热塑性树脂70

90份,水溶性树脂8

25份,高分子量分散剂2

10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粗旦表层微多孔中空双组分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的制备原料,按重量份计,包括:高分子量聚合物50

80份,线性高密度聚合物15

35份,线性低密度聚合物5

20份,润滑剂2

10份,纳米氧化物0.5

5份。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粗旦表层微多孔中空双组分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热塑性树脂和水溶性聚酯树脂的质量比为(70

90):(10

20)。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粗旦表层微多孔中空双组分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量聚合物,线性高密度聚合物,线性低密度聚合物三者之间的质量比为(50

80):(15

35):(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兴印袁修见周跃峰陈小林张英沈淑妍陈峰喻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锵尼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