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圆筒织物织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4414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8 1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三维圆筒织物织机,包括主机架;芯模筒,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且设于所述主机架上,所述芯模筒通过第一驱动机构驱动上下移动,所述芯模筒的外侧套设有夹持环;打纬机构,包括围设于所述芯模筒外侧的多个筘片,每个所述筘片通过一个第二驱动机构驱动上下移动;提综机构,设于所述打纬机构的外围;以及,引纬机构,通过第三驱动机构驱动围绕所述芯模筒旋转,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将所述引纬机构、所述提综机构以及所述打纬机构配合在所述芯模筒的外围,从而使所述三维圆筒织物织机完成自动化织出圆筒状的纤维织物,以提高自动化程度,通过机器生产出结构均匀、张力稳定的织物。织物。织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三维圆筒织物织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织机
,尤其涉及三维圆筒织物织机。

技术介绍

[0002]三维圆筒纤维织物在与一些热固性树脂复合之后可制成一种筒状的复合型材料。这种筒状的复合型材料与传统金属材料相比,在耐热性能和刚性相差不大的情况下,重量更轻,并且用途范围更加广泛,例如可用于汽车或者军工行业。为了生产此种筒状的复合型材料,目前市面上出现了许多织造装备和织造方法,但这些织造方法和织造装备的自动化程度低,人工辅助程度高,造成织物结构不均匀、张力控制不稳定、产品质量一致性差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三维圆筒织物织机,旨在提高自动化程度,通过机器生产出结构均匀、张力稳定的织物。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三维圆筒织物织机,其中,所述三维圆筒织物织机包括主机架、芯模筒、打纬机构、提综机构和引纬机构,所述芯模筒,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且设于所述主机架上,所述芯模筒通过第一驱动机构驱动上下移动,所述芯模筒的外侧套设有夹持环;所述打纬机构,包括围设于所述芯模筒外侧的多个筘片,每个所述筘片通过一个第二驱动机构驱动上下移动;所述提综机构,设于所述打纬机构的外围;以及,所述引纬机构,通过第三驱动机构驱动围绕所述芯模筒旋转;其中,经纱分为与多个所述筘片对应的多份,每份所述经纱的一端与所述提综机构连接,另一端穿过对应所述筘片固定在所述芯模筒的顶部,所述提综机构驱动多份所述经纱依次开口,所述引纬机构总是处于每份所述经纱的开口内,带动纬线穿过对应开口,所述纬线穿过开口后,所述打纬机构配合打纬。
[0005]可选地,所述芯模筒包括:限位筒,侧壁是由多个竖直的第一钢针环设组成,多个所述第一钢针均匀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第一钢针的顶端固定在水平设置的环形上支撑板上,底端固定在水平设置的下支撑板上;以及,柱状筒,设于所述下支撑板的下方,所述柱状筒顶端与所述下支撑板固接;其中,所述夹持环套设在所述柱状筒的外侧,所述打纬机构以及所述引纬机构围设于所述柱状筒的外侧。
[0006]可选地,所述下支撑板的顶面设有多个第一压块,多个所述第一压块与多个所述第一筘片一一对应设置,每个所述第一压块的的顶部可拆卸叠设有第二压块,每个所述第一压块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压块配合用以夹设固定所述经纱的另一端。
[0007]可选地,所述柱状筒的侧壁由多个竖直的第二钢针环设组成,多个所述第二钢针均匀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第二钢针的顶端与水平设置的芯模筒上盖板固接,所述芯模筒上盖板的顶面与所述下支撑板的底面固接,所述第二钢针的底端与水平设置的芯模筒下盖板固接。
[0008]可选地,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下焊接板,水平设于所述柱状筒内,所述下焊接
板的底部竖直设有至少一个支撑杆,每个支撑杆的顶端与所述下焊接板的底面固接,底端贯穿所述芯模筒下盖板与所述主机架固接;旋转电机,竖直设于所述主机架和所述芯模筒下盖板的中间,所述旋转电机与所述芯模筒下盖板固接;丝杆,同轴设于所述柱状筒内,所述丝杆的顶端与所述下焊接板的底面连接,底端贯穿所述芯模筒下盖板与所述旋转电机连接;以及,丝杆螺母,套设在所述丝杆的外侧,所述丝杆螺母的底部与所述芯模筒下盖板的顶面连接。
[0009]可选地,多个所述筘片以所述芯模筒为中心均匀间隔朝外辐射设置。
[0010]可选地,所述第二驱动结构包括至少一个气缸,每个气缸竖直设于所述主机架上,所述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筘片的边缘连接。
[0011]可选地,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还包括:多个滑轨,竖直设于所述限位筒内,每个所述滑轨的底端与所述下焊接板的顶面连接;以及,多个滑块,与所述多个滑轨一一对应,每个所述滑块滑动卡接在对应的所述滑轨内,多个所述滑块与多个所述筘片一一对应设置,每个所述滑块穿过所述柱状筒由多个所述第二钢针组成的侧壁的缝隙与对应的所述筘片靠近所述芯模筒的端部连接;其中,至少一个所述气缸的数量为三个,其中一个所述气缸位于所述筘片靠近所述芯模筒的端部的下方,且与所述筘片连接,另外两个所述气缸位于所述筘片远离所述芯模筒的端部的下方,且与所述筘片连接。
[0012]可选地,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还包括环形的上焊接板,位于所述柱状筒内,且位于多个所述滑轨的上方,多个所述滑轨的顶端与所述上焊接板的底面固接。
[0013]可选地,还包括送经机构,所述送经机构包括由远至近依次靠近所述主机架的筒子架、张力单元以及拢纱单元,所述经纱依次经过所述筒子架、张力单元以及拢纱单元与所述提综机构连接。
[001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当需要进行织纤维织物的时候,多份所述经纱围设在所述芯模筒的外侧,每份所述经纱的一端与所述提综机构连接,另一端从对应的所述筘片的底部穿过所述筘片至所述筘片的上方,然后固定在所述芯模筒的顶部,固定好每份经纱之后,所述提综机构驱动多份所述经纱依次开口,所述引纬机构总是处于每份所述经纱的开口内,带动纬线穿过对应开口,所述纬线穿过开口后,所述打纬机构配合打纬,本申请通过将所述引纬机构、所述提综机构以及所述打纬机构配合在所述芯模筒的外围,从而使所述三维圆筒织物织机完成自动化织出圆筒状的纤维织物,以提高自动化程度,通过机器生产出结构均匀、张力稳定的织物。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三维圆筒织物织机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芯模筒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图2中的芯模筒内部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图1中限位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的三维圆筒织物织机的局部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6为图1中第二驱动机构的立体示意图;图7为图1中的局部提综机构立体示意图;图8为图1中筒子架的立体示意图;图9为图1中张力单元的立体示意图;图10为图1中张力单元的立体示意图;图11为图1中夹持环的立体示意图。
[0017]附图标号说明: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需要说明,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20]另外,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维圆筒织物织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架;芯模筒,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且设于所述主机架上,所述芯模筒通过第一驱动机构驱动上下移动,所述芯模筒的外侧套设有夹持环;打纬机构,包括围设于所述芯模筒外侧的多个筘片,每个所述筘片通过一个第二驱动机构驱动上下移动;提综机构,设于所述打纬机构的外围;以及,引纬机构,通过第三驱动机构驱动围绕所述芯模筒旋转;其中,经纱分为与多个所述筘片对应的多份,每份所述经纱的一端与所述提综机构连接,另一端穿过对应所述筘片固定在所述芯模筒的顶部,所述提综机构驱动多份所述经纱依次开口,所述引纬机构总是处于每份所述经纱的开口内,带动纬线穿过对应开口,所述纬线穿过开口后,所述打纬机构配合打纬。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圆筒织物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模筒包括:限位筒,侧壁是由多个竖直的第一钢针环设组成,多个所述第一钢针均匀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第一钢针的顶端固定在水平设置的环形上支撑板上,底端固定在水平设置的下支撑板上;以及,柱状筒,设于所述下支撑板的下方,所述柱状筒顶端与所述下支撑板固接;其中,所述夹持环套设在所述柱状筒的外侧,所述打纬机构以及所述引纬机构围设于所述柱状筒的外侧。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维圆筒织物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撑板的顶面设有多个第一压块,多个所述第一压块与多个所述第一筘片一一对应设置,每个所述第一压块的的顶部可拆卸叠设有第二压块,每个所述第一压块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压块配合用以夹设固定所述经纱的另一端。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维圆筒织物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状筒的侧壁由多个竖直的第二钢针环设组成,多个所述第二钢针均匀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第二钢针的顶端与水平设置的芯模筒上盖板固接,所述芯模筒上盖板的顶面与所述下支撑板的底面固接,所述第二钢针的底端与水平设置的芯模筒下盖板固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三维圆筒织物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下焊接板,水平设于所述柱状筒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志航林富生宋志峰张伟杰夏爽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纺织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