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包装袋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143718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8 1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真空包装袋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真空包装袋及其制造方法。真空包装袋包括袋身和吸出接头,袋身包括相对设置的前片和后片,前片和后片在边缘处彼此接合,从而在前片和后片之间形成容纳空间;吸出接头内侧与容纳空间连通,吸出接头外侧可外接抽真空装置;在抽真空装置作用下,袋身内部形成负压,在袋内低压袋外高压的压差作用下,前片与后片彼此压紧将内容物从四周汇至袋身形成的助流通道,内容物经助流通道流至吸出接头后排出。该真空包装袋内部具有助流通道,能够在微真空状态下更好地将袋底膏料导流至袋口,显著降低袋内残留。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造方法生产高效,赋予助流通道良好的稳定性和耐久性,保障真空包装袋的吸出性能。吸出性能。吸出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真空包装袋及其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真空包装袋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真空包装袋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如今,真空包装袋得到广泛使用,给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食品、药品、化妆品等诸多领域中,真空包装袋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例如,在食品行业,真空包装袋可以有效地保持食品的新鲜度和营养价值,让消费者更加放心地享用食品;在药品行业,真空包装袋可以防止药品受到潮湿、氧化等影响,从而保证药品的疗效;在化妆品行业,真空包装袋可以保护化妆品的成分和质量,在运输和存储过程中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
[0003]然而,在过去,真空包装袋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由于它们的内部空气被抽出,所以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挤料吸料困难的现象,而且剩余物无法完全吸出,这导致了很多浪费。特别是在盛装高粘度的内容物的情况下,吸料后的真空包装袋内仍有大量物料残余,无法吸出的物料最高可达20%~30%,不仅造成较大的资源浪费,也显著提高了使用后的真空包装袋的无害化处理成本。
[0004]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现代真空包装袋已经为此做了一定的改进和创新。例如,现在很多真空包装袋内部涂有防粘涂层,能够一定程度地降低内容物与真空包装袋内壁之间的粘滞作用,从而一定程度地减少残留,但由于在食品、药品、化妆品等领域中出于安全性的考虑,涂层的选材十分受限,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内容物的残留问题。又如,现在很多真空包装袋在袋嘴处连接吸管并伸入袋内,通过内置吸管可以将远离袋嘴的物料吸出,但由于内置吸管的方案只能增加吸管入口附近的物料的吸出率,对总体吸出效果的提升仍然有限。而且,吸管管径的设置面临如下矛盾,如果管径过小,吸出力有限,粘稠物料仍然难以吸出;如果管径过大,吸管外壁附近将残留大量物料,并且在吸料或运输过程中,吸管端部很容易将真空袋袋壁撑破。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真空包装袋及其制造方法,目的在于改进现有真空包装袋,使袋内物料易于吸出,减少残留,减少物料浪费,同时也降低真空包装袋后续无害化处理的成本。
[0006]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是提供一种真空包装袋,包括可盛装内容物的袋身和连接在袋身上供内容物吸出的吸出接头;袋身包括相对设置的前片和后片,前片和后片在边缘处彼此接合,从而在前片和后片之间形成容纳空间;吸出接头内侧与容纳空间连通,吸出接头外侧可外接抽真空装置;在抽真空装置作用下,袋身内部形成负压,在袋内低压袋外高压的压差作用下,前片与后片彼此压紧将内容物从四周汇至袋身形成的助流通道,内容物经助流通道流至吸出接头后排出。
[0007]进一步地,上述真空包装袋中,相对于袋内的容纳空间,袋身形成的助流通道为全开放式的通道,助流通道与容纳空间之间无阻隔界面;前片和后片之间的间隙构成环绕助
流通道的次级通道,容纳空间内的内容物经次级通道汇至助流通道。
[0008]进一步地,上述真空包装袋中,前片上成型有槽口朝向袋内的第一隆槽,后片上成型有槽口朝向袋内的第二隆槽,第一隆槽与第二隆槽彼此槽口正对形成助流通道。
[0009]进一步地,上述真空包装袋中,助流通道布置于袋身的中部,一端指向吸出接头,另一端向远离吸出接头的方向延伸。
[0010]进一步地,上述真空包装袋中,容纳空间内任意两点的最远距离为Dmax,助流通道两端的直线距离为Dl,Dl/Dmax=0.65~1.00。
[0011]进一步地,上述真空包装袋中,袋身左右对称,助流通道沿袋身的对称轴布置。
[0012]进一步地,上述真空包装袋中,前片与后片采用如下材料制成:从外至内依次为外层、第一粘合层、第一阻隔层、第二粘合层、第二阻隔层、第三粘合层、热封层;其中,外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第一粘合层为聚酯多元醇类粘合层,第一阻隔层为聚酰胺薄膜,第二粘合层为聚酯多元醇类粘合层,第二阻隔层为铝膜,第三粘合层为聚酯多元醇类粘合层,热封层为聚烯烃薄膜。
[0013]进一步地,上述真空包装袋中,第一隆槽与第二隆槽的截面均呈半圆形,吸料时第一隆槽与第二隆槽彼此靠近形成截面为近圆形的助流通道。
[0014]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是提供一种真空包装袋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干式复合机上,使用聚酯多元醇粘合剂,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和聚酰胺薄膜先进行一次复合;使用聚酯多元醇粘合剂将铝膜与一次复合得到的半成品的聚酰胺薄膜侧进行二次复合;使用聚酯多元醇粘合剂将聚烯烃薄膜与二次复合得到的半成品的铝膜侧第三次复合;全部复合完成后将复合得到的片材放入养生仓进行熟化,得到复合片材;步骤2:按照所需真空包装袋的形状和尺寸分切复合片材;步骤3:将分切后的复合片材成对置于成型模具中,聚烯烃薄膜侧相对,热压形成袋身;步骤4:将吸出接头焊接至袋身,形成真空包装袋。
[0015]进一步地,上述真空包装袋的制造方法,步骤1中制造复合片材过程中的复合温度在40℃~110℃范围内,优选自40℃、60℃、80℃、110℃;复合线速设定在80~120m/min;养生仓温度为40~50℃;步骤3中,将袋身的部分塑形为助流通道的模具,其与复合片材外侧接触的温度为140℃,其与复合片材内侧接触的温度为100℃。
[0016]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真空包装袋,内部具有助流通道,能够在微真空状态下更好地将袋底膏料导流至袋口,显著降低袋内残留。
[001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真空包装袋,能够省去贯穿至靠近袋底的塑料内管,规避了使用塑料内管容易造成真空袋袋壁撑破以及生产成本提高等缺陷。
[0018]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真空包装袋,助流通道是由袋身本体成型而成的,第一隆槽和第二隆槽槽口正对彼此支撑,形成全开放式的助流通道,该助流通道与容纳空间之间没有任何阻隔界面,前片和后片之间的间隙构成环绕助流通道的次级通道,容纳空间内的内容物经次级通道汇集到助流通道,然后再导出至吸出接头,显著缩短了内容物在狭窄间隙中流动的路径,因此能够有效减少物料残留,避免浪费。
[0019]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真空包装袋,袋身前片和后片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聚酯多元醇类粘合层、聚酰胺薄膜、聚酯多元醇类粘合层、铝膜、聚酯多元醇类粘合层、聚烯烃薄膜热压形成,具有优异的耐受性和机械强度,具有优异的氧气阻隔性能,还具有优异的水蒸气和光线阻隔性能,从而有效保护袋内物料。
[0020]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真空包装袋的制造方法,能够批量化地快速制造本专利技术的真空包装袋,利用热压模具将由外到内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聚酯多元醇类粘合层、聚酰胺薄膜、聚酯多元醇类粘合层、铝膜、聚酯多元醇类粘合层、聚烯烃薄膜的七层膜材热压配合在一起,能够赋予助流通道良好的稳定性和耐久性,从而确保真空包装袋的吸出性能。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真空包装袋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真空包装袋的截面示意图。
[0023]图3为复合片材的截面示意图。
[0024]图4和图5为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袋身1、吸出接头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真空包装袋,其特征在于:包括可盛装内容物的袋身(1)和连接在所述袋身(1)上供内容物吸出的吸出接头(2);所述袋身(1)包括相对设置的前片(11)和后片(12),前片(11)和后片(12)在边缘处彼此接合,从而在前片(11)和后片(12)之间形成容纳空间;所述吸出接头(2)内侧与所述容纳空间连通,所述吸出接头(2)外侧可外接抽真空装置;在抽真空装置作用下,所述袋身(1)内部形成负压,在袋内低压袋外高压的压差作用下,所述前片(11)与后片(12)彼此压紧将内容物从四周汇至袋身(1)形成的助流通道(13),内容物经所述助流通道(13)流至吸出接头(2)后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包装袋,其特征在于:相对于袋内的容纳空间,所述袋身(1)形成的助流通道(13)为全开放式的通道,所述助流通道(13)与所述容纳空间之间无阻隔界面;所述前片(11)和后片(12)之间的间隙构成环绕所述助流通道(13)的次级通道,容纳空间内的内容物经所述次级通道汇至所述助流通道(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真空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片(11)上成型有槽口朝向袋内的第一隆槽(14),所述后片(12)上成型有槽口朝向袋内的第二隆槽(15),所述第一隆槽(14)与第二隆槽(15)彼此槽口正对形成所述助流通道(1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真空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助流通道(13)布置于所述袋身(1)的中部,一端指向所述吸出接头(2),另一端向远离所述吸出接头(2)的方向延伸。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真空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空间内任意两点的最远距离为Dmax,所述助流通道(13)两端的直线距离为Dl,Dl/Dmax=0.65~1.00。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真空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袋身(1)左右对称,所述助流通道(13)沿所述袋身(1)的对称轴布置。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真空包装袋,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晗琛张静静李德炜
申请(专利权)人:三樱包装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