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干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14215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8 09: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泥干化系统,包括用于污泥干化的干化机,所述的干化机包括筒体和中空的换热轴,所述的换热轴伸在筒体内,它还包括:蒸汽入口,所述的蒸汽入口分别设在换热轴的左右两端,所述的蒸汽入口分别位于筒体的左右两端,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缩短热交换时间使得热交换效率高的污泥干化系统。交换效率高的污泥干化系统。交换效率高的污泥干化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污泥干化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气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污泥干化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污泥输送一般采用无轴螺旋输送,或有轴单螺旋输送的方式进行。以上方式具有物料不宜堵塞、能耗低、输送量大的特点。但同样存在破碎效果不佳,导致出现污泥颗粒直径过大,输送过程不宜控制,设备易发生腐蚀磨损等情况,据现有技术,有一种用于污泥干化的双螺旋输送装置,公开号为CN106115195A,包括输送机壳体和位于所述输送机壳体的内部的双螺旋输送机构,所述双螺旋输送机构包括平行设置且位于同一高度的第一螺旋轴体和第二螺旋轴体,所述第一螺旋轴体和所述第二螺旋轴体的旋转方向相反,所述第一螺旋轴体上设有若干第一螺旋叶片,若干所述第一螺旋叶片沿轴向呈非连续的螺旋状分布,所述第二螺旋轴体上设有若干第二螺旋叶片,若干所述第二螺旋叶片沿轴向呈非连续的螺旋状分布,所述第一螺旋叶片和所述第二螺旋叶片相互交错并成一定角度,污泥从壳体一端的顶部进料,从壳体另一端的底部进料,由于只能从一个方向进料,破碎效率低,而且是从壳体一端输送到壳体另一端,输送时间长。
[0003]传统圆盘干化系统是通过螺杆上料器进入一个卧式圆盘式干化处理器,圆盘式干化机的转子是一组中空圆盘,这些圆盘被一条中空轴贯穿连通。干化器的圆盘衬套内循环有高温的介质(蒸汽、热油或热水),使反应器内的所有圆盘壁得到均匀有效的加热。据现有技术,有一种圆盘干化机,公开号为CN105523702B,具体为一卧式带壳体夹套的容器,容器内布置两根相向转动的换热轴,换热轴上密集布置数十片空心圆盘,两轴上的空心圆盘交错布置,相互清理,此装置为高效间接换热设备,两换热轴上的圆盘依次交错布置,相互清理粘接在圆盘上和轴上的物料,并强化对物料的搅拌,显著提高传热效率,以蒸汽为热媒的进出热媒装置包括有旋转接头、虹吸装置。所述旋转接头通过虹吸装置与轴管相连通,所述虹吸装置一端插入轴管底部,一端插入旋转接头并与旋转接头,蒸汽从壳体一端端部进入换热轴,由于只有一个方向通入蒸汽,蒸汽慢慢地从换热轴一端流动到换热轴另一端,换热轴内部温度上升慢,热交换时间长,圆盘与污泥的热交换效率低。而且采用双轴使得能耗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缩短热交换时间使得热交换效率高的污泥干化系统。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污泥干化系统,包括用于污泥干化的干化机,所述的干化机包括筒体和中空的换热轴,所述的换热轴伸在筒体内,它还包括:
[0006]蒸汽入口,所述的蒸汽入口分别设在换热轴的左右两端,所述的蒸汽入口分别位于筒体的左右两端。
[0007]采用以上结构后,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蒸汽入口分别设在换热
轴的两端,这样蒸汽从换热轴两端往换热轴中间流动,使得换热轴内的温升快,筒体内的传热温差提高,缩短了热交换时间,大大提高了热交换效率,同时只需要单个换热轴,能耗低,成本低。
[0008]作为优选,它还包括用于排水的疏水口,所述的疏水口设在换热轴的一端,所述的疏水口与其中一个蒸汽入口关于换热轴轴线对称,便于把换热轴内的水排出。
[0009]作为优选,它还包括用于缓冲流体的流体管,所述的流体管分别设在蒸汽入口和疏水口上,使得流体在换热轴内流动平稳,这样使得蒸汽能更快地填充在换热轴内,且便于把水从换热轴内排出,不影响换热效果,可靠性高。
[0010]作为优选,所述的流体管为螺旋形,效果好。
[0011]作为优选,它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的温度传感器的探头伸在筒体内,利用温度传感器检测筒体内物料的温度,以便调节蒸汽的流量。
[0012]作为优选,它还包括用于把污泥输送到干化机的污泥输送系统,所述的污泥输送系统包括:
[0013]壳体,所述的壳体内有平行设置且位于同一高度的第一螺旋轴体和第二螺旋轴体;
[0014]进料口,所述的进料口分别设在壳体左右两侧面;
[0015]出料口,所述的出料口设在壳体中间的底部;
[0016]第一螺旋叶片,所述的第一螺旋叶片分别设在第一螺旋轴体左端和第二螺旋轴体右端;
[0017]第二螺旋叶片,所述的第二螺旋叶片分别设在第一螺旋轴体右端和第二螺旋轴体左端,所述的第一螺旋叶片和第二螺旋叶片螺旋方向相反,所述的出料口位于第一螺旋叶片和第二螺旋叶片之间;
[0018]所述的第一螺旋轴体和第二螺旋轴体旋转方向相反;
[0019]所述的壳体底部的料槽横截面的形状包括两个开口向上的弧形。进料口分别设在壳体的左右两侧,出料口设在壳体中间位置,同时在第一螺旋轴体和第二螺旋轴体上均分别设第一螺旋叶片和第二螺旋叶片,利用第一螺旋叶片和第二螺旋叶片把壳体两端的污泥输送到中间,能破碎更多的污泥,破碎效率高,且输送距离减半,输送时间短;同时把料槽设置成开口向上的弧形,污泥易集中在料槽底部,确保了污泥的破碎效果
[0020]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螺旋叶片和第二螺旋叶片均为阿基米德螺旋,能对污泥进行充分破碎。
[0021]作为优选,所述的阿基米德螺旋包括多个S形板拼接而成,便于安装。
[0022]作为优选,所述的壳体前后两内侧壁均为斜坡,使得污泥往料槽底部掉落,污泥之间充分接触,破碎效果好。
[0023]作为优选,所述的斜坡横截面和料槽横截面形成“W”形,破碎效果好。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专利技术污泥干化系统干化机的主视图。
[0025]图2是本专利技术污泥干化系统干化机的俯视图。
[0026]图3是本专利技术污泥干化系统污泥输送系统的俯视剖视图。
[0027]图4是本专利技术污泥干化系统污泥输送系统的主视剖视图。
[0028]图5是图4中A

A方向的视图。
[0029]其中,1、干化机,110、筒体,120、换热轴,2、料槽,3、蒸汽入口,4、疏水口,5、流体管,6、温度传感器,7、污泥输送系统,710、壳体,720、进料口,730、出料口,740、第一螺旋叶片,750、第二螺旋叶片,8、第一螺旋轴体,9、第二螺旋轴体,10、通孔,11、污泥入口,12、污泥出口,13、尾气出口,14、换气接口,15、筒体蒸汽进气管,16、筒体疏水管,17、电机,18、联轴器,19、齿轮,20、维修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31]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污泥干化系统,包括用于对污泥干化的干化机1,干化机1包括筒体110和换热轴120,筒体110为整体密闭,物料充填在筒体110内,用于支承换热轴120;换热轴120为整体密闭,内腔通饱和蒸汽,干燥时起主导作用,安置在筒体110上,起搅拌与推进物料作用。换热轴120轴线与筒体110轴线在同一直线上,换热轴120伸在筒体110内且换热轴120两端伸在筒体110左右两端外,换热轴120左右两端的端部均设有蒸汽入口3,蒸汽从换热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泥干化系统,包括用于污泥干化的干化机(1),所述的干化机(1)包括筒体(110)和中空的换热轴(120),所述的换热轴(120)伸在筒体(110)内,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蒸汽入口(3),所述的蒸汽入口(3)分别设在换热轴(120)的左右两端,所述的蒸汽入口(3)分别位于筒体(110)的左右两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用于排水的疏水口(4),所述的疏水口(4)设在换热轴(120)的一端,所述的疏水口(4)与其中一个蒸汽入口(3)关于换热轴(120)轴线对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泥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用于缓冲流体的流体管(5),所述的流体管(5)分别设在蒸汽入口(3)和疏水口(4)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泥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体管(5)为螺旋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温度传感器(6),所述的温度传感器(6)的探头伸在筒体(110)内。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用于把污泥输送到干化机(1)的污泥输送系统(7),所述的污泥输送系统包括:壳体(710),所述的壳体(710)内有平行设置且位于同一高度的第一螺旋轴体(8)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虎谭永祥邓树权赵必昂
申请(专利权)人:江门市双水绿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