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酸性有机高氮工业废水集成式极限脱氮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14207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8 09: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酸性有机高氮工业废水集成式极限脱氮处理装置,该极限脱氮处理装置共有两层呈四宫格状,包括依次相连的升流式水解酸化/缺氧转换池、UASB反应器、SBR反应池、后置脱氧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酸性有机高氮工业废水集成式极限脱氮处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业废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酸性有机高氮工业废水集成式极限脱氮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一些工业废水TN和NH3‑
N含量高,是城镇污水的3

10倍,pH低,一般在3.0

6.0之间,如淀粉废水、制药废水、制革废水等,难降解污染物多,对硝化菌和反硝化菌抑制作用大,碳源投加量大,不能照抄照搬传统A
2/
O工艺参数。目前,最常规的脱氮方法是活性污泥法,这一过程中需要大量曝气来保证相关微生物的生长。除此之外,其他的技术也在不断发展用于改进现有活性污泥处理装置,包括流动床生物膜反应技术MBBR和集成固定膜活性污泥工艺IFAS,但这类生物膜技术反应器中填料依靠曝气和水流的提升作用处于流化状态,在实际工程中,容易出现局部填料堆积现象,对大型的工业运用是很大的挑战。污水研究人员目前对厌氧氨氧化很感兴趣,并且认为这对高氮废水处理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与传统生物法相比,厌氧氨氧化无需外加碳源,需氧量低且污泥产量少,是较经济的生物脱氮技术,但是厌氧氨氧化的缺点是反应速度较慢,所需反应器容积较大,且碳源对厌氧氨氧化不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酸性有机高氮工业废水集成式极限脱氮处理装置,其可满足不同程度的脱氮出水要求,如出水总氮为20mg/L、15mg/L、10mg/L、6mg/L。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酸性有机高氮工业废水集成式极限脱氮处理装置,该极限脱氮处理装置共有两层呈四宫格状,包括依次相连的升流式水解酸化/缺氧转换池、UASB反应器、SBR反应池、后置脱氧池

缺氧池和膜池,该膜池分别与清水池、反清洗装置相连,所述SBR反应池与回流脱氧池相连;所述升流式水解酸化/缺氧池与UASB反应器位于左侧贯穿上下两层;所述SBR反应池和控制台位于右侧第一层,所述后置脱氧池

缺氧池、膜池、回流脱氧池及反冲洗装置位于右侧第二层。
[0005]进一步的,所述升流式水解酸化/缺氧转换池进水口依次通过流量计、进水泵与进水箱相连,升流式水解酸化/缺氧转换池出水口通过蠕动泵与UASB反应器进水口相连,UASB反应器出水口通过蠕动泵与SBR反应池相连,所述SBR反应池充分曝气后由提升泵提升到一定高度进入后置脱氧池

缺氧池,该后置脱氧池

缺氧池内置搅拌器,后置脱氧池

缺氧池出水通过蠕动泵与膜池相连,该膜池出水口通过电磁阀、抽吸泵与清水池相连,清洗口通过反冲洗泵与反清洗装置相连。
[0006]进一步的,所述升流式水解酸化/缺氧转换池内设有布水装置,其池内DO整体保持在小于0.5mg/L的水平,池内顶部设有DO传感器、NO3传感器。
[0007]进一步的,所述SBR反应池使用间歇曝气,在池底设有曝气支架及曝气头,其池内DO在1.0

5.0mg/L之间,优选为3.0mg/L;MLSS在9000

15000mg/L之间,优选为15000mg/L;
MLVSS/MLSS在60%

75%之间,优选为70%;污泥停留时间在10.0

30.0d之间,优选为20.0d;池内侧壁固定DO传感器和NH3传感器。
[0008]进一步的,所述后置脱氧池

缺氧池底部设有DO传感器、NO3传感器,上部设有ORP传感器、TSS传感器;其池内DO在0.1

3.0mg/L之间,优选为0.15mg/L;该后置脱氧池

缺氧池分为三个格室,第一格室为脱氧池,第二、第三格室为缺氧池,第二格室设有碳源投加口。利用内隔板增大废水接触面积,让缺氧达到理想效果。
[0009]更进一步的,所述膜池上方为回流脱氧池,该回流脱氧池通过第一回流管道连接至四通第一接口,所述四通第二接口通过回流支路a连接至UASB反应器回流口,四通第三接口通过回流支路b连接至升流式水解酸化/缺氧转换池进水口,混合液回流比为100

400%,在第一回流管道上设有回流泵、回流流量计,在回流支路a上设有电池阀,在回流支路b上设有电池阀、回流流量计、回流泵;所述后置脱氧池

缺氧池通过第二回流管道连接至四通第四接口,然后分别通过回流支路a、回流支路b连接至UASB反应器回流口、升流式水解酸化/缺氧转换池进水口,混合液回流比为100

200%,在第二回流管道上设有回流流量计、回流泵、电磁阀;所述膜池通过第三回流管道连接至SBR反应池进水口,膜池还通过第四回流管道连接至回流脱氧池,回流活性污泥比为400

600%,在第三回流管道上依次设置回流泵、回流流量计、电磁阀,在第四回流管道上依次设置回流流量计、回流泵,保证较高水平的RAS回流率。
[0010]更进一步的,所述升流式水解酸化/缺氧转换池、UASB反应器和SBR反应池上部均设有取样口,下部均设有排泥口,在取样管路和排泥管路上设有电磁阀。
[0011]更进一步的,在升流式水解酸化/缺氧转换池与UASB反应器之间的管路上设有NH3传感器和pH传感器,所述UASB反应器顶部连接有气体收集袋。
[0012]作为更进一步的,所述清水池内设有NO3传感器、NH3传感器和ortho

P传感器。
[0013]作为更进一步的,所述膜池内置膜盒,所述膜盒内置膜组件,膜参数包括膜孔径(一般为0.04um)、有效膜面积、膜组件TMP(6

30KPa)、膜渗透通量等参数。
[0014]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能够取得如下的技术效果:
[0015]1.该极限脱氮装置,识别了关键工程参数和调控策略的关键组分,并获取了相应数据,通过控制工艺流程可达到不同总氮出水目标(20mg/L、15mg/L、10mg/L、6mg/L)。
[0016]2.该极限脱氮装置,前置水解酸化技术能够将高氮工业废水大分子物质转化为小分子物质,提高BOD5,进而提高碳源利用率,减少碳源投加量,后接好氧处理和缺氧池继续降解污染物,多级处理后效果要比常规的好氧设备更加有效;不仅如此极限脱氮的稳定性、可操作性、可控制性也要优于常规的A2O工艺。
[0017]3.该极限脱氮装置,对于易降解高氮工业废水,UASB反应器技术能够将残存的COD和BOD5去除,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提高甲烷产量,并保证出水水质。
[0018]4.该极限脱氮装置,在较高的SVI值下(>150mL/g),由于膜的截留,能够避免沉淀相关问题。由于膜的截留,装置中微生物群落与CAS不同,微生物絮体尺寸较小,游离细菌较多,进而增加缺氧区的比反硝化速率,因此出水TN浓度较低。
[0019]5.该极限脱氮装置,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酸性有机高氮工业废水集成式极限脱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极限脱氮处理装置共有两层呈四宫格状,包括依次相连的升流式水解酸化/缺氧转换池、UASB反应器、SBR反应池、后置脱氧池

缺氧池和膜池,该膜池分别与清水池、反清洗装置相连,所述SBR反应池与回流脱氧池相连;所述升流式水解酸化/缺氧池与UASB反应器位于左侧贯穿上下两层;所述SBR反应池和控制台位于右侧第一层,所述后置脱氧池

缺氧池、膜池、回流脱氧池及反冲洗装置位于右侧第二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酸性有机高氮工业废水集成式极限脱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流式水解酸化/缺氧转换池进水口依次通过流量计、进水泵与进水箱相连,升流式水解酸化/缺氧转换池出水口通过蠕动泵与UASB反应器进水口相连,UASB反应器出水口通过蠕动泵与SBR反应池相连,所述SBR反应池充分曝气后由提升泵提升到一定高度进入后置脱氧池

缺氧池,该后置脱氧池

缺氧池内置搅拌器,后置脱氧池

缺氧池出水通过蠕动泵与膜池相连,该膜池出水口通过电磁阀、抽吸泵与清水池相连,清洗口通过反冲洗泵与反清洗装置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酸性有机高氮工业废水集成式极限脱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流式水解酸化/缺氧转换池内设有布水装置,其池内DO整体保持在小于0.5mg/L的水平,池内顶部设有DO传感器、NO3传感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酸性有机高氮工业废水集成式极限脱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SBR反应池使用间歇曝气,在池底设有曝气支架及曝气头,其池内DO在1.0

5.0mg/L之间;MLSS在9000

15000mg/L之间;MLVSS/MLSS在60%

75%之间;污泥停留时间在10.0

30.0d之间;池内侧壁固定DO传感器和NH3传感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酸性有机高氮工业废水集成式极限脱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置脱氧池

缺氧池底部设有DO传感器、NO3传感器,上部设有ORP传感器、T...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兆波庄舒雅梁智博闫济韬呼冬雪葛辉姜北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民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