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VR的3D人脸模型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14136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8 09: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图像处理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VR的3D人脸模型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创建固定的VR空间;当VR空间中的目标3D人脸模型按钮被选中时,在VR空间显示目标3D人脸模型;根据预设比例对目标3D人脸模型进行缩放和/或旋转,得到目标3D人脸模型对应的目标关系矩阵;在接收到对目标3D人脸模型的控制指令时,根据控制指令以及目标关系矩阵控制目标3D人脸模型。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对3D人脸模型的控制以及分析精度。型的控制以及分析精度。型的控制以及分析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VR的3D人脸模型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图像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VR的3D人脸模型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整形修复项目所面向的群体日益增多。人脸美学数据分析作为求美者寻求整形修复项目中的一个重要基础环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整形修复是一项具有高精度、高风险的临床治疗技术,如果手术失败将给患者带来较大痛苦。因此在术前的方案设计阶段,对求美者的情况了解以及医患之间的沟通越充分越好。这就依赖于外部手段对求美者的美学数据做分析判断。
[0003]最初的人脸美学数据分析是抽象的、文字式的,类似“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露目。”这是一种借助语言比拟来展开的方式。更加形象地,可以通过笔在纸上画来进行分析。“三庭五眼,四高三低”等美学术语,也都可以在不同角度的剪影或者简笔画上通过画线等手段分析展示。随着数据图像技术的发展,借助专业工具,可以更加方便形象地展示人的各种形体美和容貌美已经相关的美学数据,这比以前单纯靠语言描述要生动不少,但终究只是二维层面的展示,相对于三维层面,精度上存在较大差距,对3D人脸进行控制以及分析的精度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对3D人脸进行控制以及分析的精度低的技术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VR的3D人脸模型控制方法,所述基于VR的3D人脸模型控制方法包括:
[0006]创建固定的VR空间;
>[0007]当所述VR空间中的目标3D人脸模型按钮被选中时,在所述VR空间显示目标3D人脸模型;
[0008]根据预设比例对所述目标3D人脸模型进行缩放和/或旋转,得到所述目标3D人脸模型对应的目标关系矩阵;
[0009]在接收到对所述目标3D人脸模型的控制指令时,根据所述控制指令以及所述目标关系矩阵控制所述目标3D人脸模型。
[0010]可选的,在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在接收到对所述目标3D人脸模型的控制指令时,根据所述控制指令以及所述目标关系矩阵控制所述目标3D人脸模型的步骤包括:
[0011]检测控制终端的动作;
[0012]根据所述动作生成所述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包括抓取指令、缩放指令、旋转指令、移动指令、测距指令、分析指令以及比对指令;
[0013]根据所述控制指令以及所述目标关系矩阵控制所述目标3D人脸模型。
[0014]可选的,在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控制指令以及所述目标关系矩阵控制所述目标3D人脸模型的步骤包括:
[0015]在所述控制指令为移动指令时,获取所述移动指令对应的终点世界坐标;
[0016]根据所述目标关系矩阵以及所述终点世界坐标确定所述目标3D人脸模型对应的终点局部坐标;
[0017]根据所述终点局部坐标移动所述目标3D人脸模型。
[0018]可选的,在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控制指令以及所述目标关系矩阵控制所述目标3D人脸模型的步骤包括:
[0019]当所述控制指令为所述比对指令时,根据所述比对指令确定被选择用于比对的待比对3D人脸,所述待比对3D人脸对应有待比对关系矩阵;
[0020]根据所述目标关系矩阵以及所述待比对关系矩阵将所述目标3D人脸模型与所述待比对3D人脸关联并以预设显示方式显示所述待比对3D人脸以及所述目标3D人脸模型;
[0021]接收到针对所述待比对3D人脸以及所述目标3D人脸模型的协同控制指令时,根据所述协同控制指令同时控制所述待比对3D人脸以及所述目标3D人脸模型。
[0022]可选的,在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控制指令以及所述关系矩阵控制所述目标3D人脸模型的步骤包括:
[0023]当所述控制指令为所述分析指令时,在所述VR空间的预设坐标显示预设按钮,所述预设按钮包括还原、三庭、五眼、网格、灰模以及测量按钮;
[0024]当所述预设按钮被选中时,根据所述预设按钮对应的控制方式控制所述目标3D人脸。
[0025]可选的,在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终端包括第一子终端以及第二子终端,所述根据所述动作生成所述控制指令包括:
[0026]当所述动作为所述第一子终端的选择按钮被按下并且所述第一子终端发生了位移时,生成所述移动指令。
[0027]可选的,在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终端包括第一子终端以及第二子终端,所述根据所述动作生成所述控制指令包括:
[0028]在所述动作为所述第一子终端的选择按钮被按下、所述第一子终端发生了位移、所述第二子终端的选择按钮被按下并且所述第二子终端发生了位移时,生成所述比对指令。
[0029]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VR的3D人脸模型控制装置,包括:
[0030]创建模块,用于创建固定的VR空间;
[0031]显示模块,用于当所述VR空间中的目标3D人脸模型按钮被选中时,在所述VR空间显示目标3D人脸模型;
[0032]矩阵生成模块,用于根据预设比例对所述目标3D人脸模型进行缩放和/或旋转,得到所述目标3D人脸模型对应的目标关系矩阵;
[0033]控制模块,用于在接收到对所述目标3D人脸模型的控制指令时,根据所述控制指令以及所述目标关系矩阵控制所述目标3D人脸模型。
[0034]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VR的3D人脸模型控制设备,包括:存储器和至少一个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指令,所述存储器和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过线路互连;
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指令,以使得所述基于VR的3D人脸模型控制设备执行上述的基于VR的3D人脸模型控制方法。
[0035]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的基于VR的3D人脸模型控制方法。
[003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创建固定的VR空间;当所述VR空间中的目标3D人脸模型按钮被选中时,在所述VR空间显示目标3D人脸模型;根据预设比例对所述目标3D人脸模型进行缩放和/或旋转,得到所述目标3D人脸模型对应的目标关系矩阵;在接收到对所述目标3D人脸模型的控制指令时,根据所述控制指令以及所述目标关系矩阵控制所述目标3D人脸模型。由于基于VR的3D人脸模型控制设备所展示的VR展示方法能够实现在沉浸式的三维空间中,因此,用户对3D人脸有更直观、立体以及准确的观察。相较于通过捏脸的方式实现的3D人脸分析,能够展示更为真实的3D人脸,并且可以直接获取人脸的关键点,然后进行人脸上的数据计算,从而实现人脸数据分析,在分析过程中,依据人脸的关键点,可得出更直观准确的数据,实现沉浸式的观察体验。提高了对人脸进行控制以及分析的精度低。
附图说明
[0037]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基于VR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VR的3D人脸模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VR的3D人脸模型控制方法包括:创建固定的VR空间;当所述VR空间中的目标3D人脸模型按钮被选中时,在所述VR空间显示目标3D人脸模型;根据预设比例对所述目标3D人脸模型进行缩放和/或旋转,得到所述目标3D人脸模型对应的目标关系矩阵;在接收到对所述目标3D人脸模型的控制指令时,根据所述控制指令以及所述目标关系矩阵控制所述目标3D人脸模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VR的3D人脸模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接收到对所述目标3D人脸模型的控制指令时,根据所述控制指令以及所述目标关系矩阵控制所述目标3D人脸模型的步骤包括:检测控制终端的动作;根据所述动作生成所述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包括抓取指令、缩放指令、旋转指令、移动指令、测距指令、分析指令以及比对指令;根据所述控制指令以及所述目标关系矩阵控制所述目标3D人脸模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VR的3D人脸模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控制指令以及所述目标关系矩阵控制所述目标3D人脸模型的步骤包括:在所述控制指令为移动指令时,获取所述移动指令对应的终点世界坐标;根据所述目标关系矩阵以及所述终点世界坐标确定所述目标3D人脸模型对应的终点局部坐标;根据所述终点局部坐标移动所述目标3D人脸模型。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VR的3D人脸模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控制指令以及所述目标关系矩阵控制所述目标3D人脸模型的步骤包括:当所述控制指令为所述比对指令时,根据所述比对指令确定被选择用于比对的待比对3D人脸,所述待比对3D人脸对应有待比对关系矩阵;根据所述目标关系矩阵以及所述待比对关系矩阵将所述目标3D人脸模型与所述待比对3D人脸关联并以预设显示方式显示所述待比对3D人脸以及所述目标3D人脸模型;接收到针对所述待比对3D人脸以及所述目标3D人脸模型的协同控制指令时,根据所述协同控制指令同时控制所述待比对3D人脸以及所述目标3D人脸模型。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VR的3D人脸模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控制指令以及所述关系矩阵控制所述目标3D人脸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全新谢双云赖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中科智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