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锚杆支护系统及其安装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锚杆支护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锚杆支护系统及其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由于矿井开采深度不断增加,井下巷道围岩往往处于高应力状态,导致巷道围岩支护难度大大增加,甚至引发冲击地压等动力灾害,严重威胁煤矿井下安全高效生产。目前,在现场掘进施工过程中,通常采用锚杆支护技术对井下巷道围岩进行控制。
[0003]锚杆支护技术可充分利用巷道围岩自身的原岩应力,实现巷道围岩的主动支护,具有安全、高效、稳定的显著特点。同时,与架棚支护等其他技术相比,可以大大减少井下巷道掘进成本,提高煤矿企业技术经济效益。但是,近年来锚杆支护技术应用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例如,常规的锚杆支护构件无法对巷道围岩应力和托盘受力状况进行持续监测,导致难以及时对巷道围岩进行合理的二次补强支护;此外,当受到较强的冲击载荷和较高的地应力时,托盘不具备缓冲让压功能而极易受到损坏,大大降低了整个锚杆支护系统的稳定性,严重威胁煤矿井下巷道支护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弥补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锚杆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端设置在巷道钻孔(7)内部的锚杆(6)、巷道围岩(8)、巷道围岩应力监测段(2)、缓冲让压托盘受力监测段(29)和缓冲让压托盘(12);所述锚杆(6)的一端设置有锚固端(1),所述锚固端(1)的下方安装有环形充液压力枕(4),所述巷道围岩应力监测段(2)包括环形包裹体(3)、环形充液压力枕(4)和导油管(5),所述缓冲让压托盘受力监测段(29)包括可以实现持续监测的矿用压力传感器(13)和缓冲让压托盘压力数字显示装置(19),所述缓冲让压托盘(12)包括缓冲Ⅰ区(10)和缓冲Ⅱ区(11),所述缓冲让压托盘(12)的内部空心部分设置有用于注入注浆材料的注浆孔(9),所述环形充液压力枕(4)通过所述导油管(5)连接有陶瓷压力传感器(22),所述陶瓷压力传感器(22)与所述巷道围岩应力数字显示装置(24)连接,且所述陶瓷压力传感器(22)的上方设置有注油阀(21);所述锚杆(6)的一端裸露设置在所述巷道围岩(8)上,所述缓冲让压托盘(12)套于裸露在所述巷道围岩(8)的所述锚杆(6)上,并与所述巷道围岩(8)相接;所述矿用压力传感器(13)安装在所述缓冲让压托盘(12)下方,且通过矿用压力传感器信号传输线(17)与所述缓冲让压托盘压力数字显示装置(19)连接,所述锚杆(6)上套接有U型金属垫片(14)、普通金属垫片(15)和锚杆螺母(16),所述U型金属垫片(14)半包裹设置在所述矿用压力传感器(13)下部,与所述矿用压力传感器(13)相接,所述普通金属垫片(15)置于所述U型金属垫片(14)下部,与所述U型金属垫片(14)相接,所述锚杆螺母(16)置于所述普通金属垫片(15)下部,与所述普通金属垫片(15)相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锚杆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巷道钻孔(7)的深度为2.2~2.8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锚杆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让压托盘(12)的形状为四边棱台状且为钢材质托盘。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锚杆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让压托盘(12)、所述矿用压力传感器(13)、所述U型金属垫片(14)、所述普通金属垫片(15)和所述锚杆螺母(16)依次套于裸露在外面的所述锚杆(6)部分。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锚杆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Ⅰ区(10)设置在所述缓冲让压托盘(12)与所述巷道围岩(8)的接触处,所述缓冲Ⅰ区(10)设置为圆弧状的凹陷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锚杆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充液压力枕(4)与所述巷道钻孔(7)的壁间紧密接触。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锚杆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让压托盘压力数字显示装置(19)包括无线信号传送接收器Ⅰ(18)和数字显示屏Ⅰ(20)。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锚杆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巷道围岩应力数字显示装置(24)包括无线信号传送接收器Ⅱ(23)、数字显示屏Ⅱ(25)和重置按钮(26)。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锚杆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压力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乐章,胡威,王多春,张炜,刘杰,索志亮,赵镇,
申请(专利权)人: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