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参数更新方法、主动降噪滤波器确定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13947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8 09:53
本公开的实施例公开了网络参数更新方法、主动降噪滤波器确定方法和装置。该方法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包括:确定初始滤波器信息生成网络输出的滤波器信息;根据该滤波器信息,生成针对目标主动降噪滤波器的滤波器系统响应;根据该滤波器系统响应,生成残差,作为目标残差;响应于残差集中的残差不收敛,对该初始滤波器信息生成网络的网络参数进行更新,以生成更新后的滤波器信息生成网络,其中,该残差集为已加入该目标残差的残差集。该实施方式使用更新后的滤波器信息生成网络,可以便捷地生成更为精准的滤波器信息,使用滤波器信息对应的主动降噪滤波器,可以对非线性状态的噪声环境进行更为有效的主动降噪。为有效的主动降噪。为有效的主动降噪。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网络参数更新方法、主动降噪滤波器确定方法和装置


[0001]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计算机
,具体涉及网络参数更新方法、主动降噪滤波器确定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滤波器已广泛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可以有效地对生活中的、各种形式的信号进行信号处理。例如,主动降噪耳机中的主动降噪滤波器。对于主动降噪滤波器的参数求解,通常采用的方式为:通过设计例如维纳滤波器等线性系统,来求解凸函数的最优化问题,寻找到的局部最优解即是凸函数的全局最优解。
[0003]然而,专利技术人发现,当采用上述方式来求解主动降噪滤波器的参数,经常会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0004]由于现实的噪声环境通常是非线性状态的,针对其进行主动降噪系统设计实际上属于非凸问题,即可能存在多个局部最优解,其中有唯一的全局最优解。上述配置已求解参数的滤波器经过了线性近似,寻找到的局部最优解通常不是实际非凸函数的全局最优解,以致滤波器针对非线性状态的噪声环境进行主动降噪难以达到理论上的最佳效果。
[0005]该
技术介绍
部分中所公开的以上信息仅用于增强对本专利技术构思的背景的理解,并因此,其可包含并不形成本国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公开的内容部分用于以简要的形式介绍构思,这些构思将在后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被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内容部分并不旨在标识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不旨在用于限制所要求的保护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0007]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出了网络参数更新方法、主动降噪滤波器确定方法和装置,来解决以上
技术介绍
部分提到的技术问题。
[0008]第一方面,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参数更新方法,包括:确定初始滤波器信息生成网络输出的滤波器信息;根据上述滤波器信息,生成针对目标主动降噪滤波器的滤波器系统响应;根据上述滤波器系统响应,生成残差,作为目标残差;响应于残差集中的残差不收敛,对上述初始滤波器信息生成网络的网络参数进行更新,以生成更新后的滤波器信息生成网络,其中,上述残差集为已加入上述目标残差的残差集。
[0009]可选地,上述滤波器系统响应为滤波器系统响应函数,上述滤波器信息包括:前馈延迟单元系数值和反馈延迟单元系数值;以及上述根据上述滤波器信息,生成针对目标主动降噪滤波器的滤波器系统响应,包括:将上述前馈延迟单元系数值和上述反馈延迟单元系数值代入至初始滤波器系统响应函数,得到上述滤波器系统响应函数,其中,上述初始滤波器系统响应函数为前馈延迟单元系数和反馈延迟单元系数未确定的函数。
[0010]可选地,上述滤波器系统响应为系统响应曲线,上述滤波器信息为上述目标主动降噪滤波器的滤波器参数信息;以及上述根据上述滤波器信息,生成针对目标主动降噪滤
波器的滤波器系统响应,包括:根据上述滤波器参数信息,生成上述系统响应曲线。
[0011]可选地,上述根据上述滤波器系统响应,生成残差,作为目标残差,包括:生成与上述滤波器系统响应函数相对应的系统响应曲线,作为目标系统响应曲线;确定上述目标系统响应曲线与预设系统响应曲线在各个频率上的幅度差值,得到幅度差值集;根据上述幅度差值集,生成上述目标残差。
[0012]可选地,上述根据上述滤波器系统响应,生成残差,作为目标残差,包括:根据上述滤波器系统响应函数和预设声学路径传递函数,生成针对仿真噪声信号的剩余噪声信息;生成与上述剩余噪声信息相对应的剩余噪声能量,作为上述目标残差。
[0013]可选地,上述根据上述滤波器系统响应,生成残差,作为目标残差,包括:确定与上述系统响应曲线相对应的滤波器系统响应函数,作为目标滤波器系统响应函数;根据上述目标滤波器系统响应函数和预设声学路径传递函数,生成针对仿真噪声信号的目标剩余噪声信息;生成与上述目标剩余噪声信息相对应的剩余噪声能量,作为上述目标残差。
[0014]可选地,上述根据上述滤波器系统响应,生成残差,作为目标残差,包括:确定上述系统响应曲线与预设系统响应曲线在各个频率上的幅度差值,作为目标幅度差值,得到目标幅度差值集;根据上述目标幅度差值集,生成上述目标残差。
[0015]可选地,滤波器信息生成网络由隐藏层序列和输出层组成,上述隐藏层序列中第一序列位置的隐藏层中各神经元与第二序列位置的隐藏层中各神经元之间一对一的连接权重为同一固定数值,构成上述第一序列位置的隐藏层中各神经元的阈值为上述滤波器信息生成网络的输入。
[0016]第二方面,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参数更新装置,包括:第一确定单元,被配置成确定初始滤波器信息生成网络输出的滤波器信息;第一生成单元,被配置成根据上述滤波器信息,生成针对目标主动降噪滤波器的滤波器系统响应;第二生成单元,被配置成根据上述滤波器系统响应,生成残差,作为目标残差;更新单元,被配置成响应于残差集中的残差不收敛,对上述初始滤波器信息生成网络的网络参数进行更新,以生成更新后的滤波器信息生成网络,其中,上述残差集为已加入上述目标残差的残差集。
[0017]可选地,上述滤波器系统响应为滤波器系统响应函数,上述滤波器信息包括:前馈延迟单元系数值和反馈延迟单元系数值;以及第一生成单元可以被配置成:将上述前馈延迟单元系数值和上述反馈延迟单元系数值代入至初始滤波器系统响应函数,得到上述滤波器系统响应函数,其中,上述初始滤波器系统响应函数为前馈延迟单元系数和反馈延迟单元系数未确定的函数。
[0018]可选地,上述滤波器系统响应为系统响应曲线,上述滤波器信息为上述目标主动降噪滤波器的滤波器参数信息;以及第一生成单元可以被配置成:根据上述滤波器参数信息,生成上述系统响应曲线。
[0019]可选地,第二生成单元可以被配置成:生成与上述滤波器系统响应函数相对应的系统响应曲线,作为目标系统响应曲线;确定上述目标系统响应曲线与预设系统响应曲线在各个频率上的幅度差值,得到幅度差值集;根据上述幅度差值集,生成上述目标残差。
[0020]可选地,第二生成单元可以被配置成:根据上述滤波器系统响应函数和预设声学路径传递函数,生成针对仿真噪声信号的剩余噪声信息;生成与上述剩余噪声信息相对应的剩余噪声能量,作为上述目标残差。
[0021]可选地,第二生成单元可以被配置成:确定与上述系统响应曲线相对应的滤波器系统响应函数,作为目标滤波器系统响应函数;根据上述目标滤波器系统响应函数和预设声学路径传递函数,生成针对仿真噪声信号的目标剩余噪声信息;生成与上述目标剩余噪声信息相对应的剩余噪声能量,作为上述目标残差。
[0022]可选地,第二生成单元可以被配置成:确定上述系统响应曲线与预设系统响应曲线在各个频率上的幅度差值,作为目标幅度差值,得到目标幅度差值集;根据上述目标幅度差值集,生成上述目标残差。
[0023]第三方面,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主动降噪滤波器确定方法,包括:将预先训练的滤波器信息生成网络的输出确定为上述主动降噪滤波器的滤波器信息,其中,上述滤波器信息生成网络是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网络参数更新方法,包括:确定初始滤波器信息生成网络输出的滤波器信息;根据所述滤波器信息,生成针对目标主动降噪滤波器的滤波器系统响应;根据所述滤波器系统响应,生成残差,作为目标残差;响应于残差集中的残差不收敛,对所述初始滤波器信息生成网络的网络参数进行更新,以生成更新后的滤波器信息生成网络,其中,所述残差集为已加入所述目标残差的残差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滤波器系统响应为滤波器系统响应函数,所述滤波器信息包括:前馈延迟单元系数值和反馈延迟单元系数值;以及所述根据所述滤波器信息,生成针对目标主动降噪滤波器的滤波器系统响应,包括:将所述前馈延迟单元系数值和所述反馈延迟单元系数值代入至初始滤波器系统响应函数,得到所述滤波器系统响应函数,其中,所述初始滤波器系统响应函数为前馈延迟单元系数和反馈延迟单元系数未确定的函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滤波器系统响应为系统响应曲线,所述滤波器信息为所述目标主动降噪滤波器的滤波器参数信息;以及所述根据所述滤波器信息,生成针对目标主动降噪滤波器的滤波器系统响应,包括:根据所述滤波器参数信息,生成所述系统响应曲线。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滤波器系统响应,生成残差,作为目标残差,包括:生成与所述滤波器系统响应函数相对应的系统响应曲线,作为目标系统响应曲线;确定所述目标系统响应曲线与预设系统响应曲线在各个频率上的幅度差值,得到幅度差值集;根据所述幅度差值集,生成所述目标残差。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滤波器系统响应,生成残差,作为目标残差,包括:根据所述滤波器系统响应函数和预设声学路径传递函数,生成针对仿真噪声信号的剩余噪声信息;生成与所述剩余噪声信息相对应的剩余噪声能量,作为所述目标残差。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滤波器系统响应,生成残差,作为目标残差,包括:确定与所述系统响应曲线相对应的滤波器系统响应函数,作为目标滤波器系统响应函数;根据所述目标滤波器系统响应函数和预设声学路径传递函数,生成针对仿真噪声信号的目标剩余噪声信息;生成与所述目标剩余噪声信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益帆徐银海丁丹赵明洲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安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