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集群目标的定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139212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8 09: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室内集群目标的定位方法,主要解决现有室内集群定位方法无法确定最优虚拟基站、多跳定位时存在累计误差,定位精度较差的问题。其实现步骤为:获取所有节点的测距、自移动信息;选择一个距离基站跳数最小的未定位节点作为待定位目标;计算已定位的每个节点信任值;将已定位节点作为虚拟基站,根据信任值选举虚拟基站并推算待定位目标的初始位置;计算待定位目标的位置补偿矢量,搜索其位置补偿系数,并结合二者补偿位置坐标,计算更新的位置补偿矢量;将更新的位置补偿矢量与设定阈值比较,确定出待定位目标的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选取虚拟基站对待定位目标进行位置补偿,提高了目标的定位精度,可用于室内集群定位系统。定位系统。定位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室内集群目标的定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通信
,特别涉及一种室内集群目标的定位方法,可用于大型室内空间的定位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基于位置信息的服务被广泛应用于交通、医疗、物流等多个领域。传统的卫星和通信基站等室外定位技术,技术成熟,应用广泛。然而人们大部分时间都处于室内,因此室内定位具有强烈的需求,但是由于建筑物遮挡等因素影响,室外定位技术不适用于室内。业界提出了各种室内集群定位方法,现有室内集群定位方法通常是先布置多个基站,用这些基站同时通过无线信号对目标进行测距,随后再通过测量到达时间TOA、信号到达时间差TDOA方法计算目标的位置,这种方法造成的系统成本较高,且非视距场景定位精度差。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2021年李铭东于硕士毕业论文中提出了一种室内集群定位方法,该方法引入两节点相对定位算法,将所有已定位的节点作为虚拟基站,当基站数量不满足TOA方法的条件时,任意选择一个虚拟基站使用两节点相对定位算法计算目标的位置。该方法虽说无需提前布置基站即可对大型室内空间的集群进行定位,但若待定位目标处于多个虚拟基站的覆盖范围内,该方法将无法确定最优虚拟基站,影响系统定位精度。同时,该方法对远距离目标进行多跳定位时存在累计误差,定位精度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室内集群定位方案的不足,提出一种室内集群目标的定位方案,以减小大型室内场景的定位误差,提高定位精度。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包括如下步骤
[0006]1.一种室内集群目标的定位方法,其特征为,包括如下步骤:
[0007]S1)获取集群中所有节点的测距信息、自移动信息;
[0008]S2)将未定位节点按照距离基站的跳数从小到大排序,选择一个距离基站跳数最小的未定位节点作为待定位目标;
[0009]S3)计算已定位的每个节点信任值u
i

[0010][0011]其中,R
i
={r
i,1
,r
i,2
,...,r
i,j
,

r
i,K
}为已定位节点i的邻节点组成的集合,r
i,j
为已定位节点i的第j个邻节点,K为已定位节点i的邻节点个数;δ
i,j
为已定位节点i与已定位节点j的测量距离;d
i,j
是根据定位坐标获得已定位节点i与已定位节点j的计算距离;
m
u
i
是已定位节点i的第m个历史信任值;m的上限τ取值为4~5;α是调整历史信任值在当前信任值中所占权重的参数;
[0012]S4)将所有已定位节点作为虚拟基站,选取能够覆盖待定位目标的、信任值最大的
基站A,基于该基站使用两节点相对定位算法推算待定位目标i的初始位置l
i

[0013]S5)基于待定位目标i的初始位置l
i
,获得的待定位节点i与已定位节点j的计算距离d'
i,j
,计算位置补偿矢量
[0014][0015]其中,是从待定位目标i指向其已定位邻节点j的单位向量,u
j
是已定位节点j的信任值;
[0016]S6)使用黄金分割法搜索位置补偿系数β,沿着位置补偿矢量方向移动待定位目标的初始位置l
i
,得到补偿后的位置坐标利用步骤S5)的公式计算待定位目标的位置补偿矢量
[0017]S7)设定阈值thr,将待定位目标的位置补偿矢量与阈值thr比较:
[0018]若以代替位置补偿矢量以补偿后的位置代替初始位置l
i
,再返回步骤S6);
[0019]若则确定补偿后的坐标为待定位目标i的位置。
[0020]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室内集群目标的定位方案,通过节点信任值选取已定位节点作为虚拟基站,解决了现有方法无法确定最优虚拟地问题;同时,基于节点信任值迭代地补偿定位结果,减小进行多跳定位时存在地累计误差,提高集群定位精度。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实现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案
[002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3]参照图1,本实例的室内集群目标定位方法,实现步骤如下:
[0024]步骤1,获取集群中所有节点的测距信息、自移动信息。
[0025]所述测距信息,是对集群中的任意节点i,与其视距范围内的所有邻节点j进行多次通信,通过记录无线信号的飞行时间乘以光速获取的测量距离δ
i,j

[0026]所述自移动信息,是通过惯性导航系统测量短期内所有节点的精确移动轨迹,包括移动方向β、移动距离n。
[0027]步骤2,确定待定位目标。
[0028]针对集群中与基站相邻的节点,可使用现有定位算法可确定其位置坐标,但对于与基站不相邻的节点即未定位节点,无法通过现有定位算法对它们进行定位,故本实例采用将未定位节点先按照距离基站的跳数从小到大排序,再任意选择一个距离基站跳数最小的未定位节点作为待定位目标。
[0029]步骤3,基于已定位节点的位置坐标,计算已定位的每个节点信任值u
i

[0030]3.1)根据定位坐标计算已定位节点i与其已定位邻节点j的距离d
i,j

[0031][0032]其中,(x
i
,y
i
)是已定位节点i的位置坐标,(x
j
,y
j
)为已定位节点j的位置坐标;
[0033]3.2)根据已定位节点i与其已定位邻节点j的计算距离d
i,j
,计算临时量ξ:
[0034][0035]其中,R
i
={r
i,1
,r
i,2
,...,r
i,j
,...r
i,K
}为已定位节点i的邻节点组成的集合,r
i,j
为节点i的第j个邻节点,K为已定位节点i的邻节点个数;δ
i,j
为已定位节点i与已定位节点j的测量距离;
m
u
i
是已定位节点i的第m个历史信任值;m的上限τ取值为4~5;
[0036]3.3)根据临时量ξ调整历史信任值在当前信任值中所占的权重参数α:
[0037][0038]3.4)根据历史信任值在当前信任值中所占的权重参数α计算已定位节点i的信任值:
[0039][0040]其中,d
i,j
是根据定位坐标获得已定位节点i与已定位节点j的计算距离。
[0041]步骤4,基于两节点相对定位算法,推算待定位目标i的初始位置l
i

[0042]现有可用于推算待定位目标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内集群目标的定位方法,其特征为,包括如下步骤:S1)获取集群中所有节点的测距信息、自移动信息;S2)将未定位节点按照距离基站的跳数从小到大排序,选择一个距离基站跳数最小的未定位节点作为待定位目标;S3)计算已定位的每个节点信任值u
i
:其中,R
i
={r
i,1
,r
i,2
,...,r
i,j
,...r
i,K
}为已定位节点i的邻节点组成的集合,r
i,j
为已定位节点i的第j个邻节点,K为已定位节点i的邻节点个数;δ
i,j
为已定位节点i与已定位节点j的测量距离;d
i,j
是根据定位坐标获得已定位节点i与已定位节点j的计算距离;
m
u
i
是已定位节点i的第m个历史信任值;m的上限τ取值为4~5;α是调整历史信任值在当前信任值中所占权重的参数;S4)将所有已定位节点作为虚拟基站,选取能够覆盖待定位目标的、信任值最大的基站A,基于该基站使用两节点相对定位算法推算待定位目标i的初始位置l
i
;S5)基于待定位目标i的初始位置l
i
,获得的待定位节点i与已定位j的计算距离d'
i,j
,计算位置补偿矢量算位置补偿矢量其中,是从待定位目标i指向其已定位邻节点j的单位向量,u
j
是已定位节点j的信任值;S6)使用黄金分割法搜索位置补偿系数β,沿着位置补偿矢量方向移动待定位目标的初始位置l
i
,得到补偿后的位置坐标l
i+
,利用步骤S5)的公式计算待定位目标的位置补偿矢量S7)设定阈值thr,将待定位目标的位置补偿矢量与阈值thr比较:若以代替位置补偿矢量以补偿后的位置代替初始位置l
i
,再返回步骤S6);若则确定补偿后的坐标为待定位目标i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根据定位坐标获得已定位节点i与其已定位邻节点j的计算距离d
i,j
,公式如下:其中,(x
i
,y
i
)是已定位节点i的位置坐标,(x
j
,y
j
)为已定位节点j的位置坐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调整历史信任值在当前信任值中所占权重的参数α,实现如下:
S3a)根据已定位节点i与已定位节点j的测量距离、已定位节点i与邻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少忠周易李靖高明刘刚葛建华田静吴寅鹏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