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全电波暗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3892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8 09:52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电波暗室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组合式全电波暗室,包括若干个铺设模组、吸波材料和开设于所述铺设模组顶部的导轨,若干个所述铺设模组相互拼接并通过所述导轨将通道进行连通,所述铺设模组上移动安装有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可带动测试平台在全电波暗室内进行竖向和横向移动;若干个铺设模组铺设于吸波材料上,铺设模组之间通过导轨相互接通形成通道,通过移动组件载动测试平台在导轨相接形成的通道上进行横向或竖向移动,可任意调整测试平台的位置,无需再通过推拉模组将测试平台从全电波暗室内拉出再调整位置,极大地减少了测试实验前的准备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全电波暗室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波暗室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式全电波暗室。

技术介绍

[0002]在EMC(ElectroMagneticCompatibility,电磁兼容)测试实验中,往往要求待测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符合一定的测试条件,并且不会给环境中的任何其他设备造成无法容忍的电磁干扰。为了满足上述需要,技术人员设计出一种全电波暗室,该全电波暗室是铺设有吸波材料的封闭式屏蔽室,其中的吸波材料用来降低屏蔽室的内表面的电波反射。
[0003]现有技术中,全电波暗室包括一扇门,供测试人员进出和搬运测试设备,诸如测试平台和天线元件等预先放入该全电波暗室内。但是,全电波暗室中经常需要做不同的电磁测试项目,比如,RF周检测项目、Throughout项目、RS测试和UFA场地均匀性检验等。一般来说,上述每项测试都对全电波暗室内的测试平台与天线元件之间的间隔距离有着明确的要求,例如,RF周检测要求测试平台的正中心距该天线元件的前端3米,而Throughput要求测试平台的正中心距该天线元件的前端1米,以及RS测试要求测试平台的前边沿距该天线元件的前端3米,因而进行不同的测试项目时,需要移动天线架和调整天线的高度,以符合各自的测试距离要求。
[0004]公开号为CN202083751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组合式全电波暗室,于铺设有第一吸波材料的地面上配置有一测试转桌,在第一屏蔽墙上开设有多个框口,其中,多对第一导轨与多个框口对应,沿第一屏蔽墙朝着与其垂直的方向延伸;多个推拉模组与多个框口对应,每一推拉模组通过相应的第一导轨推进或拉出于所述暗室,其中每一推拉模组上架设有一测试天线,每一测试天线与测试转桌保持一预设距离,且各预设距离不同。上述专利中每一推拉模组通过相应的第一导轨推进或拉出于组合式全电波暗室,并且每一推拉模组上架设的测试天线与组合式全电波暗室的地面上配置的测试转桌保持不同的预设距离,从而在同一全电波暗室中无需挪动地面上的吸波材料即可完成不同的测试项目。
[0005]但上述专利仍存在一下不足之处:
[0006]当需要进行不同的测试项目时,调整测试平台的位置时,需先通过推拉模组顺着相应的第一导轨将测试平台从组合式全电波暗室内拉出,再根据测试需求通过调整好位置的推拉模组将测试平台顺着相应的第一导轨推进,整个过程需反复通过推拉模组将测试平台从全电波暗室内拉出和推进,过程复杂且较为浪费时间,降低了测试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组合式全电波暗室,旨在解决调整测试平台位置时需反复通过推拉模组将测试平台从全电波暗室内拉出和推进的问题。
[0008]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组合式全电波暗室,包括若干个铺设模组、吸波材料和开设于所述铺设模组顶部的导轨,若干个所述铺设模组相互拼接并通过所述导轨将通道进行连通,所述铺设模组上移动安装有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可带动测试平台在全电波暗
室内进行竖向和横向移动;此方案中每个铺设模组内的导轨呈打通状态,若干个铺设模组内的导轨可相互接通,方便移动组件在拼接好的铺设模组内进行移动。
[0009]优选的,所述移动组件内安装有升降组件和驱动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和所述驱动组件相连接,所述驱动组件控制所述升降组件通过升降对所述移动组件进行固定支撑;此方案中当移动组件移动至指定位置时可通过驱动组件控制升降组件下降,以对移动组件进行支撑固定。
[0010]优选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螺纹套筒,所述螺纹套筒安装于所述移动组件内,所述螺纹套筒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套筒通过旋转带动螺纹杆上下移动以实现对所述移动组件的固定支撑。
[0011]优选的,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移动底座,所述移动底座的底部安装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和所述导轨相对应,所述连接柱的底部安装有万向轮;此方案中导轨的宽度略大于连接柱的宽度,保证移动组件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0012]优选的,所述螺纹套筒转动连接于所述移动底座内,所述螺纹套筒上套设安装有第二链轮,所述第二链轮啮合有第一链轮,所述第一链轮通过支撑杆和所述移动底座相连接,所述第一链轮安装于链条内;所述螺纹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底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移动底座的底部安装有限位筒,所述限位块和所述限位筒相对应;此方案中第一链轮套设于支撑杆上,支撑杆安装于移动底座内;螺纹套筒旋转时,使得螺纹杆带动限位块和支撑板上下移动。
[0013]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安装于所述移动底座内,所述固定杆通过第三链轮和所述链条相连接;所述固定杆上套设安装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上啮合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套设安装于旋转杆上,所述旋转杆上连接有旋转手柄;此方案中第三链轮套设安装于固定杆上,链条和第三链轮之前进行传动连接;转动旋转手柄,通过旋转杆带动第二锥齿轮旋转,第一锥齿轮则带动固定杆和第三链轮随之旋转,第三链轮则带动链条进行传动,实现对链条的驱动控制。
[0014]优选的,所述铺设模组内安装有锁紧组件,所述锁紧组件内啮合连接有禁锢组件,所述禁锢组件配合所述锁紧组件将天线元件或线路固定于所述铺设模组上。
[0015]优选的,所述铺设模组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相连通,所述第二凹槽的两侧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的内壁上开设有限位槽;此方案中第一凹槽的长度方向和第二凹槽的长度方向互相垂直,第一凹槽的长度方向与移动底座的高度方向一致,第三凹槽和限位槽的长度方向与第二凹槽的长度方向互相垂直。
[0016]优选的,所述锁紧组件包括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安装于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第一齿轮上啮合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安装于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第二齿轮上啮合有直齿条,所述直齿条通过限位滑板滑动安装于所述限位槽内;此方案中通过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转动,从而使得直齿条在限位槽内上下移动。
[0017]优选的,所述禁锢组件包括禁锢条,所述禁锢条的端部通过连接块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齿子,所述齿子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对应,所述连接板的底部连接有橡胶塞;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部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和所述橡胶塞相对应;此方案中连接板通过齿子啮合于第一齿轮上插设于第一凹槽内实现禁锢条对线路等的限位。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1、若干个铺设模组铺设于吸波材料上,铺设模组之间通过导轨相互接通形成通道,通过移动组件载动测试平台在导轨相接形成的通道上进行横向或竖向移动,可任意调整测试平台的位置,无需再通过推拉模组将测试平台从全电波暗室内拉出再调整位置,极大地减少了测试实验前的准备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0020]2、通过驱动组件可控制升降组件进行升降,使得限位块带动支撑板可上下移动,当移动组件带动测试平台移动至指定位置时,可通过下放支撑板对移动组件进行支撑固定,保证在测试实验过程中测试平台的稳定性;
[0021]3、铺设模组内设置有锁紧组件,通过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全电波暗室,包括若干个铺设模组(1)、吸波材料(2)和开设于所述铺设模组(1)顶部的导轨(3),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铺设模组(1)相互拼接并通过所述导轨(3)将通道进行连通,所述铺设模组(1)上移动安装有移动组件(4),所述移动组件(4)可带动测试平台在全电波暗室内进行竖向和横向移动;所述移动组件(4)内安装有升降组件(5)和驱动组件(6),所述升降组件(5)和所述驱动组件(6)相连接,所述驱动组件(6)控制所述升降组件(5)通过升降对所述移动组件(4)进行固定支撑;所述升降组件(5)包括螺纹套筒(55),所述螺纹套筒(55)安装于所述移动组件(4)内,所述螺纹套筒(55)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杆(56),所述螺纹套筒(55)通过旋转带动螺纹杆(56)上下移动以实现对所述移动组件(4)的固定支撑。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全电波暗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4)包括移动底座(41),所述移动底座(41)的底部安装有连接柱(42),所述连接柱(42)和所述导轨(3)相对应,所述连接柱(42)的底部安装有万向轮(43)。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全电波暗室,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套筒(55)转动连接于所述移动底座(41)内,所述螺纹套筒(55)上套设安装有第二链轮(54),所述第二链轮(54)啮合有第一链轮(52),所述第一链轮(52)通过支撑杆(53)和所述移动底座(41)相连接,所述第一链轮(52)安装于链条(51)内;所述螺纹杆(5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57),所述限位块(57)的底部连接有支撑板(58),所述移动底座(41)的底部安装有限位筒(59),所述限位块(57)和所述限位筒(59)相对应。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全电波暗室,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6)包括固定杆(61),所述固定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娟张杰张林
申请(专利权)人:太和茂瑞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