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输订单的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136997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8 09: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运输订单的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运输订单信息;根据所述运输订单信息,生成运输网络有向图;根据运输模式对所述运输网络有向图进行遍历处理,获得满足所述运输模式的路径形成的候选路径集合;将所述候选路径集合,输入线性规划模型进行处理,得到目标路径集合;其中,根据运输需求、运输货量、运输模式和约束条件确定所述线性规划模型;按照路径规划规则对所述目标路径集合进行处理,得到最终路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案实现了对全局状态进行广域搜索,填补了运输规划的空白,在对全局路线选择与订单分配进行优化的同时,提高规划效率。提高规划效率。提高规划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运输订单的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物流运输
,特别是一种运输订单的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现阶段对于运输订单的处理多是从电子导航获取公路运输路线信息,从铁路、水路官网获取铁路与水路班次信息,再通过人工凭借经验与主观臆断进行路线的选择与订单的分配。这种人工主观处理的方式,一方面运输路线与模式的选择缺少科学性,仅凭借当时状态下的数据信息进行局部的人工规划,不能实现系统化分配,即全局优化;另一方面对于订单较多的规划任务,人工规划效率低,需大量时间进行规划作业,效率和准确度比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运输订单的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通过构建线性规划模型,将现实问题标准化、模型化,通过对全局状态进行广域搜索,填补了运输规划的空白,在对全局路线选择与订单分配进行优化的同时,为企业优化运营成本,提高了规划效率。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运输订单的处理方法,包括:
[0006]获取运输订单信息;
[0007]根据所述运输订单信息,生成运输网络有向图;
[0008]根据运输模式对所述运输网络有向图进行遍历处理,获得满足所述运输模式的路径形成的候选路径集合,所述运输模式包括:公路运输模式、水路运输模式和铁路运输模式中的至少一种;
[0009]将所述候选路径集合,输入线性规划模型进行处理,得到目标路径集合;其中,根据运输需求、运输货量、运输模式和约束条件确定所述线性规划模型;
[0010]按照路径规划规则对所述目标路径集合进行处理,得到最终路径。
[0011]可选的,根据所述运输订单信息,生成运输网络有向图,包括:
[0012]根据所述运输订单信息中的起始点、中转点和终点形成多条路径;
[0013]获取多条路径中各路径的运输成本;
[0014]将运输成本赋予到起始点、中转点和终点之间的各条边,作为有向图中边的权重,得到运输网络有向图。
[0015]可选的,根据运输模式对所述运输网络有向图进行遍历处理,获得满足所述运输模式的路径形成的候选路径集合,包括:
[0016]遍历所述运输网络有向图中从起始点到任一个终点的K个最短路径,K为正整数;
[0017]将运输成本高于公路运输模式的运输成本的路径,从K个最短路径中滤除,得到候选路径集合,所述公路运输模式的运输成本大于水路运输模式的运输成本,且大于铁路运输模式的运输成本。
[0018]可选的,根据运输需求、运输货量、运输模式和约束条件确定所述线性规划模型,包括:
[0019]依据节点吞吐量、铁水比例上下限等约束条件和运输需求、运输货量、运输模式构建约束条件;
[0020]将满足所述约束条件的运输成本最小的目标函数确定为所述线型规划模型。
[0021]可选的,所述目标函数为:
[0022][0023]约束条件包括:
[0024]x
p
≥0,p∈P,
[0025][0026][0027][0028][0029][0030]其中,p为路径集合P中的路径;C
p
为路径p的发运成本;x
p
为决策变量,表示路径p分配的货量;r为运输需求;R为运输需求的集合;r
p
为路径p对应的运输需求;Q
r
为运输需求r对应的货量;a为始发站/始发港;A为始发站/始发港的集合;a
p
为路径p对应的始发站/始发港;U
a
为始发站/始发港a的发运能力上限;b为目的站/目的港;B为目的站/目的港的集合;b
p
为路径p对应的目的站/目的港;U
b
为目的站/目的港b的到达能力上限;o为基地;O为基地集合;o
p
为路径p对应的基地;U
o
为基地o的铁水发运能力上限;m为运输模式,当m=1时表示运输模式为公路,当m=2时表示运输模式为铁路,当m=3时表示运输模式为水路;m
p
为路径p的运输模式;y为目的地;Y为目的地集合;y
p
为路径p对应的目的地;L
oy
为基地o到目的地y的公路运量下限;U
oy
为基地o到目的地y的公路运量上限。
[0031]可选的,按照路径规划规则对所述目标路径集合进行处理,得到最终路径,包括:
[0032]根据路径的成本、路由、中转时间中的至少一项,对所述目标路径集合中的路径进行遍历,得到最终路径。
[0033]可选的,根据路径的成本、路由、中转时间中的至少一项,对所述目标路径集合中的路径进行遍历,得到最终路径,包括:
[0034]根据y=C+L+T+α对所述目标路径集合中的路径进行遍历,得到Y,Y={y1,y2,y3,
……
,y
n
};其中,y1,y2,y3,y
n
分别为路径的综合成本,C为路径的成本、L为路由、T为中转
时间、α为路径综合成本的辅助计算参数;
[0035]将Y={y1,y2,y3,
……
,y
n
}中的最小值y
m
作为所述最终路径。
[003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运输订单的处理装置,包括:
[0037]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运输订单信息;
[0038]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运输订单信息,生成运输网络有向图;根据运输模式对所述运输网络有向图进行遍历处理,获得满足所述运输模式的路径形成的候选路径集合,所述运输模式包括:公路运输模式、水路运输模式和铁路运输模式中的至少一种;将所述候选路径集合,输入线性规划模型进行处理,得到目标路径集合;其中,根据运输需求、运输货量、站点运输能力、运输模式和约束条件确定所述线性规划模型;按照路径规划规则对所述目标路径集合进行处理,得到最终路径。
[003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计算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上所述的方法。
[004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指令,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所述的方法。
[0041]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方案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42]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方案,通过获取运输订单信息;根据所述运输订单信息,生成运输网络有向图;根据运输模式对所述运输网络有向图进行遍历处理,获得满足所述运输模式的路径形成的候选路径集合,所述运输模式包括:公路运输模式、水路运输模式和铁路运输模式中的至少一种;将所述候选路径集合,输入线性规划模型进行处理,得到目标路径集合;其中,根据运输需求、运输货量、站点运输能力、运输模式和约束条件确定所述线性规划模型;按照路径规划规则对所述目标路径集合进行处理,得到最终路径;实现了对全局状态进行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运输订单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运输订单信息;根据所述运输订单信息,生成运输网络有向图;根据运输模式对所述运输网络有向图进行遍历处理,获得满足所述运输模式的路径形成的候选路径集合,所述运输模式包括:公路运输模式、水路运输模式和铁路运输模式中的至少一种;将所述候选路径集合,输入线性规划模型进行处理,得到目标路径集合;其中,根据运输需求、运输货量、运输模式和约束条件确定所述线性规划模型;按照路径规划规则对所述目标路径集合进行处理,得到最终路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订单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运输订单信息,生成运输网络有向图,包括:根据所述运输订单信息中的起始点、中转点和终点形成多条路径;获取多条路径中各路径的运输成本;将运输成本赋予到起始点、中转点和终点之间的各条边,作为有向图中边的权重,得到运输网络有向图。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订单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运输模式对所述运输网络有向图进行遍历处理,获得满足所述运输模式的路径形成的候选路径集合,包括:遍历所述运输网络有向图中从起始点到任一个终点的K个最短路径,K为正整数;将运输成本高于公路运输模式的运输成本的路径,从K个最短路径中滤除,得到候选路径集合,所述公路运输模式的运输成本大于水路运输模式的运输成本,且大于铁路运输模式的运输成本。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订单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运输需求、运输货量、运输模式和约束条件确定所述线性规划模型,包括:依据节点吞吐量、铁水比例上下限等约束条件和运输需求、运输货量、运输模式构建约束条件;将满足所述约束条件的运输成本最小的目标函数确定为所述线型规划模型。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运输订单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函数为:约束条件包括:x
p
≥0,p∈P,≥0,p∈P,≥0,p∈P,
其中,min为求最小值,p为路径集合P中的路径;C
p
为路径p的发运成本;x
p
为决策变量,表示路径p分配的货量;r为运输需求;R为运输需求的集合;r
p
为路径p对应的运输需求;Q
r
为运输需求r对应的货量;a为始发站/始发港;A为始发站/始发港的集合;a
p
为路径p对应的始发站/始发港;U
a
为始发站/始发港a的发运能力上限;b为目的站/目的港;B为目的站/目的港的集合;b
p
为路径p对应的目的站/目的港;U<...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金宝王婉聪王亚峰邹晓强徐海涛吴杨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