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D动态立体裁剪服装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13694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8 09: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5D动态立体裁剪服装,包括相互连接的前片、后片和袖片,前片与袖片之间的前夹圈处形成有第一填充部,后片与袖片之间的后夹圈处形成有第二填充部,前夹圈的前夹低在竖向方向上靠近后领中,以减小前夹低到后领中的垂直距离,后夹圈的后夹低在竖向方向上靠近后领中,以减小后夹低到后领中的垂直距离,前夹圈与后夹圈共同围成袖窿,以通过第一填充部和第二填充部增大服装肩部及腋下部位的运动空间量,前夹低与后夹低相连接,以提升服装肩部及腋下部位的修身效果;同时公开了一种服装的制作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服装结构进行5D动态立体剪裁设计,使其既修身合体,又保证人体动作的自由舒展,增大了手臂的抬手量,不阻碍运动。阻碍运动。阻碍运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5D动态立体裁剪服装及其制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服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5D动态立体裁剪服装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运动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人们对运动服装的功能性和舒适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的服装制版方式主要有平面裁剪法和立体裁剪法,由于人体是不规则体,因此立体裁剪在服装的合体度上优于平面裁剪,剪裁出的服装外形更加美观。但是,立体裁剪也仅是考虑到人体处于静态时的服装合体问题,而没有充分考虑人体的运动状态,人体运动时,尤其是动作幅度较大时,不仅要考虑不同动作的幅度和角度对服装功能性的影响,还要考虑人体运动时皮肤的延展、滑移等现象对服装的舒适度的影响。
[0003]现有的运动服装,如果采用立体剪裁的方式,虽然能够达到修身合体的美观效果,但在人体运动时会发生拉扯、褶皱等问题,例如:当作出抬臂动作时,服装的肩部和腋下会阻碍手臂上抬,且衣服的下摆会随手臂的上抬被大幅度的向上拉扯,在手臂下落后又堆积在腰部,不仅影响舒适度和美观性,也会对动作的标准性产生不利影响。
[0004]还有一些运动服装,为了提升自由度,会设计成宽松肥大的版式,虽然对人的肢体动作的限制减小了,但缺乏合体的美感,且服装面料会在人体动作时不受控制的摆动或滑动,也会严重影响运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5D动态立体裁剪服装及其制作方法,通过对服装结构进行动态剪裁设计,使其既能够修身合体,又能够保证人体动作的自由舒展。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5D动态立体裁剪服装,包括相互连接的前片、后片和袖片,前片与袖片之间的前夹圈处形成有第一填充部,后片与袖片之间的后夹圈处形成有第二填充部,前夹圈的前夹低在竖向方向上靠近后领中,以减小前夹低到后领中的垂直距离,后夹圈的后夹低在竖向方向上靠近后领中,以减小后夹低到后领中的垂直距离,前夹圈与后夹圈共同围成袖窿,以通过第一填充部和第二填充部增大服装肩部及腋下部位的运动空间量,前夹低与后夹低相连接,以提升服装肩部及腋下部位的修身效果。
[0007]进一步,在竖向方向上,袖片的袖中心线靠近袖口部位的位置高度高于服装后领中的位置高度。
[0008]进一步,袖片的袖中心线靠近袖口的部位在竖向方向上靠近后领中,以减小袖中心线靠近袖口的部位到后领中的垂直距离。
[0009]进一步,袖片包括主袖片和小袖片,主袖片的第一端与前片和后片相连接,小袖片的第一端连接在前片的前夹圈处,并与主袖片相接;小袖片的第一边与主袖片的第一边相连接,小袖片的第二边与主袖片的第二边相连接,以共同围成袖筒;小袖片的第二端与主袖
片的第二端共同围成袖口。
[0010]进一步,主袖片包括前袖片和后袖片,前袖片的第二边与后袖片的第一边相连接,以共同构成主袖片,前袖片的第二边和后袖片的第一边在靠近主袖片肩部的位置处形成有收量空间,以提升服装肩部及腋下部位的修身效果。
[0011]进一步,包括拼片,拼片贴合并固定在前片与后片的接缝处以及前夹低与后夹低相连接的夹低部位处,并沿袖片的接缝部位朝向袖口方向延伸设置。
[0012]进一步,第一填充部可形成在袖片上和/或前片上,第二填充部可形成在袖片上和/或后片上。
[0013]一种5D动态立体裁剪服装的制作方法,包括:
[0014]在面料上裁剪出服装的前片、后片和袖片;
[0015]裁剪袖片时,包括裁剪主袖片和裁剪小袖片,袖片由主袖片和小袖片拼接而成,在竖向方向上,袖片的袖中心线靠近袖口部位的位置高度高于服装后领中的位置高度;
[0016]裁剪前片与袖片之间的前夹圈时,在前夹圈处裁剪出第一填充部,并使前夹圈的前夹低在竖向方向上靠近后领中,以减小前夹低到后领中的垂直距离;
[0017]裁剪后片与袖片之间的后夹圈时,在后夹圈处裁剪出第二填充部,并使后夹圈的后夹低在竖向方向上靠近后领中,以减小后夹低到后领中的垂直距离;
[0018]对裁剪好的前片、后片和袖片进行缝制,前夹圈和后夹圈共同围成袖窿,以通过第一填充部和第二填充部增大服装肩部及腋下部位的运动空间量,将前夹低和后夹低缝制在一起,以提升服装肩部及腋下部位的修身效果;将主袖片的第一端与前片和后片相连接,将小袖片的第一端连接在前片的前夹圈处,并与主袖片相接;小袖片的第一边与主袖片的第一边相连接,小袖片的第二边与主袖片的第二边相连接,以共同围成袖筒;小袖片的第二端与主袖片的第二端共同围成袖口;
[0019]裁剪长条形的拼片,将拼片贴合并固定在前片与后片的接缝处以及前夹低与后夹低相连接的夹低部位处,并使贴片沿袖片的接缝部位朝向袖口方向延伸。
[0020]一种5D动态立体裁剪服装的制作方法,包括:
[0021]在面料上裁剪出服装的前片、后片和袖片;
[0022]裁剪前片与袖片之间的前夹圈时,在前夹圈处裁剪出第一填充部,并使前夹圈的前夹低在竖向方向上靠近后领中,以减小前夹低到后领中的垂直距离;
[0023]裁剪后片与袖片之间的后夹圈时,在后夹圈处裁剪出第二填充部,并使后夹圈的后夹低在竖向方向上靠近后领中,以减小后夹低到后领中的垂直距离;
[0024]裁剪袖片时,包括裁剪前袖片、后袖片和裁剪小袖片,袖片由前袖片、后袖片和小袖片拼接而成,在竖向方向上,袖片的袖中心线靠近袖口部位的位置高度高于服装后领中的位置高度;裁剪前袖片与后袖片时,在前袖片的第二边和后袖片的第一边靠近主袖片肩部的位置处裁剪出收量空间;
[0025]对裁剪好的前片、后片和袖片进行缝制,前夹圈和后夹圈共同围成袖窿,以通过第一填充部和第二填充部增大服装肩部及腋下部位的运动空间量;将前夹低和后夹低缝制在一起,以提升服装肩部及腋下部位的修身效果;将前袖片的第二边与后袖片的第一边相连接,以共同构成主袖片,通过收量空间提升服装的修身效果;将主袖片的第一端与前片和后片相连接,将小袖片的第一端连接在前片的前夹圈处,并与主袖片相接;小袖片的第一边与
主袖片的第一边相连接,小袖片的第二边与主袖片的第二边相连接,以共同围成袖筒;小袖片的第二端与主袖片的第二端共同围成袖口;
[0026]裁剪长条形的拼片,将拼片贴合并固定在前片与后片的接缝处以及前夹低与后夹低相连接的夹低部位处,并使贴片沿袖片的接缝部位朝向袖口方向延伸。
[0027]一种5D动态立体裁剪服装的制作方法,,包括:
[0028]在面料上裁剪出服装的前片、后片和袖片;
[0029]裁剪袖片时,袖中心线靠近袖口的部位在竖向方向上靠近后领中,以减小袖中心线靠近袖口的部位到后领中的垂直距离;
[0030]裁剪前片与袖片之间的前夹圈时,在前夹圈处裁剪出第一填充部,并使前夹圈的前夹低在竖向方向上靠近后领中,以减小前夹低到后领中的垂直距离;
[0031]裁剪后片与袖片之间的后夹圈时,在后夹圈处裁剪出第二填充部,并使后夹圈的后夹低在竖向方向上靠近后领中,以减小后夹低到后领中的垂直距离;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5D动态立体裁剪服装,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接的前片、后片和袖片,前片与袖片之间的前夹圈处形成有第一填充部,后片与袖片之间的后夹圈处形成有第二填充部,前夹圈的前夹低在竖向方向上靠近后领中,以减小前夹低到后领中的垂直距离,后夹圈的后夹低在竖向方向上靠近后领中,以减小后夹低到后领中的垂直距离,前夹圈与后夹圈共同围成袖窿,以通过第一填充部和第二填充部增大服装肩部及腋下部位的运动空间量,前夹低与后夹低相连接,以提升服装肩部及腋下部位的修身效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5D动态立体裁剪服装,其特征在于,在竖向方向上,袖片的袖中心线靠近袖口部位的位置高度高于服装后领中的位置高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5D动态立体裁剪服装,其特征在于,袖片的袖中心线靠近袖口的部位在竖向方向上靠近后领中,以减小袖中心线靠近袖口的部位到后领中的垂直距离。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所述的5D动态立体裁剪服装,其特征在于,袖片包括主袖片和小袖片,主袖片的第一端与前片和后片相连接,小袖片的第一端连接在前片的前夹圈处,并与主袖片相接;小袖片的第一边与主袖片的第一边相连接,小袖片的第二边与主袖片的第二边相连接,以共同围成袖筒;小袖片的第二端与主袖片的第二端共同围成袖口。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5D动态立体裁剪服装,其特征在于,主袖片包括前袖片和后袖片,前袖片的第二边与后袖片的第一边相连接,以共同构成主袖片,前袖片的第二边和后袖片的第一边在靠近主袖片肩部的位置处形成有收量空间,以提升服装肩部及腋下部位的修身效果。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5D动态立体裁剪服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拼片,拼片贴合并固定在前片与后片的接缝处以及前夹低与后夹低相连接的夹低部位处,并沿袖片的接缝部位朝向袖口方向延伸设置。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5D动态立体裁剪服装,其特征在于,第一填充部可形成在袖片上和/或前片上,第二填充部可形成在袖片上和/或后片上。8.一种5D动态立体裁剪服装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面料上裁剪出服装的前片、后片和袖片;裁剪袖片时,包括裁剪主袖片和裁剪小袖片,袖片由主袖片和小袖片拼接而成,在竖向方向上,袖片的袖中心线靠近袖口部位的位置高度高于服装后领中的位置高度;裁剪前片与袖片之间的前夹圈时,在前夹圈处裁剪出第一填充部,并使前夹圈的前夹低在竖向方向上靠近后领中,以减小前夹低到后领中的垂直距离;裁剪后片与袖片之间的后夹圈时,在后夹圈处裁剪出第二填充部,并使后夹圈的后夹低在竖向方向上靠近后领中,以减小后夹低到后领中的垂直距离;对裁剪好的前片、后片和袖片进行缝制,前夹圈和后夹圈共同围成袖窿,以通过第一填充部和第二填充部增大服装肩部及腋下部位的运动空间量,将前夹低和后夹低缝制在一起,以提升服装肩部及腋下部位的修身效果;将主袖片的第一端与前片和后片相连接,将小袖片的第一端连接在前片的前夹圈处,并与主袖片相接;小袖片的第一边与主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海清张伟龙王颖
申请(专利权)人:李宁中国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