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松球效应瑜伽服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08790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8: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瑜伽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仿松球效应瑜伽服及其制备方法,针对背景技术提出的导湿性较差以及散热性较差的问题,现提出以下方案,包括服饰本体,所述服饰本体是由吸汗内衬和外层构成,且吸汗内衬位于外层的内壁,所述吸汗内衬的顶部外壁开有等距离贯穿的第一导湿孔和第二导湿孔,且外层的外壁开有等距离贯穿的第一导热孔和第二导热孔。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吸汗内衬与外层的间隙处设置传热导湿条,在十字集汗压槽将收集的汗液导致传热导湿条内不时,传热导湿条发生膨胀将吸汗内衬与外层的间隙撑大,从而让第二导湿孔与第二导热孔实现空气流通,加快内部排湿,而传热导湿条干燥后也变得干瘪吗,从而堵住孔洞,实现保温。实现保温。实现保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仿松球效应瑜伽服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瑜伽服
,尤其涉及一种仿松球效应瑜伽服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瑜伽服,是锻炼瑜伽所穿的衣服。一般来说瑜伽服就分长袖、中长袖,短袖,背心,吊带,而裤子来说的话就是直筒,喇叭,灯笼裤比较居多。使用者可以按照他们的款式分开来进行搭配,他们来说整体都必须最好是遮住你的肚脐,抱住丹田之气,而现有的瑜伽服在穿着过程中会存在一些不足:
[0003]1、导湿性较差。现有的瑜伽服在穿着过程中,由于与身体表面紧贴,达到修身效果,从而在锻炼过程中出现汗液时无法及时排出,使得身体接触部分处于长期湿热状态,影响整体舒适性;
[0004]2、散热性较差。现有的瑜伽服因整体修身,从而在锻炼出汗时,潮湿的空气无法及时散去,从而会导致舒适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仿松球效应瑜伽服及其制备方法,通过传热导湿条和导热孔的配合使用,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导湿性较差以及散热性较差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仿松球效应瑜伽服,包括服饰本体,所述服饰本体是由吸汗内衬和外层构成,且吸汗内衬位于外层的内壁,所述吸汗内衬的顶部外壁开有等距离贯穿的第一导湿孔和第二导湿孔,且外层的外壁开有等距离贯穿的第一导热孔和第二导热孔,所述第一导湿孔与第一导热孔的内壁插接有传热导湿条。
[0008]优选的,所述吸汗内衬是由多个等距离分布的羊毛纱线和导热纤维交叉编织而成,且羊毛纱线相互平行方向浮沉编织有涤纶纤维涤纶纤维,所述导热纤维相互平行方向浮沉编织有竹炭纤维。
[0009]通过上述的方案,利用竹炭纤维可以有效抑制出汗的异味,提高整体的舒适性。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导湿孔与第二导湿孔相互平行,且第二导热孔与传热导湿条相互平行。
[0011]通过上述的方案,利用导湿孔与导热孔相互配合实现导湿传热。
[0012]优选的,所述传热导湿条的内壁设有传导孔,且传热导湿条位于第一导湿孔的一端设有缓冲隔膜。
[0013]通过上述的方案,传热导湿条内部的中空设计可以进一步提高导湿传热效果。
[0014]优选的,所述第一导湿孔与第二导湿孔位于吸汗内衬内侧外壁均设有十字集汗压槽。
[0015]通过上述的方案,接触面设置的十字集汗压槽可以更加迅速的收集汗液,加快导
湿传热。
[0016]优选的,所述传热导湿条是由聚氨基甲酸酯纤维、抗菌银离子纤维和聚乙烯醇缩醛纤维三者呈S型交叉捻合而成。
[0017]通过上述的方案,传热导湿条其潮湿时会膨胀将内衬与外层顶起,从而增加内部空隙,加快导湿,而干燥后则干瘪实现贴合,进行保温。
[0018]一种仿松球效应瑜伽服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9]步骤一:取羊毛纱线50份、导热纤维50份、涤纶纤维50份和竹炭纤维50份,之后将羊毛纱线与导热纤维相互垂直交叉编织,且在羊毛纱线的平行方向浮沉编织有涤纶纤维,在导热纤维的平行方向浮沉编织竹炭纤维,构成吸汗内衬;
[0020]步骤二:之后在吸汗内衬的外壁贯穿开设等距离分布的第一导湿孔和第二导湿孔,并且在外层的外壁贯穿开设等距离分布的第一导热孔和第二导热孔;
[0021]步骤三:取适量的聚氨基甲酸酯纤维、抗菌银离子纤维和聚乙烯醇缩醛纤维,然后将聚氨基甲酸酯纤维、抗菌银离子纤维和聚乙烯醇缩醛纤维三者交叉错开呈S型交叉捻合而成,制成传热导湿条;
[0022]步骤四:在第一导湿孔内壁穿插有传热导湿条将传热导湿条的另一端插接在外层的第一导热孔内壁,并利用热压缝接技术将吸汗内衬与外层进行连接,从而制成仿松球效应瑜伽服。
[002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4]1、本设计的仿松球效应瑜伽服,其与皮肤接触一侧的吸汗内衬,内部采用竹炭纤维与导热纤维的交错编织,不仅可以有效抑味,还能够将体外堆积的热量及时传导至外部,而且羊毛纱线的;
[0025]2、本设计的仿松球效应瑜伽服,在吸汗内衬与外层的间隙处设置传热导湿条,在十字集汗压槽将收集的汗液导致传热导湿条内不时,传热导湿条发生膨胀将吸汗内衬与外层的间隙撑大,从而让第二导湿孔与第二导热孔实现空气流通,加快内部排湿,而传热导湿条干燥后也变得干瘪吗,从而堵住孔洞,实现保温。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仿松球效应瑜伽服的整体结构主视图;
[0027]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仿松球效应瑜伽服的整体结构侧视图;
[0028]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仿松球效应瑜伽服的截面膨胀结构示意图;
[0029]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仿松球效应瑜伽服的截面干燥结构示意图。
[0030]图中:1服饰本体、2吸汗内衬、3外层、4羊毛纱线、5导热纤维、6涤纶纤维、7竹炭纤维、8第一导湿孔、9第二导湿孔、10第一导热孔、11第二导热孔、12传热导湿条、13传导孔、14缓冲隔膜、15十字集汗压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32]参照图1至图4,一种仿松球效应瑜伽服及其制备方法,包括服饰本体1,服饰本体1
是由吸汗内衬2和外层3构成,且吸汗内衬2位于外层3的内壁,吸汗内衬2是由多个等距离分布的羊毛纱线4和导热纤维5交叉编织而成,且羊毛纱线4相互平行方向浮沉编织有涤纶纤维6涤纶纤维6;
[0033]导热纤维5相互平行方向浮沉编织有竹炭纤维7,第一导湿孔8与第二导湿孔9相互平行,且第二导热孔11与传热导湿条12相互平行,吸汗内衬2的顶部外壁开有等距离贯穿的第一导湿孔8和第二导湿孔9;
[0034]外层3的外壁开有等距离贯穿的第一导热孔10和第二导热孔11,传热导湿条12的内壁设有传导孔13,且传热导湿条12位于第一导湿孔8的一端设有缓冲隔膜14。
[0035]参照图1,传热导湿条12是由聚氨基甲酸酯纤维、抗菌银离子纤维和聚乙烯醇缩醛纤维三者呈S型交叉捻合而成,第一导湿孔8与第一导热孔10的内壁插接有传热导湿条12,第一导湿孔8与第二导湿孔9位于吸汗内衬2内侧外壁均设有十字集汗压槽15。
[0036]一种仿松球效应瑜伽服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7]步骤一:取羊毛纱线50份、导热纤维50份、涤纶纤维50份和竹炭纤维50份,之后将羊毛纱线与导热纤维相互垂直交叉编织,且在羊毛纱线的平行方向浮沉编织有涤纶纤维,在导热纤维的平行方向浮沉编织竹炭纤维,构成吸汗内衬;
[0038]步骤二:之后在吸汗内衬的外壁贯穿开设等距离分布的第一导湿孔和第二导湿孔,并且在外层的外壁贯穿开设等距离分布的第一导热孔和第二导热孔;
[0039]步骤三:取适量的聚氨基甲酸酯纤维、抗菌银离子纤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仿松球效应瑜伽服,包括服饰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服饰本体(1)是由吸汗内衬(2)和外层(3)构成,且吸汗内衬(2)位于外层(3)的内壁,所述吸汗内衬(2)的顶部外壁开有等距离贯穿的第一导湿孔(8)和第二导湿孔(9),且外层(3)的外壁开有等距离贯穿的第一导热孔(10)和第二导热孔(11),所述第一导湿孔(8)与第一导热孔(10)的内壁插接有传热导湿条(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松球效应瑜伽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汗内衬(2)是由多个等距离分布的羊毛纱线(4)和导热纤维(5)交叉编织而成,且羊毛纱线(4)相互平行方向浮沉编织有涤纶纤维(6)涤纶纤维(6),所述导热纤维(5)相互平行方向浮沉编织有竹炭纤维(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松球效应瑜伽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湿孔(8)与第二导湿孔(9)相互平行,且第二导热孔(11)与传热导湿条(12)相互平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松球效应瑜伽服,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导湿条(12)的内壁设有传导孔(13),且传热导湿条(12)位于第一导湿孔(8)的一端设有缓冲隔膜(14)。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松球效应瑜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燕徐璟晗张璟颢陆铢皓戴道斌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寻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