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型基板内置硬盘驱动器以及薄型基板内置硬盘驱动器用底板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3653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8 09: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薄型基板内置硬盘驱动器(1),其包括:圆盘形状的磁盘(30),其在中央部具有贯通孔;主轴电机(20),其被插入磁盘(30)的贯通孔中并以可共同旋转的方式支撑磁盘(30);和铝合金制的底板(10),其用于支撑主轴电机(20)。底板(10)具有金相组织,所述金相组织中最长径10μm以上的第二相粒子的周长为3mm/mm2以上,并且最长径500μm以上的第二相粒子为0个/mm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薄型基板内置硬盘驱动器以及薄型基板内置硬盘驱动器用底板构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薄型基板内置硬盘驱动器以及薄型基板内置硬盘驱动器用底板(base plate)构件。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硬盘驱动器(以下也称为“HDD”)被广泛用作计算机的记录装置。在HDD上搭载有磁盘驱动装置用于支撑记录介质用的磁盘并使其旋转,磁盘驱动装置一般具有记录数据的一张或多张磁盘、使磁盘旋转的主轴电机以及固定磁盘的内径侧部分的夹紧构件。除了这样的磁盘驱动装置以外,在HDD中还包括对各磁盘进行数据处理的磁头、相对于磁盘可自由移动地支撑该磁头的致动器(actuator)、以及转动并定位该致动器的摆臂等。
[0003]可是,近年来,由于多媒体等的需求,要求HDD大容量和高密度。另外,为了进一步增加容量,搭载在存储装置中的磁盘的张数增加,随之也要求磁盘变薄。但是,若使磁盘变薄,则存在刚性降低的问题。若刚性降低,则用于表示磁盘难以变形的程度的抗冲击性降低,因此要求提高抗冲击性。
[0004]根据这样的实际情况,近年来强烈希望具有高刚性的磁盘,并进行了研究。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使磁盘用铝合金基板大量含有有助于提高刚性的Si来提高抗冲击性的方法。
[0005]但是,增加Si的含量来提高刚性的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方法虽然对提高抗冲击性有效,但由于兼顾制造性,可添加的Si量有限,现状是未能得到作为目标的良好的抗冲击性。(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6/068293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0007]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而完成的,并提供一种抗冲击性优异的薄型基板内置硬盘驱动器以及薄型基板内置硬盘驱动器用底板构件。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0008]本专利技术人等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明确薄型基板内置硬盘驱动器中的磁盘与底板的相关性,从而可以提供能够提高磁盘的抗冲击性的薄型基板内置硬盘驱动器和薄型基板内置硬盘驱动器用底板构件。
[0009]本专利技术的一方式为一种薄型基板内置硬盘驱动器,其包括:圆盘形状的磁盘,其在中央部具有贯通孔;主轴电机,其被插入所述磁盘的贯通孔中并以可共同旋转的方式支撑所述磁盘;和铝合金制的底板,其用于支撑所述主轴电机,所述底板具有金相组织,所述金
相组织中最长径10μm以上的第二相粒子的周长为3mm/mm2以上,并且最长径500μm以上的第二相粒子为0个/mm2。
[0010]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式为一种铝合金制的薄型基板内置硬盘驱动器用底板构件,其中,所述底板构件具有金相组织,所述金相组织中最长径10μm以上的第二相粒子的周长为3mm/mm2以上,并且最长径500μm以上的第二相粒子为0个/mm2。专利技术效果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提供一种薄型基板内置硬盘驱动器,其包括:圆盘形状的磁盘,其在中央部具有贯通孔;主轴电机,其被插入所述磁盘的贯通孔中并以可共同旋转的方式支撑所述磁盘;和铝合金制的底板,用于支撑所述主轴电机,其中,通过使所述底板具有金相组织,所述金相组织中最长径10μm以上的第二相粒子的周长为3mm/mm2以上,并且最长径500μm以上的第二相粒子为0个/mm2,从而能够提高磁盘的抗冲击性。
[0012]另外,可以提供一种薄型基板内置硬盘驱动器用底板构件,其中,通过使铝合金制的薄型基板内置硬盘驱动器用底板构件具有金相组织,所述金相组织中最长径10μm以上的第二相粒子的周长为3mm/mm2以上,并且最长径500μm以上的第二相粒子为0个/mm2,从而能够提高磁盘的抗冲击性。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薄型基板内置硬盘驱动器的一例的示意图。图2表示使用最长径10μm以上的第二相粒子中周长为3mm/mm2以上的底板和周长小于3mm/mm2的底板进行冲击试验时的时间与基板(盘)位移的关系。图3是表示第二相粒子的周长和最长径的示意图。图4是表示测定底板(底板构件)厚度的区域的示意图。图5是利用光学显微镜拍摄的底板的金相组织的图像的一个例子。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施方式的薄型基板内置硬盘驱动器以及薄型基板内置硬盘驱动器用底板构件进行说明。
[0015]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薄型基板内置硬盘驱动器的一例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薄型基板内置硬盘驱动器1包括:圆盘形状的磁盘30,其在中央部具有贯通孔;主轴电机20,其被插入磁盘30的贯通孔中并以可共同旋转的方式支撑磁盘30;以及铝合金制的底板10,其用于支撑主轴电机20。薄型基板内置HDD1进一步包括:磁头50,其用于对磁盘30进行数据处理;摆臂70,其相对于磁盘30可自由移动地支撑磁头50;以及致动器(actuator)40,其用于转动和定位摆臂70。磁盘30可以是一张,也可以是多张。另外,通过将底板10与盖板60结合,从而保护磁盘30等各种构件。
[0016]A.铝合金制的底板(底板构件)对铝合金制的底板(底板构件)所具有的金相组织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底板的结构、特性等也同样适用于底板构件。
[0017](最长径10μm以上的第二相粒子的周长)在铝合金制的底板的金相组织中,作为第二相粒子,存在金属间化合物、粒子等。
具体而言,底板具有最长径10μm以上的第二相粒子的周长为3mm/mm2以上的金相组织。在底板的金相组织中,通过存在的最长径10μm以上的第二相粒子的周长为3mm/mm2以上,从而底板的抗冲击性提高。认为这是由于冲击时的振动能量等在第二相粒子与铝合金基质(matrix)的界面被吸收等。由此,在HDD掉落时等对HDD施加冲击时,由于底板的抗冲击性高,所以冲击被底板缓和,传递到磁盘的冲击变小。其结果,磁盘的抗冲击性提高,能够抑制磁盘的变形。
[0018]另一方面,在底板的金相组织中,存在的最长径10μm以上的第二相粒子的周长小于3mm/mm2的情况下,由于在第二相粒子与铝合金基质的界面上所吸收的振动能量小,所以抗冲击性不会提高。因此,在底板的金相组织中存在的第二相粒子的周长为3mm/mm2以上的范围,优选为5mm/mm2以上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周长的上限没有特别限定,但考虑到底板的合金成分等,优选为1000mm/mm2以下。另外,由于最长径小于10μm的第二相粒子几乎不影响抗冲击性,所以第二相粒子的最长径的下限小于10μm。
[0019]图2表示使用最长径10μm以上的第二相粒子中周长为3mm/mm2以上的底板和周长小于3mm/mm2的底板进行冲击试验时的时间与基板(盘)位移的关系。如图2所示,可知与在金相组织中包含周长小于3mm/mm2的最长径10μm以上的第二相粒子的底板相比,在金相组织中包含周长为3mm/mm2以上的最长径10μm以上的第二相粒子的底板,其基板(盘)的最大位移即变形较小。由此,通过使用在金相组织中含有周长为3mm/mm2以上的最长径10μm以上的第二相粒子的底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薄型基板内置硬盘驱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盘形状的磁盘,其在中央部具有贯通孔;主轴电机,其被插入所述磁盘的贯通孔中并以可共同旋转的方式支撑所述磁盘;和铝合金制的底板,其用于支撑所述主轴电机,所述底板具有金相组织,所述金相组织中最长径为10μm以上的第二相粒子的周长为3mm/mm2以上,并且最长径为500μm以上的第二相粒子为0个/mm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基板内置硬盘驱动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北胁高太郎畠山英之熊谷航坂本辽
申请(专利权)人: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