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砾间接触氧化法结合MABR工艺的农村污水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13607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8 09: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砾间接触氧化法结合MABR工艺的农村污水处理方法,将收集的污水依次经过第一铁栅栏、第二铁栅栏以及安置有MABR系统的砾间接触氧化池处理;其中,第一铁栅栏、第二铁栅栏沿污水流动方向、间隔布置;安置有MABR系统的砾间接触氧化池包括池体以及布置在池体内的接触段、曝气段;接触段布置于池体上部,填充有陶粒填料;曝气段布置于池体下部,由中空纤维膜构成,且连接有供气管,供气管用于向中空纤维膜供气。本发明专利技术将MABR工艺与砾间接触氧化法结合,通过曝气实现充分供氧,提高生物膜中好氧细菌活性并有效维持生物膜的稳定性,强化砾石及中空纤维膜上附着的生物膜的处理效果,最大化实现农村污水净化。最大化实现农村污水净化。最大化实现农村污水净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砾间接触氧化法结合MABR工艺的农村污水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砾间接触氧化法结合MABR工艺的农村污水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农村生活污水具有水量小、排放分散、水质复杂的特点。对此,市面上主要有两种处理技术:一种是城镇污水厂工艺的缩放技术,如采用AAO、AO、MBBR、氧化沟、SBR等工艺的一体化处理设施,具有占地面积小的优点,但存在投资费用高、挂膜及污泥培养困难等问题;另一种是生态治理技术,包括人工湿地、氧化塘等,具有投资费用低的优点,但存在占地面积大、抗冲击负荷能力较差、容易堵塞等问题。因此,对于农村污水的处理,亟需一种占地面积适中、处理效果好、投资费用合理的技术方法。
[0003][0004]砾间接触氧化法,一般以砾石作充填层,水中污染物在砾间流动过程中与砾石上附着的生物膜充分接触、沉淀,进而被生物膜作为营养物质而吸附、氧化、分解,从而使水质得到改善。该技术的实质是采用人工强化的方法使单位面积上附着的生物膜面积增大以提高净化能力。砾间接触氧化法是一种模仿生态、强化生态自然净化水质过程的方法,具有占地面积适中、处理效果较好、节约能源、设施管理简便、不易堵塞、运行管理成本低(为同等污水处理厂的1/3)、设计寿命长(20年以上)等优点。但是,该法无法处理高浓度污水及处理工业废水。因此,当要求加强处理能力时,应结合其他方法进行。
[0005]强化耦合生物膜反应器技术,又称MABR,是将气体分离膜技术与生物膜法水处理技术相结合的新型污水处理技术。MABR工艺的核心部分包括中空纤维膜。生物膜附着生长在透氧中空纤维膜外表面上,空气通过中空纤维膜为生物膜进行供氧,生物膜与污水充分接触,污水中所含的有机物和氮磷被生物膜吸附和分解,从而使污水得到净化。该工艺采用无泡或微泡进行曝气和充氧,具有膜寿命长、无污染、无需反冲洗、自动运行、运行管理简单、运行费用低廉、投资费用低的特点。
[0006]因此,若将MABR工艺与砾间接触氧化法结合,通过MABR的纳米曝气实现充分供氧,可提高生物膜中好氧细菌活性并有效维持生物膜的稳定性,强化砾石及中空纤维膜上附着的生物膜的处理效果,提高有机物和氮磷的处理效率,最大化的实现农村污水净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砾间接触氧化法结合MABR工艺的农村污水处理方法。
[0008]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9]一种砾间接触氧化法结合MABR工艺的农村污水处理方法,将收集的污水依次经过第一铁栅栏、第二铁栅栏以及安置有MABR系统的砾间接触氧化池处理;其中,所述第一铁栅栏、第二铁栅栏分别沿污水流动方向、间隔布置在进水管道中;所述安置有MABR系统的砾间
接触氧化池包括池体以及布置在所述池体内部的接触段、曝气段;所述接触段布置于池体上部,其内填充有陶粒填料;所述曝气段布置于池体下部,且分别与所述接触段以及池体底部之间留有间距;所述曝气段由中空纤维膜构成,且连接有供气管;所述供气管用于向所述中空纤维膜的中空腔体供气,以形成透氧中空纤维膜。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第一铁栅栏与第二铁栅栏用于拦截污水中的较大漂浮物,且二者之间间隔2米以上布置;同时,所述第一铁栅栏、第二铁栅栏在进水管道中的安装角度为30
°
~60
°
,第一铁栅栏、第二铁栅栏的栅条间隙分别为25~40mm、2~10mm,长宽比为(2~4):1;污水在经过所述第一铁栅栏、第二铁栅栏时的过栅流速为0.6~1m/s。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较大漂浮物指2mm以上直径漂浮物。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安置有MABR系统的砾间接触氧化池中:
[0013]所述池体的池深为2~4m,净化lm3/d污水所需氧化设施面积为0.1~0.2m2;
[0014]所述接触段内填充的陶粒粒径为8~60mm,填充孔隙率为30%~40%;
[0015]所述曝气段距离所述接触段底部0.3~0.5m,距离池体底部0.3~0.5m;同时,所述曝气段中,供气管的供气量与处理水量的比例为(1~3):1。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接触段的污水停留时间为0.5~1h,用于去除污水中的BOD(有机物)、SS(悬浮物)及氮磷等;所述曝气段的污水停留时间为0.3~0.5h,用于去除污水中的BOD(有机物)、氮磷等。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接触段内的陶粒填料分为若干份;通过将各份填料分别放置于对应筐体中,将填料以单元形式布置于接触段中。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接触段内的陶粒填料,根据其粒径大小在接触段中分上、下两层布置;其中,粒径为8~12mm的陶粒填充布置于上层,粒径为12~60mm的陶粒则对应填充布置于下层。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安置有MABR系统的砾间接触氧化池的出水端还连接有潜流湿地;污水在经过所述安置有MABR系统的砾间接触氧化池处理后,还流经所述潜流湿地,用于对所述污水进行反硝化脱氮处理。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潜流湿地以亲水植物为表面绿化物,以砂石土壤为填料;且其中,亲水植物以本土植物为首选,选用耐污能力强、根系发达、去污效果好、抗病虫害和易于管理的植物。
[002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潜流湿地表面有机负荷4~8g/(m2*d),表面水力负荷≤0.4m3/(m2*d),水力停留时间1~3d,长宽比(3~4):1,水深0.4~0.8m,水力坡度0.5%~0.8%。
[0022]设计原理:
[0023]本专利技术将MABR工艺与砾间接触氧化法结合,通过MABR的纳米曝气实现充分供氧,可提高生物膜中好氧细菌活性并有效维持生物膜的稳定性,强化砾石及中空纤维膜上附着的生物膜(系统运行后的自然产物)的处理效果,提高有机物和氮磷的处理效率,最大化的实现农村污水净化。
[0024]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的优点在于:
[0025](1)本专利技术方法工艺流程简单,处理效果较好,最高可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42/1537—2019)一级标准;
[0026](2)本专利技术方法运行管理方便,该工艺方法可自动运行、运行管理简单,日常运维工作主要是堵寒物、污泥的清除,可以实现少人甚至无人运行;
[0027](3)本专利技术方法运行成本较低,维护费约为同规模农村污水处理厂的1/3;
[0028](4)本专利技术使用的设备,使用寿命长,设计寿命可达20年以上,砾石不需要更换,若停止使用后地下也仅有砾石,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0029](5)本专利技术使用的设备,占地面积适中,且建设时可就地取材,陶粒、湿地植物等均可以在当地购买,减少材料运输费用,降低建设成本;
[0030](6)本专利技术通过MABR曝气增强有机物及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砾间接触氧化法结合MABR工艺的农村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收集的污水依次经过第一铁栅栏、第二铁栅栏以及安置有MABR系统的砾间接触氧化池处理;其中,所述第一铁栅栏、第二铁栅栏分别沿污水流动方向、间隔布置在进水管道中;所述安置有MABR系统的砾间接触氧化池包括池体以及布置在所述池体内部的接触段、曝气段;所述接触段布置于池体上部,其内填充有陶粒填料;所述曝气段布置于池体下部,且分别与所述接触段以及池体底部之间留有间距;所述曝气段由中空纤维膜构成,且连接有供气管;所述供气管用于向所述中空纤维膜的中空腔体供气,以形成透氧中空纤维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砾间接触氧化法结合MABR工艺的农村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铁栅栏与第二铁栅栏用于拦截污水中的较大漂浮物,且二者之间间隔2米以上布置;同时,所述第一铁栅栏、第二铁栅栏在进水管道中的安装角度为30
°
~60
°
,第一铁栅栏、第二铁栅栏的栅条间隙分别为25~40mm、2~10mm,长宽比为(2~4):1;污水在经过所述第一铁栅栏、第二铁栅栏时的过栅流速为0.6~1m/s。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砾间接触氧化法结合MABR工艺的农村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较大漂浮物指2mm以上直径漂浮物。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砾间接触氧化法结合MABR工艺的农村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置有MABR系统的砾间接触氧化池中:所述池体的池深为2~4m,净化lm3/d污水所需氧化设施面积为0.1~0.2m2;所述接触段内填充的陶粒粒径为8~60mm,填充孔隙率为30%~40%;所述曝气段距离所述接触段底部0.3~0.5m,距离池体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畅吴明明熊珍陈广军黄凯高芳王小虎周毅徐少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三局绿色产业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