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气孔率Al
‑
Cu
‑
Mg
‑
Ag耐热铝合金构件的电弧熔丝增材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耐热合金增材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低气孔率Al
‑
Cu
‑
Mg
‑
Ag耐热铝合金构件的电弧熔丝增材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铝合金具有低密度、高比强度和高比刚度的特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海洋和轨道交通等领域,是实现大型结构轻量化的首选材料。随着导弹等飞行器速度不断提高,表面气动热效应加剧,这对其关键结构件的耐热性形成巨大挑战。亟需开发新型耐热铝合金及其先进成形技术,以满足新型号导弹等飞行器设计与制造需求。
[0003]Ag元素的加入使得Al
‑
Cu系耐热合金中析出一种新相Ω相,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能改善铝合金的高温性能,使得Al
‑
Cu
‑
Mg
‑
Ag合金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和耐热性能,成为目前航空航天领域中极具潜力的高强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气孔率Al
‑
Cu
‑
Mg
‑
Ag耐热铝合金构件的电弧熔丝增材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铝合金基板进行预热,待预热完成后,启动送丝系统,使Al
‑
Cu
‑
Mg
‑
Ag合金丝材在预热后的铝合金基板上进行电弧熔丝增材制造,焊枪扫描速度为220~260mm/min,送丝速度为260~300cm/min,脉冲频率为2~10Hz,热丝电流为60~140A,峰值电流为125~220A,峰值时间占比为25~35%,基值电流占比为10~30%,保护气为氩气,所述氩气流量为18~22L/min,待电弧熔丝增材制造完成后,得到低气孔率Al
‑
Cu
‑
Mg
‑
Ag耐热铝合金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弧熔丝增材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待电弧熔丝增材制造完成后,还包括对所得构件进行T6热处理;所述T6热处理包括依次进行第一级固溶处理、第二级固溶处理和时效处理,所述第一级固溶处理的温度为490~510℃,保温时间为3~5h;所述第二级固溶处理的温度为510~530℃,保温时间为5~7h;所述时效处理的温度为150~180℃,保温时间为16~24h。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弧熔丝增材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合金基板的预热道次为2道次。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电弧熔丝增材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的条件包括:焊枪扫描速度为220~2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跃岭,闫杨予,胡锦龙,韩启飞,彭司弋,刘长猛,娄鹏,周睿宁,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