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抽屉式河蚌稚蚌培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13489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8 09: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层抽屉式河蚌稚蚌培育装置,包括若干底座支架,底座支架上设置有连接组件,相邻两底座支架通过连接组件可拆卸连接;底座支架顶端设置有若干层培育支架,培育支架上设置有拼接组件,相邻两培育支架通过拼接组件可拆卸连接,位于最底层的培育支架通过拼接组件与底座支架可拆卸连接,培育支架上设置有培育组件;底座支架上固接有水箱,水箱顶端开设有若干进水口,水箱底端开设有出水口,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与培育组件对应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拼接稳定便捷,保证了空间的利用率,极大的提高了河蚌稚蚌的产量。极大的提高了河蚌稚蚌的产量。极大的提高了河蚌稚蚌的产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层抽屉式河蚌稚蚌培育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
,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层抽屉式河蚌稚蚌培育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河蚌是软体动物门蚌科的一类动物统称,生活在淡水湖泊、池沼、河流等水底,半埋在泥沙中,体后端的出入水管外露,水可流入流出外套腔,借以完成摄食、呼吸及排出粪便和代谢产物等机能,滤食水中的微小生物及有机质颗粒等。肉可食,也适作鱼类、禽类的饵料和家禽、家畜的饲料。
[0003]由于过度的捕捞和环境的破坏,河蚌的数量在逐年递减,人们通过人工繁殖培育稚蚌并放流的方式,来保证河蚌的种群数量,但现有培育装置多为水池培养,占地面积较广,空间利用率较低,土地面积浪费严重。
[0004]因此,亟需一种多层抽屉式河蚌稚蚌培育装置,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层抽屉式河蚌稚蚌培育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层抽屉式河蚌稚蚌培育装置,包括若干底座支架,所述底座支架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层抽屉式河蚌稚蚌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底座支架(1),所述底座支架(1)上设置有连接组件,相邻两所述底座支架(1)通过所述连接组件可拆卸连接;所述底座支架(1)顶端设置有若干层培育支架(2),所述培育支架(2)上设置有拼接组件,相邻两所述培育支架(2)通过所述拼接组件可拆卸连接,位于最底层的所述培育支架(2)通过所述拼接组件与所述底座支架(1)可拆卸连接,所述培育支架(2)上设置有培育组件;所述底座支架(1)上固接有水箱(3),所述水箱(3)顶端开设有若干进水口(4),所述水箱(3)底端开设有出水口(5),所述进水口(4)和所述出水口(5)分别与所述培育组件对应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抽屉式河蚌稚蚌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育组件包括培育槽(6),所述培育槽(6)通过阻尼滑轨(7)与所述培育支架(2)滑动连接,所述培育槽(6)内靠近前端的一侧顶部沿轴向等间距开设有若干进水通孔(8),所述培育槽(6)底端远离所述进水通孔(8)的一侧沿轴向等间距开设有若干排水通孔(9),所述培育槽(6)槽壁内开设有若干通道(10),所述通道(10)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水通孔(8)和所述排水通孔(9)固定连通,所述水箱(3)顶端固定连通有收集槽(11),位于最下层的所述培育槽(6)上的所述排水通孔(9)与所述收集槽(11)对应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层抽屉式河蚌稚蚌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育槽(6)内固接有承载网(12),所述承载网(12)底端与所述培育槽(6)顶端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间隙内设置有清洁组件,所述清洁组件与所述承载网(12)底端和所述培育槽(6)内部底端和侧壁滑动接触,所述培育槽(6)底端沿周向等间距开设有若干排水孔(13),所述排水孔(13)通过管道与所述进水口(4)固定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层抽屉式河蚌稚蚌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承载网(12)底端和所述培育槽(6)内部底端的转动杆(14),所述转动杆(14)上沿周向等间距固接有若干伸缩刮板,所述伸缩刮板顶端与所述承载网(12)底端滑动接触,所述伸缩刮板底端与所述培育槽(6)内部底端滑动接触,所述伸缩刮板远离所述转动杆(14)的一端和所述培育槽(6)内侧壁滑动接触,所述培育槽(6)底端固接有电机(15),所述转动杆(14)的底端伸出所述培育槽(6)与所述电机(15)的输出轴固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抽屉式河蚌稚蚌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育支架(2)底端四角均固接有圆形限位板(16),所述拼接组件包括固接在所述圆形限位板(16)底端的方形限位杆(17),所述培育支架(2)、所述底座支架(1)顶端四角上均开设有方形限位孔(18),所述方形限位杆(17)和所述方形限位孔(18)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成学宓欣蕊张玉勇孟瑶王雨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林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