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B柱自动控制固化缓存时间的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制造设备
,具体为一种汽车B柱自动控制固化缓存时间的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日益进步和快速发展,汽车产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产业迎来爆发式增长。低碳、环保、集约化、自动化,是汽车制造产业发展的方向。汽车B柱制造过程中涉及到涂胶,以及涂胶后需要固化缓存一定时间的工艺。目前,汽车B柱制造过程中涂胶及固化缓存基本采用人工方式,人工方式存在较多问题,比如人工搬运垛码效率低下,人工产生疲劳,主观情绪影响,人工人身安全,固化计时人为因素影响等,导致产线效益低,生产成本高,不利于产业的自动化发展。
[0003]因此需要改进现有的汽车B柱制造过程中,涂胶工艺固化缓存时间的控制方法,以提高产线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目前汽车B柱制造过程中涂胶后固化缓存计时采用人工方式,容易使得工作效率低下、产线效益低,从而影响产业自动化发展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汽车B柱自动控制固化缓存时间的装置及方法。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B柱自动控制固化缓存时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整体固定架(2)、汽车B柱治具升降机构(1)、汽车B柱治具平移机构(12)与汽车B柱治具进给定位机构(3);所述汽车B柱治具升降机构(1)包括汽车B柱治具上升机构(11)与汽车B柱治具下降机构(13),所述汽车B柱治具上升机构(11)与汽车B柱治具下降机构(13)均安装于整体固定架(2)上,所述汽车B柱治具平移机构(12)位于整体固定架(2)的顶部;所述整体固定架(2)包括顶部支撑板、安装架(201)与支撑座(202),所述安装架(202)为长方体支撑框架,所述顶部支撑板设有六块,其中四块为四角支撑板(203)、分别固定于安装架(201)顶部四角上,另外两块为中间支撑板(204),前侧的中间支撑板(204)固定于前侧两块四角支撑板(203)之间的安装架(201)上,后侧的中间支撑板(204)固定于后侧两块四角支撑板(203)之间的安装架(201)上,所述支撑座(202)设有多个,支撑于安装架(201)的底部;所述汽车B柱治具进给定位机构(3)位于安装架(201)的下方、多个支撑座(202)的内侧;所述汽车B柱治具上升机构(11)与汽车B柱治具下降机构(13)结构相同且对称,所述汽车B柱治具上升机构(11)包括第一驱动电机(116)、第二减速机(115)与两台第一减速机(113),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16)的输出轴连接于第二减速机(115)的输入端,所述第二减速机(115)设有两个输出端,且两个输出端分别位于第二减速机(115)正对的两侧面,所述第二减速机(115)的两个输出端各通过一个第二联轴器(114)连接于对应的第一减速机(113),位于前侧的第一减速机(113)通过安装底座安装于前侧的四角支撑板(203)上,位于后侧的第一减速机(113)通过安装底座安装于后侧的四角支撑板(203)上,所述第二减速机(115)通过安装底座安装于前侧与后侧的四角支撑板(203)之间,每台第一减速机(113)均通过对应的第一联轴器(112)连接于对应的第一转轴(111),位于前侧的第一转轴(111)的右端通过相应的第一支撑座(119)安装于前侧的四角支撑板(203)上,左端通过相应的第一支撑座(119)安装于前侧的中间支撑板(204)上,位于后侧的第一转轴(111)的右端通过相应的第一支撑座(119)安装于后侧的四角支撑板(203)上,左端通过相应的第一支撑座(119)安装于后侧的中间支撑板(204)上,每个第一转轴(111)的两端部位置各设有一个第一链轮(117),位于每个第一转轴(111)正下方的位置均设置有第二转轴(1110),所述第二转轴(1110)的两端各自通过对应的第二支撑座(1111)吊装于安装架(201)的底面上,所述第二转轴(1110)的两端位置各设有一个第二链轮(1112),所述第一转轴(111)两端部的第一链轮(117)分别与第二转轴(1110)两端部的第二链轮(1112)相匹配正对,且每个第一链轮(117)与相应的第二链轮(1112)之间均通过升降链条(118)连接,则前侧和后侧各设有两条升降链条(118),每条升降链条(118)的外链板为L形链板(1181)与葫芦形链板(1182)交替布置,且每条升降链条(118)两侧的L形链板(1181)位于相同部位,位于前侧的两条升降链条(118)上的L形链板(1181)分别水平正对匹配,形成了多组L形链板(1181),每组L形链板(1181)内包含两条升降链条(118)上相匹配的四个L形链板(1181),每组L形链板(1181)上安装有一个截面呈L形的治具支撑板(1113),所述治具支撑板(1113)包括固定部与支撑部,所述治具支撑板(1113)的固定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于L形链板(1181)上;位于后侧的两条升降链条(118)的结构与位于前侧的两条升降链条(118)的结构相同,因此前后侧正对的治具支撑板(1113)形成了托举汽车B柱治具(4)的空间;所述汽车B柱治具进给定位机构(3)包括传送机构(31)、定位机构(32)与阻挡机构(33),所述传送机构(31)包括传送支撑架与链条传送单元,所述链条传送单元安装于传送
支撑架上,所述传送支撑架包括前后侧的传送支撑座(311)与中部的传送架(312),所述传送架(312)固定于前后侧的传送支撑座(311)之间,所述链条传送单元包括两条传送链条(313),两条传送链条(313)分别安装于传送架(312)的两侧边,所述传送链条(313)由第二驱动电机(34)驱动,所述第二驱动电机(34)安装于前侧或后侧的传送支撑座上;所述定位机构(32)安装于传送架上,且位于汽车B柱治具上升机构(11)的正下方,所述定位机构(32)与前后侧的治具支撑板(1113)相配合;所述阻挡机构(33)位于定位机构(32)的前侧;所述汽车B柱治具平移机构(12)包括多个平移支架(121)、驱动模组(122)、第一导轨(1210)与升降平移装置,多个平移支架(121)分为两组,其中一组安装于安装架(201)的顶部前侧,另一组安装于安装架(201)的顶部后侧,驱动模组(122)安装于前侧的平移支架(121)顶部,第一导轨(1210)安装于后侧的平移支架(121)顶部,所述升降平移装置设置于驱动模组(122)与第一导轨(1210)之间,所述升降平移装置包括移动梁(123)、上下移动导柱(124)、升降气缸(125)、第一固定板(126)、第二固定板(127)、夹紧气缸(128)与升降夹具(129);所述移动梁(123)一端通过导向块卡于第一导轨(1210)上,另一端连接于驱动模组(122),所述第一固定板(126)通过连接板安装于移动梁(123)的底面上,所述第一固定板(126)为方形,所述上下移动导柱(124)设有四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东梅,赵强,田雨,尹逍渊,葛卫华,霍永强,张博,董博洋,李少兵,杨成春,
申请(专利权)人:中电科风华信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