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摆动的防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13426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8 09:44
一种可摆动的防鸟装置,包括母屏蔽组件及对称分装在母屏蔽组件两端且可伸缩的子屏蔽组件;母屏蔽组件为下端开口的半圆弧形套筒结构,母屏蔽组件开口端两侧内折有母内凹挡板;各子屏蔽组件包括横担固定组件及下端开口的半圆弧形的屏蔽套筒;横担固定组件包括底座及装于底座上的支撑架;底座下端部内凹有阶梯状凹槽,阶梯状凹槽包括大台阶部及位于大台阶部下端的小台阶部,大台阶部内嵌有磁铁;支撑架包括支撑筒,支撑筒下端部固定在底座上端,支撑筒内套装有套筒连杆;屏蔽套筒开口端两侧内折有子内凹挡板,半弧形屏蔽套筒铰接在套筒连杆顶端,支撑筒下端部两侧与屏蔽套筒之间装有倾斜的拉簧;可有效降低配电架空线路鸟害故障发生率。发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摆动的防鸟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10kV电力配电架防护
,具体为一种可摆动的防鸟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用户对用电质量以及优质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统计分析表明,在鸟类筑巢、繁育高峰期,因鸟巢造成10kV配电架空线路故障频发,严重威胁着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具统计,每年1月~11月鸟害故障占配电架空线路故障次数的32.45%,配电架空线路鸟害故障发生率达到29.13%,影响范围大,给沿线用户生产生活造成不便,引发较多用户投诉。
[0003]现有的防鸟害措施主要有风力反光驱鸟器、超声波驱鸟器及驱鸟剂。
[0004]风力反光驱鸟器是以快速旋转的风车,及风车内反光材料发出的反射光达到驱鸟作用,但存在以下缺点:1)无风天气不转动;2)以驱鸟为主要功能,受恶劣天气及金属部分工艺影响,在安装1

2年后,部分驱鸟器产生锈蚀无法正常转动。
[0005]超声波驱鸟器在正常情况下处于静音转台,一旦感应到有鸟飞近时,就会发出警告音,有效驱离鸟类,但也存在以下缺点:1)以驱鸟为主要功能,由于鸟类的生物特性,一段时间后可适应警告音,无法有效起到驱鸟作用;2)在居民区附近使用,会产生噪音污染;3)需要定期检查维护。
[0006]驱鸟剂是缓慢持久地释放出一种影响鸟类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的特殊气味,鸟类闻后即会飞走,在其记忆期内不会再来,但驱鸟时间短,一般有效驱鸟时间在2个月以内,雨季有效驱鸟时间显著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可摆动的防鸟装置,可有效降低配电架空线路鸟害故障发生率。
[0008]一种可摆动的防鸟装置,装在电力塔杆的横担上,包括母屏蔽组件及对称分装在母屏蔽组件两端且可伸缩的子屏蔽组件;所述母屏蔽组件为下端开口的半圆弧形套筒结构,所述母屏蔽组件开口端两侧内折有母内凹挡板;各所述子屏蔽组件包括横担固定组件及下端开口的半圆弧形的屏蔽套筒;所述横担固定组件包括底座及装于底座上的支撑架;所述底座下端部内凹有阶梯状凹槽,所述阶梯状凹槽包括大台阶部及位于大台阶部下端的小台阶部,所述大台阶部内嵌有磁铁,所述小台阶部的宽度不小于横担的宽度;
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筒,支撑筒为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空心筒状结构,所述支撑筒下端部固定在底座上端,支撑筒内套装有套筒连杆,套筒连杆上端凸出于支撑筒的上端开口;所述屏蔽套筒开口端两侧内折有子内凹挡板,所述半弧形屏蔽套筒铰接在套筒连杆顶端,支撑筒下端部两侧与屏蔽套筒之间装有倾斜的拉簧;所述屏蔽套筒所在圆的外径不大于所述母屏蔽组件所在圆的内径。
[0009]两所述拉簧之间形成有夹角α,夹角α取值范围为110~120
°

[0010]所述母内凹挡板两端部凸出有凸台,凸台内侧面内凹有卡槽,内凹挡板的一端凸出有于卡槽配合的卡扣。
[0011]所述屏蔽套筒的弧长及母屏蔽组件的弧长均为所在圆圆周长的1/2~3/4。
[0012]所述屏蔽套筒内弧面中部设有铰接座,所述套筒连杆顶端由于铰接座上铰接孔配合的让位孔,铰接轴穿设在对应的让位孔及铰接孔内。
[0013]所述套筒连杆下端部开有径向通孔,支撑筒外壁上有与径向通孔对应的让位孔,第一螺栓穿过对应的让位孔及径向通孔后,装上螺母将套筒连杆与支撑筒连接固定。
[0014]所述支撑筒下端部两侧及屏蔽套筒内弧面上均设置有固定环。
[0015]所述母屏蔽组件、子屏蔽组件均采用树脂材料制成。
[0016]本专利技术安装方便、使用简单,可完全覆盖横担表面,在横担上形成防鸟屏障,增大鸟类在配电架空线路上的筑巢难度,一次安装终身免维护,极大缓解了配电架空线路鸟害防治的工作压力,在节约人力的同时,大幅减少了鸟害故障的发生。
[0017]本专利技术投入使用后,鸟害故障明显减少,有力保障了沿线用户的正常用电。
[0018]本专利技术实现了配网架空线路鸟害的有效防治,降低了配网运维人员的工作强度。
[0019]使用本专利技术的防鸟装置后,鸟害故障发生率降低至2.36%。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横担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母弧形套筒,2、子弧形套筒,3、横担固定组件,4、铰接座,5、拉簧,6、固定环,7、母内凹挡板,8、子内凹挡板,9、第二螺栓,10、横担,31、支撑架,32、支撑筒,33、套筒连接杆,34、第一螺栓,35、底座,36、磁铁。
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所有实施例,均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3]图1、图2中,母屏蔽组件1为下端开口的半圆弧形套筒结构,母屏蔽组件1开口端两侧内折有母内凹挡板7,母内凹挡板7两端部凸出有凸台,凸台内侧面内凹有卡槽,母屏蔽组件1的弧长均所在圆圆周长的1/2~3/4。母屏蔽组件1两端连接可伸缩的子屏蔽组件,子屏蔽组件包括一个以上的横担固定组件3及下端开口的半圆弧形的屏蔽套筒2,屏蔽套筒2所在圆的外径不大于所述母屏蔽组件1所在圆的内径,屏蔽套筒2的弧长也为所在圆圆周长的1/2~3/4,屏蔽套筒2开口端两侧内折有子内凹挡板8,内凹挡板8的一端凸出有于卡槽配合的卡扣,横担固定组件3包括底座35及装于底座35上的支撑架31,底座35下端部内凹有阶梯状凹槽,阶梯状凹槽包括大台阶部及位于大台阶部下端的小台阶部,大台阶部内嵌有磁铁36,磁铁36为D42型强力磁铁,成本相对较低,且吸力达到30公斤,小台阶部的宽度不小于横担10的宽度;支撑架31包括支撑筒32,支撑筒32为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空心筒状结构,支撑筒32下端部固定在底座35上端,支撑筒32内套装有套筒连杆33,套筒连杆33上端凸出于支撑筒32的上端开口,套筒连杆33下端部开有径向通孔,支撑筒32外壁上有与径向通孔对应的让位孔,第一螺栓34穿过对应的让位孔及径向通孔后,装上螺母将套筒连杆33与支撑筒32连接固定;屏蔽套筒2铰接在套筒连杆33顶端,屏蔽套筒2内弧面中部设有铰接座4,套筒连杆33顶端由于铰接座4上铰接孔配合的让位孔,铰接轴穿设在对应的让位孔及铰接孔内,当鸟落在屏蔽套筒2或母屏蔽组件1上时,屏蔽套筒2及母屏蔽组件1可绕铰接座4旋转摆动,进而防止鸟筑巢。支撑筒32下端部两侧与屏蔽套筒2之间装有倾斜的拉簧5,拉簧5的设置可以在鸟掉落后,使母屏蔽组件1和屏蔽套筒2复位,两拉簧5之间形成有夹角α,夹角α取值范围为1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摆动的防鸟装置,装在电力塔杆的横担(10)上,其特征在于:包括母屏蔽组件(1)及对称分装在母屏蔽组件(1)两端且可伸缩的子屏蔽组件;所述母屏蔽组件(1)为下端开口的半圆弧形套筒结构,所述母屏蔽组件(1)开口端两侧内折有母内凹挡板(7);各所述子屏蔽组件包括横担固定组件(3)及下端开口的半圆弧形的屏蔽套筒(2);所述横担固定组件(3)包括底座(35)及装于底座(35)上的支撑架(31);所述底座(35)下端部内凹有阶梯状凹槽,所述阶梯状凹槽包括大台阶部及位于大台阶部下端的小台阶部,所述大台阶部内嵌有磁铁(36),所述小台阶部的宽度不小于横担(10)的宽度;所述支撑架(31)包括支撑筒(32),支撑筒(32)为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空心筒状结构,所述支撑筒(32)下端部固定在底座(35)上端,支撑筒(32)内套装有套筒连杆(33),套筒连杆(33)上端凸出于支撑筒(32)的上端开口;所述屏蔽套筒(2)开口端两侧内折有子内凹挡板(8),所述半弧形屏蔽套筒(2)铰接在套筒连杆(33)顶端,支撑筒(32)下端部两侧与屏蔽套筒(2)之间装有倾斜的拉簧(5);所述屏蔽套筒(2)所在圆的外径不大于所述母屏蔽组件(1)所在圆的内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摆动的防鸟装置,其特征在于: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智恒庄健朱小珑吴一波贺子宸闫寒宋雷刘利平张毅吴承昱何立群刘明仪张鹏超周芳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襄阳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