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和使用该压缩机的制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13257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8 09:41
例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旋转式压缩机在密闭容器中设置有电动机构部、压缩机构部和贮油部。压缩机构部具有轴颈轴承部件,该轴颈轴承部件具有经由润滑油旋转滑动的旋转轴和轴承(35)。压缩机构部还至少在旋转轴的外周或轴承(35)的内周的任一个上形成右旋螺旋槽(61)和左旋螺旋槽(62)。由此,即使在表面压力增大或使用低粘度的润滑油时,也能够促进在旋转轴与轴承(35)之间的间隙形成油膜,或促进磨损粉末从旋转轴与轴承之间的间隙排出。因此,抑制因直接接触滑动引起的烧结或磨损,所以能够提高压缩机的性能和可靠性。性能和可靠性。性能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压缩机和使用该压缩机的制冷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压缩机和使用该压缩机的空气调节机、热水器、冷藏库等使用制冷循环装置的制冷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专利文献1公开了在空气调节机等中使用的旋转式压缩机。该旋转式压缩机在密闭容器内内置有压缩机构部和驱动该压缩机构部的电动机构部。旋转轴的一端连结固定在电动机构部的定子上,在旋转轴的另一端设置有在压缩机构部的气缸内偏心旋转的活塞辊。
[0003]在旋转式压缩机的支承旋转轴的轴承结构中具有轴颈轴承。轴颈轴承的旋转轴经由润滑油膜支承。而且,旋转轴根据由制冷剂的压缩产生的大的载荷,一边被强力推压在轴颈轴承的内周面上一边旋转。
[0004]旋转轴和轴颈轴承均在表面上具有凹凸或波纹度。如果具有该凹凸或波纹度的表面彼此接近,则即使润滑油的平均膜厚有一定量,也有可能发生从流体润滑区域向混合润滑区域进而向以固体接触为主的边界润滑区域的转移。这种润滑区域的转移有可能导致轴颈轴承与旋转轴的摩擦阻力或磨损量的增加。
[0005]因此,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以下内容:旋转轴的至少与轴颈轴承滑动的部分的表面粗糙度σa满足下述的公式(1),且公式(1)的轴颈轴承的表面粗糙度σb为1μm,旋转轴的至少与轴颈轴承滑动的部分的表面粗糙度σa小于0.7μm。
[0006][0007]另外,上述公式(1)中的“hs”为最小油膜厚度,“σa”为旋转轴的表面粗糙度,“σb”为轴颈轴承的表面粗糙度。
[0008]现有技术文献
[0009]专利文献
[0010]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

27564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11]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001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缩机以及使用该压缩机的制冷装置,该压缩机通过抑制或避免因旋转轴与轴承间的油膜断开或磨损粉末的咬入而引起的烧结或异常磨损,从而进一步提高运转效率和可靠性。
[0013]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001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压缩机的结构在于,在密闭容器内设置有电动机构部、压缩机构部和贮油部,所述压缩机构部具有轴颈轴承部,该轴颈轴承部具有经由润滑油旋转滑动的旋转轴和轴承,至少在所述旋转轴外周或所述轴承的内周的其中一个上形成有右旋螺旋槽和左旋螺旋槽。
[0015]根据所述结构,由于在旋转轴或轴承的其中一个上沿左右方向形成有螺旋槽,所以能够促进旋转轴和轴承间的油膜的形成,并且即使在旋转轴和轴承之间产生磨损粉末,也能够促进该磨损粉末的排出。由此,能够抑制、避免滑动部中的烧结或异常磨损。
[0016]另外,本专利技术还包括使用所述压缩机的制冷装置。由此,压缩机的运转效率和可靠性进一步提高,所以能够进一步改善该制冷装置的品质。
[0017]在参照附图的基础上,根据以下优选的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更加明确。
[0018]专利技术效果
[0019]在本专利技术中,根据以上的结构发挥以下的效果,能够提供压缩机以及使用该压缩机的制冷装置,其通过抑制或避免因旋转轴与轴承之间的油膜断开或磨损粉末的咬入而引起的烧结或异常磨损,从而进一步提高运转效率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实施方式1中的旋转式压缩机的纵截面图。
[0021]图2是图1所示的旋转式压缩机的压缩机构部的放大截面图。
[0022]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旋转式压缩机的压缩工序的压缩室的平面图(工序图)。
[0023]图4是图1所示的旋转式压缩机的主要部分的一例的上轴承的内周面的放大截面示意图。
[0024]图5是用金属显微镜观察图1所示的旋转式压缩机的上轴承的内周面的图。
[0025]图6是图1所示的旋转式压缩机的上轴承的内周面的截面轮廓测量结果图。
[0026]图7A是图1所示的旋转式压缩机的其他上轴承的内周面的放大截面示意图。
[0027]图7B是图1所示的旋转式压缩机的其他上轴承的内周面的放大截面示意图。
[0028]图7C是图1所示的旋转式压缩机的其他上轴承的内周面的放大截面示意图图。
[0029]图7D是图1所示的旋转式压缩机的其他上轴承的内周面的放大截面示意图。
[0030]图8是对比实施方式1中的代表性的实施例和现有例之后的轴颈摩擦试验的索末菲数(Sommerfeld number)与摩擦系数的相关关系图。
[0031]图9是实施方式2中的旋转式压缩机的上轴承的内周面的放大截面示意图。
[0032]图10是图9所示的旋转式压缩机的其他上轴承的内周面、以及上轴的外周面的放大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成为本公开的基础的知识见解等)
[0034]在专利技术人等想到本专利技术的当时,如专利文献1所示,旋转式压缩机通过减小旋转轴的外周面或轴承的内周面的表面粗糙度,抑制或避免由于彼此表面的微小凸部的接触而引起的摩擦阻力或磨损量的增加。
[0035]但是,目前的旋转式压缩机为了提高性能而缩小了滑动部件的滑动面积,作用于旋转轴的滑动面的表面压力有随之增大的倾向。此外,正在推进润滑油的低粘度化。在这种情况下,存在以下的技术问题,在减小表面粗糙度的镜面加工中,由于旋转轴与轴承的间隙中的润滑油的保持能力低,所以表面压力增大,或者在低粘度的润滑油中不能充分形成油
膜,或者油膜断裂,由此,旋转轴与轴承直接接触滑动,导致摩擦阻力或磨损量的增加。
[0036]另外,旋转式压缩机的旋转轴由气缸上部的上轴承和下部的下轴承支承。作为接触载荷而产生作用的径向载荷被附加在制冷剂的吸入和压缩过程中,旋转轴弯曲变形,在上轴承和下轴承的内部一边倾斜一边旋转。因此,特别是在轴承的下端部附近,旋转轴与轴承的间隙很可能极其微小或大致为零(接触)。
[0037]其结果,如上所述,通过减小表面粗糙度这样的镜面加工,特别是在轴承的下端部,由于润滑油不能充分形成油膜或油膜断裂,固体接触更加明显。而且,也存在因固体接触等产生的磨损粉末咬入旋转轴与轴承的间隙,成为粘着磨损或磨耗的起点的技术问题。
[0038]专利技术人等发现存在以上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该技术问题而得到本专利技术的主题。
[0039]因此,在本专利技术中提供压缩机和制冷装置,在使用表面压力增大或低粘度的润滑油时,促进旋转轴与轴承的间隙中的油膜的形成,或者促使磨损粉末从旋转轴与轴承的间隙排出,能够抑制直接的接触滑动而产生的烧结或磨损(或烧结和磨损),长期保持高性能和可靠性。
[0040]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实施方式。但是,有时会省略非必要的详细说明。例如,存在省略对于已经公知的事项的详细说明、或者对于实质上相同的结构的重复说明的情况。这是为了避免以下的说明变得必要程度以上的冗长,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
[0041]此外,附图和以下的说明是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而提供的,不意图通过这些说明来限定权利要求书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在密闭容器内设置有电动机构部、压缩机构部和贮油部,所述压缩机构部具有轴颈轴承部,该轴颈轴承部具有经由润滑油旋转滑动的旋转轴和轴承,并且至少在所述旋转轴的外周或所述轴承的内周中的任一者形成有右旋螺旋槽和左旋螺旋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相对于所述旋转轴的旋转方向,所述右旋螺旋槽与所述左旋螺旋槽交叉形成的交叉角度大于0
°
,且为30
°
以下。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基于JIS B0671

2求出的、形成了所述右旋螺旋槽和所述左旋螺旋槽的所述轴承的内周面或旋转轴的外周的储油深度Rvk为0.5μm以上且3μm以下,并且平坦部粗糙度Rpk为0.01μm以上且0.5μm以下。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旋螺旋槽的所述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田贵规荒木优作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