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轨迹电子围栏的自动装卸车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13205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8 09: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轨迹电子围栏的自动装卸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TMS系统中心中的TMS系统创建运输订单,然后传输装车数据及车辆信息到装卸一体机,车辆上的TMS系统终端接收到装车数据,司机根据装车数据开车到达装车地点附近,装卸一体机检测到车辆中TMS系统终端内设置的北斗定位,自动开始排队装车队列,大屏显示排队顺序;S2、当指定车辆排队完成时,装卸一体机识别车牌号,判断允许开始装车,抬杆放行,此时司机将车停到装卸一体机指定位置,装卸一体机根据运输订单数据,自动完成装车工作,完成装车工作后。本发明专利技术极大的方便了司机进行智能化装卸货操作,同时利用网络数据传输,避免了运输工作的矛盾。避免了运输工作的矛盾。避免了运输工作的矛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轨迹电子围栏的自动装卸车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物流网络货运相关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轨迹电子围栏的自动装卸车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物流原意为“实物分配”或“货物配送”,是供应链活动的一部分,是为了满足客户需要而对商品、服务消费以及相关信息从产地到消费地的高效、低成本流动和储存进行的规划、实施与控制的过程,物流以仓储为中心,促进生产与市场保持同步,物流是为了满足客户的需要,以最低的成本,通过运输、保管、配送等方式,实现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相关信息由商品的产地到商品的消费地所进行的计划、实施和管理的全过程,现代社会中互联网的崛起,使得传统物流货运逐渐转化维护物流网络货运,网络货运是在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发的车货匹配平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通过互联网平台加数字化技术引用,在大数据的介入下,促使货运全网互联互通,借助智慧物流模式进行行业升级。
[0003]但是物流归根结底还是需要货运司机驾驶交通工具将货品从发货地运输到收货地,而货车司机普遍年纪较大,操作手机不方便,新兴的互联网货运模式使得货车司机工作变得不便,同时在需要进入到物流园内进行装卸货工作时,常常会出现园区门口、装卸车现场车辆拥堵问题,而且大量的货物交接会使得管理工作变得十分不便。
[0004]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基于轨迹电子围栏的自动装卸车方法及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一种基于轨迹电子围栏的自动装卸车方法及系统。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轨迹电子围栏的自动装卸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TMS系统中心中的TMS系统创建运输订单,然后传输装车数据及车辆信息到装卸一体机,车辆上的TMS系统终端接收到装车数据,司机根据装车数据开车到达装车地点附近,装卸一体机检测到车辆中TMS系统终端内设置的北斗定位,自动开始排队装车队列,大屏显示排队顺序;S2、当指定车辆排队完成时,装卸一体机识别车牌号,判断允许开始装车,抬杆放行,此时司机将车停到装卸一体机指定位置,装卸一体机根据运输订单数据,自动完成装车工作,完成装车工作后,装卸一体机会打印装车单据,自动拍照,司机取走单据,在指定位置完成人车拍照,从指定位置将完成装车的车辆开走,继而顺利的完成装车工作;S3、此时装卸一体机会通知TMS系统中心中的TMS系统完成装车,TMS系统获取装卸一体机装车数量、时间、定位、装车单据照片以及司机人车合影照片,并入库,TMS系统中心
中的TMS系统通知收货地装卸一体机,运输订单已发货,等待收货;S4,司机驾驶车辆向收货地运送货物,当车辆行驶到收货地附近时,装卸一体机根据车辆中TMS系统终端内的北斗定位,自动开始排队卸车队列,大屏显示排队顺序;S5、当指定车辆排队完成时,装卸一体机识别车牌号,判断允许开始卸车,抬杆放行,司机将车停到装卸一体机指定位置,装卸一体机根据运输订单数据,自动完成卸车工作,卸车工作完成后,装卸一体机会打印装车单据,自动拍照,司机取走单据,在指定位置完成人车拍照,从指定位置将完成装车的车辆开走,继而顺利的完成卸车工作;S6、此时装卸一体机会通知TMS系统中心中的TMS系统完成卸车,TMS系统获取装卸一体机卸车数量、时间、定位、卸车单据照片+司机人车合影照片,并入库,TMS系统自动计算亏吨、运费、完成签收、支付司机运费,若司机无异议,则顺利完成本次运输工作,若司机存在异议,可以回看现场装卸一体机装卸货录像根据录像解决问题,继而完成本次运输工作。
[0007]优选的,在装车地点装卸一体机和收货地装卸一体机进行自动装卸工作时,司机下车,并远离车辆和装卸一体机。
[0008]一种基于轨迹电子围栏的自动装卸车系统,包括:TMS系统中心,所述TMS系统中心内设有用于装卸货工作的TMS系统;装卸一体机,所述装卸一体机受到TMS系统控制,进行车辆的装卸货工作;TMS系统终端,所述TMS系统终端受到TMS系统的控制,设置在车辆上。
[0009]优选的,所述装卸一体机配套设有电子围栏、网络模块、车牌识别器、排队叫号大屏、排队叫号喇叭、无人磅房、单据打印器和摄像拍照系统。
[0010]优选的,所述TMS系统终端配套设有显示屏幕和北斗定位芯片。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中的装卸一体机和TMS系统自动完成装卸车操作并同步网络货运TMS系统,即解放了司机又满足了网络货运的数据真是完整性要求,使得年纪较大的货运司机不会因为操作手机不方便而影响工作,同时TMS系统、装卸一体机上的电子围栏以及TMS系统终端内设置的北斗定位芯片可以实现自动签到排队,大屏叫号入场装卸车,减少了园区门口、装卸车现场车辆拥堵问题,且利用TMS系统和装卸一体机的网络互通,自动完成指定型号、数量的装卸车工作,省去了线下统计、人工装卸带来的问题,真正实现无纸化、自动化操作。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一种基于轨迹电子围栏的自动装卸车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4]参照图1,一种基于轨迹电子围栏的自动装卸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TMS系统中心中的TMS系统创建运输订单,然后传输装车数据及车辆信息到装卸一体机,车辆上的TMS系统终端接收到装车数据,司机根据装车数据开车到达装车地点附近,装卸一体机检测到车辆中TMS系统终端内设置的北斗定位,自动开始排队装车队列,大
屏显示排队顺序;S2、当指定车辆排队完成时,装卸一体机识别车牌号,判断允许开始装车,抬杆放行,此时司机将车停到装卸一体机指定位置,装卸一体机根据运输订单数据,自动完成装车工作,完成装车工作后,装卸一体机会打印装车单据,自动拍照,司机取走单据,在指定位置完成人车拍照,从指定位置将完成装车的车辆开走,继而顺利的完成装车工作;S3、此时装卸一体机会通知TMS系统中心中的TMS系统完成装车,TMS系统获取装卸一体机装车数量、时间、定位、装车单据照片以及司机人车合影照片,并入库,TMS系统中心中的TMS系统通知收货地装卸一体机,运输订单已发货,等待收货;S4,司机驾驶车辆向收货地运送货物,当车辆行驶到收货地附近时,装卸一体机根据车辆中TMS系统终端内的北斗定位,自动开始排队卸车队列,大屏显示排队顺序;S5、当指定车辆排队完成时,装卸一体机识别车牌号,判断允许开始卸车,抬杆放行,司机将车停到装卸一体机指定位置,装卸一体机根据运输订单数据,自动完成卸车工作,卸车工作完成后,装卸一体机会打印装车单据,自动拍照,司机取走单据,在指定位置完成人车拍照,从指定位置将完成装车的车辆开走,继而顺利的完成卸车工作,在装车地点装卸一体机和收货地装卸一体机进行自动装卸工作时,司机下车,并远离车辆和装卸一体机,这样可以有效的保障司机的安全;S6、此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轨迹电子围栏的自动装卸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TMS系统中心中的TMS系统创建运输订单,然后传输装车数据及车辆信息到装卸一体机,车辆上的TMS系统终端接收到装车数据,司机根据装车数据开车到达装车地点附近,装卸一体机检测到车辆中TMS系统终端内设置的北斗定位,自动开始排队装车队列,大屏显示排队顺序;S2、当指定车辆排队完成时,装卸一体机识别车牌号,判断允许开始装车,抬杆放行,此时司机将车停到装卸一体机指定位置,装卸一体机根据运输订单数据,自动完成装车工作,完成装车工作后,装卸一体机会打印装车单据,自动拍照,司机取走单据,在指定位置完成人车拍照,从指定位置将完成装车的车辆开走,继而顺利的完成装车工作;S3、此时装卸一体机会通知TMS系统中心中的TMS系统完成装车,TMS系统获取装卸一体机装车数量、时间、定位、装车单据照片以及司机人车合影照片,并入库,TMS系统中心中的TMS系统通知收货地装卸一体机,运输订单已发货,等待收货;S4,司机驾驶车辆向收货地运送货物,当车辆行驶到收货地附近时,装卸一体机根据车辆中TMS系统终端内的北斗定位,自动开始排队卸车队列,大屏显示排队顺序;S5、当指定车辆排队完成时,装卸一体机识别车牌号,判断允许开始卸车,抬杆放行,司机将车停到装卸一体机指定位置,装卸一体机根据运输订单数据,自动完成卸车工作,卸车工作完成后,装卸一体机会打印装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彬高宇任启山张友强赵明铭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高速满易物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