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矿脱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12881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8 09:35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精矿脱水装置,涉及选矿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是:包括浓缩池、固定浓缩池的支撑架和浓缩池内的进料筒,浓缩池内还设有空心搅拌轴,空心搅拌轴与第一驱动单元连接;空心搅拌轴的下端连接有一个耙杆,浓缩池的出料口处设有阀门;浓缩池的下方一侧设有蓄水池,蓄水池的周侧均匀的设有若干浆料接收罐,浆料接收罐内设有过滤板,若干浆料接收罐分别通过一个抽滤机构与蓄水池连接,蓄水池的下端与第二驱动单元连接。精矿悬浮液在本申请的浓缩池内沉淀分离后,可直接被浆料接收罐所接收,然后利用抽滤机构进行分离过滤,实现了边浓缩边过滤的效果,有效的降低了生产成本。本。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精矿脱水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选矿辅助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精矿脱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大多数矿业生产工艺的选分工作都是在水中进行的,该工艺也称为湿法选矿,而湿法选矿得到的精矿含有大量的水,这对精矿的直接使用或继续加工都很不利。湿法选矿中水的重量通常为精矿干量重量的几倍,精矿含有的水若不进行处理,不仅会给运输和装卸造成困难,相应的还会增加运输成本。并且在水资源匮乏的地区,精矿中的这部分水若能进行回收再利用,可以大大降低新鲜水的消耗量。国家关于常见的铜、铅、铁、镍的水分限制标准为平时含量不超过12%,冬季不超过8%,达到这一标准通常采用沉淀浓缩工艺和过滤工艺即可达标。沉淀浓缩工艺可以将精矿悬浮液中的重力水分离出来,过滤工艺可以将浓缩后得到的浆料中的毛细水进一步进行分离。
[0003]在沉淀浓缩工艺中常用的设备为耙式浓缩机,当含有精矿的悬浮液输入浓缩机后,会随着时间在其内部自上至下逐渐产生澄清区、自由沉降区、过渡区、压缩区和浓缩物区,浓缩物区主要为沉降后的精矿颗粒,该区域的沉降固体密度很大,而且静置的时间越长,固体颗粒间密结的越紧密,为了使其顺利排出,常在浓缩池体内设置两组耙架用于松动浓缩物区的沉积固体以便其顺利从浓缩池体底部排出,越靠近池底区域的沉积固体聚集的时间越久,相应的密实度也就越高,因此其中一组耙架长度略小于浓缩池的长度,另一组耙架的长度等于浓缩池长度的2/3。耙架利用其下方的刮板耙松后的矿浆会从浓缩机底部排出,然后转运到过滤工艺继续除去矿浆中的毛细水。
[0004]综上可知,现有的精矿脱水工艺中的浓缩和过滤通常是两个独立分开的系统,这也就增加了将浓缩工艺产生的浆料转运至过滤设备区的生产成本;并且浓缩机生成的浓缩后的浆料是每隔一定时间才向过滤设备进行转运,这样浓缩机底部的沉积颗粒很容易变的密实不利于排出,因此现有工艺在浓缩池内不仅需要增加耙架的数量还要增加其工作的时间,同时还需要在其出口配合泵机才能确保浓缩机底部的沉积颗粒在其需要排出时可顺利排出,这些增设的设备等也从另一方面增加了生产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提供一种精矿脱水装置,将浓缩和过滤两个工艺的相关设备结合在一起,使精矿悬浮液进行浓缩后,及时进行过滤,可实现边浓缩边过滤的效果,有效的降低了生产成本。
[0006]本申请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7]一种精矿脱水装置,包括浓缩池,所述浓缩池的外侧与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的上端与进料筒固定连接,所述浓缩池的内部设有空心搅拌轴,所述空心搅拌轴上端穿过所述进料筒支撑架的上端后与第一驱动单元连接;所述空心搅拌轴的下端沿其径向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耙杆,所述空心搅拌轴的下端位于所述浓缩池底部中心的出料口内,所
述浓缩池的出料口处设有阀门;所述浓缩池的下方一侧设有蓄水池,所述蓄水池的周侧均匀的设有多个浆料接收罐,其中一个所述浆料接收罐位于所述浓缩池出料口的下方,所述浆料接收罐内设有过滤板,多个所述浆料接收罐分别通过一个抽滤机构与所述蓄水池连接,所述蓄水池的下端与第二驱动单元连接,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可驱动所述蓄水池通过所述抽滤机构带着所述浆料接收罐一起转动。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包括蜗轮、蜗杆和第一电机;所述空心搅拌轴的上端外侧套设有蜗轮,所述蜗轮一侧与蜗杆啮合,所述蜗杆一端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单元还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下端与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空心搅拌轴的上端贯穿所述安装架且两者之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外壳与所述安装架固定连接,所述蜗杆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一个支架,所述支架的下端与所述支撑架的上端固定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耙杆的下侧沿其长度方向均匀的装设有多个倾斜刮板,所述倾斜刮板的倾斜角度为15
°
~30
°

[0011]进一步地,所述空心搅拌轴位于所述浓缩池底部出料口内部分的周侧均匀的开设有出水孔。
[0012]进一步地,所述抽滤机构包括第一空心杆,所述第一空心杆的一端与所述浆料接收罐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空心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空心杆与所述蓄水池铰接,所述第一空心管内设有水管,所述水管的一端与所述浆料接收罐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水管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二空心杆和所述蓄水池的侧壁位于所述蓄水池内,所述水管上安装有水气两用泵;所述第一空心杆的下侧设有调节单元,所述调节单元可驱动第一空心杆围绕其与所述第二空心杆的铰接点上下转动。
[0013]进一步地,所述调节单元为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上端与所述第一空心杆靠近所述第二空杆一端的下侧铰接,所述液压缸另一端与所述蓄水池的侧壁铰接。
[0014]进一步地,所述水管位于所述蓄水池内的部分的外侧套设有配重块且两者之间固定连接,所述配重块靠近所述蓄水池的一侧与所述蓄水池滑动连接,滑动方向与锁骨蓄水池的轴线方向相同。
[0015]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底座的上端与所述蓄水池的下端转动连接,所述底座的内底中心与第二电机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竖直向上,并在贯穿所述底座的顶板后与所述蓄水池的底板固定连接。
[0016]进一步地,所述进料筒的下端延伸至所述浓缩池内的自由沉降区。
[0017]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18]1、含有大量水分的精矿悬浮液可通过进料筒加入到浓缩池内,进行静置浓缩,产生的澄清水会从浓缩池的上端溢流到溢流槽内,然后在溢流槽内被抽走重新利用,浓缩池的底部的会聚集悬浮液分离后的精矿集料。
[0019]由于初次排出的浓缩物区的精矿集料构成的浆料也是堆积了一定时间后产生的,因此密实度偏高,所以在初次排出浓缩物区的浆料时,先通过第一驱动单元驱动空心搅拌轴及耙杆转动,利用耙杆及其下侧的刮板将密实度过的浆料耙松,再通过浓缩池底部的出料口排向与其位置正对的一个浆料接收罐。
[0020]单个浆料接收罐的体积远小于浓缩池,因此第一个接收浆料的浆料接收罐接收到
的只是浓缩池浓缩物区浆料的一部分,在第一个接收浆料的浆料接收罐接受到足够量的浆料后,便可开启与其相连的抽滤机构对浆料中的精矿与水分进一步分离,同时关闭浓缩池出料口的阀门。接着启动第二驱动单元,直至将下一个空的浆料接收罐移动至浓缩池出料口下方时,再重新打开浓缩池出料口的阀门,由于第一个浆料接收罐装好浆料到第二个浆料接收罐开始装浆料的时间间隔并不长,因此在第一个浆料罐装料时利用耙杆及刮板耙松的浓缩物区的浆料还尚未形成密实度高的沉积物,此时打开浓缩池底的阀门排出浆料时,基本不用再次启动第一驱动单元便可顺利将浓缩物区的浆料排出。
[0021]后续随着浓缩池内不停的加入精矿悬浮液,浓缩池底部不断的产生具有一定密实度的浆料,设置的多个浆料接收罐随着蓄水池的转动可快速的将浓缩池底部产生的浆料排出,这样不仅可以保证浓缩池内各个区域的分界线基本不会发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精矿脱水装置,包括浓缩池(1),所述浓缩池(1)的外侧与支撑架(2)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2)的上端与进料筒(3)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浓缩池(1)的内部设有空心搅拌轴(4),所述空心搅拌轴(4)上端穿过所述进料筒(3)支撑架(2)的上端后与第一驱动单元(5)连接;所述空心搅拌轴(4)的下端沿其径向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耙杆(6),所述空心搅拌轴(4)的下端位于所述浓缩池(1)底部中心的出料口内,所述浓缩池(1)的出料口处设有阀门(7);所述浓缩池(1)的下方一侧设有蓄水池(8),所述蓄水池(8)的周侧均匀的设有多个浆料接收罐(9),其中一个所述浆料接收罐(9)位于所述浓缩池(1)出料口的下方,所述浆料接收罐(9)内设有过滤板(10),多个所述浆料接收罐(9)分别通过一个抽滤机构(11)与所述蓄水池(8)连接,所述蓄水池(8)的下端与第二驱动单元(12)连接,所述第二驱动单元(12)可驱动所述蓄水池(8)通过所述抽滤机构(11)带着所述浆料接收罐(9)一起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矿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5)包括蜗轮(52)、蜗杆(53)和第一电机(54);所述空心搅拌轴(4)的上端外侧套设有蜗轮(52),所述蜗轮(52)一侧与蜗杆(53)啮合,所述蜗杆(53)一端与第一电机(5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精矿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5)还包括安装架(51),所述安装架(51)的下端与所述支撑架(2)固定连接,所述空心搅拌轴(4)的上端贯穿所述安装架(51)且两者之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54)的外壳与所述安装架(51)固定连接,所述蜗杆(53)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一个支架(55),所述支架(55)的下端与所述支撑架(2)的上端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精矿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耙杆(6)的下侧沿其长度方向均匀的装设有多个倾斜刮板(13),所述倾斜刮板(13)的倾斜角度为15
°
~30
°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精矿脱水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淳勋黄磊胡长亮池海波董华生那琴张壮邓贺王刚
申请(专利权)人:新巴尔虎右旗荣达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