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电池调温及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12827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8 09: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防护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能源电池调温及防护装置,包括防护外壳,所述防护外壳的侧端铰接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的端部设置有卡扣,所述防护外壳与盖板通过卡扣卡接固定,所述防护外壳与盖板形成全包围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两个连接杆相互靠近移动会带动两个夹持板相互靠近移动,两个夹持板相对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橡胶垫一,两个夹持板会对蓄电池的两端施加作用力,使得蓄电池初步固定在放置槽内,接着将盖板盖上,使得抵块紧紧抵住蓄电池的上端,从而完成对蓄电池的固定安装,安装较为方便,提高了安装效率,通过对蓄电池的固定减少了汽车行驶过程中,蓄电池与车体间碰撞的现象,降低了蓄电池受到的损伤。降低了蓄电池受到的损伤。降低了蓄电池受到的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电池调温及防护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防护装置
,特别是涉及一种新能源电池调温及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汽车电池可以分为两大类,即蓄电池和燃料电池,蓄电池适用于纯新能源汽车,可以归类为铅酸蓄电池、镍基电池、二次锂电池、空气电池等类型,而燃料电池专用于燃料电池新能源汽车,可以分为碱性燃料电池、磷酸燃料电池、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等类型,随着新源汽车技术的迅速发展,新能源汽车出现的问题也日益显。
[0003]目前,市场上的新能源电池调温及防护装置对于新能源电池的固定较为繁琐,降低了安装效率,且缺乏对新能源电池的有效缓冲和防护,容易造成损伤的情况,防护效果不佳,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能源电池调温及防护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能源电池调温及防护装置。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电池调温及防护装置,包括防护外壳,所述防护外壳的侧端铰接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的端部设置有卡扣,所述防护外壳与盖板通过卡扣卡接固定,所述防护外壳与盖板形成全包围结构,所述防护外壳内滑动安装有托板和底板,所述托板处于底板的上方,所述托板底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齿条,所述底板的底端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制热机和制冷机,所述制热机上固定安装有热气输送管,所述制冷机上固定安装有冷气输送管,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夹持板、固定件和转轴二,所述夹持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夹持板分别处于托板的两侧,两个所述夹持板的端部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每个所述连接杆的表面均开设有螺纹孔,两个所述连接杆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矩形块,所述固定件和转轴二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固定件均固定安装有底板的上端,两个所述固定件内均转动安装有转轴一,两个所述转轴一上均固定安装有齿轮,两个所述齿轮分别与齿条两侧表面的齿槽啮合,两个所述转轴一上均固定安装有锥形齿轮一,两个所述转轴二均转动安装在底板上,两个所述转轴二上均固定安装有锥形齿轮二,每个所述锥形齿轮二分别与锥形齿轮一啮合,每个所述转轴二分别贯穿螺纹孔。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盖板底端的中部等距固定安装有三个圆柱,所述盖板的下方设置有抵块,所述抵块的上表面开设有三个圆形槽,每个所述圆形槽侧壁均均开设有环形槽。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每个所述圆柱分别活动插接在圆形槽内,每个所述圆柱的底端均固定套接有圆块,每个所述圆块分别滑动安装在环形槽内,每个所述圆块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弹簧一,每个所述圆块分别通过弹簧一与环形槽的内壁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盖板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橡胶垫二。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托板的上表面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托板的
底面均等距开设有通口。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托板底端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圆杆,每个所述圆杆均活动贯穿底板,每个所述圆杆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块,每个所述限位块均处于底板的下方。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每个所述圆杆上均活动套接有弹簧二,每个所述圆杆上均固定安装有圆环,每个所述圆环分别通过弹簧二与底板的上端固定连接。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护外壳的两侧内壁面均开设有滑槽,所述底板底端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滑块,两个所述连接滑块分别活动插接在滑槽内。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连接滑块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减震弹簧,两个所述连接滑块分别通过减震弹簧与防护外壳的内壁底面固定连接。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连接滑块相对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之间固定安装有电磁铁一,所述齿条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电磁铁二,所述齿条活动贯穿底板的中部,所述电磁铁二处于底板的下方,所述电磁铁二与电磁铁一的位置相对齐设置。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板上表面的两侧均开设有矩形槽,两个所述连接杆分别活动贯穿矩形槽,两个所述矩形块的上端均与底板的上端贴合。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0016]1、通过两个锥形齿轮一的转动会带动两个锥形齿轮二进行转动,通过两个锥形齿轮二的转动会带动两个转轴二进行转动,通过两个转轴二的转动会带动两个连接杆相互靠近移动,通过两个连接杆相互靠近移动会带动两个夹持板相互靠近移动,两个夹持板相对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橡胶垫一,两个夹持板会对蓄电池的两端施加作用力,使得蓄电池初步固定在放置槽内,接着将盖板盖上,使得抵块紧紧抵住蓄电池的上端,从而完成对蓄电池的固定安装,安装较为方便,提高了安装效率,通过对蓄电池的固定减少了汽车行驶过程中,蓄电池与车体间碰撞的现象,降低了蓄电池受到的损伤。
[0017]2、通过底板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两个连接滑块,两个连接滑块分别通过减震弹簧与防护外壳的内壁底面固定连接,使得底板与防护外壳之间具有一定的缓冲性,通过圆块滑动安装在环形槽内,圆块通过弹簧一与环形槽的内壁底面固定连接,使得蓄电池与盖板之间具有一定的缓冲性,从而对蓄电池起到了缓冲的作用,削弱了蓄电池受到震动的冲击力,进一步降低了蓄电池受到的损伤,提高了该防护装置对蓄电池的防护效果。
[0018]3、通过托板底端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圆杆,两个圆杆均活动贯穿底板,两个圆环分别通过弹簧二与底板固定连接,对托板起到了缓冲的作用,当需要拆卸蓄电池时,使用者将卡扣打开,把盖板翻转到防护外壳的一侧,电磁铁二与电磁铁一断电,电磁铁一不在与电磁铁二连接固定住,此时抵块不再对蓄电池和托板施加作用力,利用弹簧二的弹性复位作用,使得托板和两个夹持板的位置复位,此时两个夹持板不再对蓄电池施夹持力,即可将蓄电池取出,拆卸较为方便,操作更加便捷,节省了人力。
[0019]4、通过防护外壳与盖板形成包围结构,当蓄电池出现过热情况时,启动制冷机,使得冷气从冷气输送管排出对蓄电池进行冷却降温,当蓄电池出现温度过低的情况,启动制热机,使得热气从热气输送管排出对蓄电池进行加热处理,减少了蓄电池高温失控或低温
无法启动的现象,提高了蓄电池的实用性能。
[0020]5、通过托板的底面均等距开设有通口,使得热气与冷气能够与蓄电池的底面接触,抵块和两个夹持板均为矩形状,使得与蓄电池接触面较小,使得热气与冷气能够与蓄电池大部分的表面接触到,使得对蓄电池加热和冷却效率更高。
[0021]6、通过两个夹持板相对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橡胶垫一,抵块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橡胶垫二,在对蓄电池稳定固定的同时避免对蓄电池表面造成损坏的情况,提高了该防护装置的防护效果,进一步提高了该防护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新能源电池调温及防护装置总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专利技术托板的结构示意图;...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电池调温及防护装置,包括防护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外壳(1)的侧端铰接连接有盖板(2),所述盖板(2)的端部设置有卡扣(21),所述防护外壳(1)与盖板(2)通过卡扣(21)卡接固定,所述防护外壳(1)与盖板(2)形成全包围结构,所述防护外壳(1)内滑动安装有托板(3)和底板(4),所述托板(3)处于底板(4)的上方,所述托板(3)底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齿条(5),所述底板(4)的底端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制热机(41)和制冷机(42),所述制热机(41)上固定安装有热气输送管(43),所述制冷机(42)上固定安装有冷气输送管(44),所述底板(4)上设置有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夹持板(6)、固定件(7)和转轴二(8);所述夹持板(6)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夹持板(6)分别处于托板(3)的两侧,两个所述夹持板(6)的端部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杆(61),每个所述连接杆(61)的表面均开设有螺纹孔(63),两个所述连接杆(61)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矩形块(62),所述固定件(7)和转轴二(8)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固定件(7)均固定安装有底板(4)的上端,两个所述固定件(7)内均转动安装有转轴一(71);两个所述转轴一(71)上均固定安装有齿轮(73),两个所述齿轮(73)分别与齿条(5)两侧表面的齿槽啮合,两个所述转轴一(71)上均固定安装有锥形齿轮一(72),两个所述转轴二(8)均转动安装在底板(4)上,两个所述转轴二(8)上均固定安装有锥形齿轮二(81),每个所述锥形齿轮二(81)分别与锥形齿轮一(72)啮合,每个所述转轴二(8)分别贯穿螺纹孔(6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池调温及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2)底端的中部等距固定安装有三个圆柱(22),所述盖板(2)的下方设置有抵块(23),所述抵块(23)的上表面开设有三个圆形槽,每个所述圆形槽侧壁均均开设有环形槽(2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池调温及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圆柱(22)分别活动插接在圆形槽内,每个所述圆柱(22)的底端均固定套接有圆块(26),每个所述圆块(26)分别滑动安装在环形槽(25)内,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义陈天佑邓彦波何哲先龙秋儒毛积黄科俭彭干黄慧余诗怡
申请(专利权)人:永州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