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造瓣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12459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8 09: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人造瓣膜装置。该人造瓣膜装置包括支架,该支架包括第一网状结构层、第二网状结构层及第三网状结构层,第一网状结构层、第二网状结构层及第三网状结构层沿自血流流出端朝向血流流入端的方向依次分布。第一网状结构层的支撑杆部长度、第二网状结构层的支撑杆部长度及第三网状结构层的支撑杆部长度依次递减。该人造瓣膜装置还包括瓣膜,瓣膜连接于支架。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改善人造瓣膜装置的轴向定位性能及有利于防止瓣周漏。性能及有利于防止瓣周漏。性能及有利于防止瓣周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造瓣膜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人造瓣膜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主动脉瓣是位于左心室流出道和升主动脉之间的三叶瓣膜。瓣膜的 主要作用是维持有效的左心室射血。很多病理条件下瓣膜受到影响,出 现各种各样的异常。主动脉瓣疾病是心脏内科和心外科医生临床工作中 比较常见的疾病,主要原因是其在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较高。严重主动 脉瓣疾病的治疗方法包括瓣膜外科修补或置换手术等。标准的外科治疗 策略包括主动脉瓣修补术、瓣膜保护技术和主动脉瓣置换技术等。
[0003]主动脉瓣疾病包括主动脉瓣狭窄和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大多数情 况下两者并存。主动脉瓣狭窄占主动脉瓣疾病的大多数,在年龄大于65 岁的人群中其发病率为1

2%,而在年龄大于85岁的人群中其发病率为 4%。
[0004]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 TAVR)的技术原理是将缝有人工瓣膜的固定支架压缩并装载到输送系 统,然后将其沿着入路(如动脉)送至主动脉瓣处并释放,将病变主动脉 瓣挤压到人工瓣膜旁,而人工主动脉瓣膜固定在主动脉瓣处,替换病变 的主动脉瓣。
[0005]然而,目前的人工瓣膜支架,其封堵病患处的效果较差,产生瓣周 漏的风险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人造瓣膜装置, 能够改善人造瓣膜装置的轴向定位性能及有利于防止瓣周漏。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人 造瓣膜装置。该人造瓣膜装置包括支架,支架具有血流流入端和血流流 出端,血流流入端和血流流出端沿预设方向相对设置;支架包括第一网 状结构层、第二网状结构层及第三网状结构层,第一网状结构层、第二 网状结构层及第三网状结构层沿自血流流出端朝向血流流入端的方向 依次分布;第一网状结构层、第二网状结构层及第三网状结构层均包括 至少两个支撑杆部,至少两个支撑杆部沿预设圆周方向依次间隔分布, 其中第一网状结构层的支撑杆部长度、第二网状结构层的支撑杆部长度 及第三网状结构层的支撑杆部长度依次递减,其中预设方向垂直于预设 圆周方向定义的平面;该人造瓣膜装置还包括瓣膜,瓣膜连接于支架。
[000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第一网状结构层的支撑杆部长度、第二网 状结构层的支撑杆部长度及第三网状结构层的支撑杆部长度的比值为 5

7:2

3:1

2。
[000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支架还包括第四网状结构层,第四网状结 构层相对第三网状结构层靠近血流流入端,第四网状结构层包括至少两 个支撑杆部。
[001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第四网状结构层的支撑杆部长度大于第三 网状结构层的支撑杆部长度。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第一网状结构层的支撑杆部长度、第二网 状结构层的支撑杆部长度、第三网状结构层的支撑杆部长度及第四网状 结构层的支撑杆部长度的比值为5

7.6:2

2.3:1:1.8。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第二网状结构层的支撑杆部长度和第三网 状结构层的支撑杆部长度的比值为2

3:1。
[001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第一网状结构层、第二网状结构层及第三 网状结构层均还包括连接部,各网状结构层中任意相邻的两个支撑杆部 之间设有连接部,连接部包括相连的第一连接杆部和第二连接杆部;第 一网状结构层中相连的第一连接杆部和第二连接杆部构成第一夹角,第 二网状结构层中相连的第一连接杆部和第二连接杆部构成第二夹角,第 三网状结构层中相连的第一连接杆部和第二连接杆部构成第三夹角。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第一夹角、第二夹角及第三夹角均为95
°ꢀ
至120
°

[001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第二夹角和第三夹角均大于第一夹角。
[001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第一网状结构层中至少部分相邻两个支撑 杆部之间设有至少两个连接部。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人造瓣膜 装置。该人造瓣膜装置包括支架,该支架包括第一网状结构层、第二网 状结构层及第三网状结构层,第一网状结构层、第二网状结构层及第三 网状结构层沿自血流流出端朝向血流流入端的方向依次分布。第一网状 结构层的支撑杆部长度、第二网状结构层的支撑杆部长度及第三网状结 构层的支撑杆部长度依次递减。
[0018]如此一来,在支架扩张过程中,第一支撑杆部、第二支撑杆部及第 三支撑杆部阶梯式朝向血流流出端缩短。尤其是当应用球囊扩张导管递 送人造瓣膜装置时,利用球囊扩张支架,其中第一支撑杆部所处位置先 于第二支撑杆部所处位置及第三支撑杆部所处位置进行扩张,使得在支 架扩张时第二支撑杆部和第三支撑杆部依次朝向血流流出端移动,实现 阶梯式溃缩。如此一来,不仅能够良好地控制支架在扩张中的溃缩动作, 有利于改善支架的定位性能;还能够控制第二支撑杆部所处支架部分和 第三支撑杆部所处支架部分有效地配合于病患处,进而有效地防止瓣周 漏。
附图说明
[0019]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此外,这些 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专利技术构思的范围,而是 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概念。
[0020]图1是本专利技术人造瓣膜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专利技术支架第一实施例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本专利技术支架第二实施例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0023]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一网状结构层一实施例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 的实施例,对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 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 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 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5]为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瓣膜支架在扩张中的轴向定位性能较差的 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人造瓣膜装置。该人造瓣膜装置 包括支架,支架具有血流流入端和血流流出端,血流流入端和血流流出 端沿预设方向相对设置;支架包括第一网状结构层、第二网状结构层及 第三网状结构层,第一网状结构层、第二网状结构层及第三网状结构层 沿自血流流出端朝向血流流入端的方向依次分布;第一网状结构层、第 二网状结构层及第三网状结构层均包括至少两个支撑杆部,至少两个支 撑杆部沿预设圆周方向依次间隔分布,其中第一网状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造瓣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具有血流流入端和血流流出端,所述血流流入端和所述血流流出端沿预设方向相对设置;所述支架包括第一网状结构层、第二网状结构层及第三网状结构层,所述第一网状结构层、所述第二网状结构层及所述第三网状结构层沿自所述血流流出端朝向所述血流流入端的方向依次分布;所述第一网状结构层、所述第二网状结构层及所述第三网状结构层均包括至少两个支撑杆部,所述至少两个支撑杆部沿预设圆周方向依次间隔分布,其中所述第一网状结构层的支撑杆部长度、所述第二网状结构层的支撑杆部长度及所述第三网状结构层的支撑杆部长度依次递减,所述预设方向垂直于所述预设圆周方向定义的平面;瓣膜,连接于所述支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瓣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状结构层的支撑杆部长度、所述第二网状结构层的支撑杆部长度及所述第三网状结构层的支撑杆部长度的比值为5

7:2

3:1

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瓣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还包括第四网状结构层,所述第四网状结构层相对所述第三网状结构层靠近所述血流流入端,所述第四网状结构层包括所述至少两个支撑杆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人造瓣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网状结构层的支撑杆部长度大于所述第三网状结构层的支撑杆部长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人造瓣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状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孔荣张存义马岩仪克晶张一
申请(专利权)人:沛嘉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